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表现优秀地区通报,郴州市及所辖8个县市区、7个园区榜上有名,成为受表彰数量最多的“优等生”。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郴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生动实践。
我市高层次谋划,出台《郴州市以降成本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深入推进“四敢环境”提升行动提升“企业敢干”的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文件,做好相关顶层设计。市优化办、纪检监察、公电办、信访、工信、工商联、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政务中心等单位部门,协同联动、高效率纾困。
过去一年,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捷报频传:“两提两清”工作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批供同步化”、企业无扰日、“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做法被国省推介;我市被省政府列为2024年度大抓落实工作激励市州。
桂阳县创新“135”服务模式,39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将监督关口前置,让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一年来,该平台走访企业453家,受理诉求或投诉471件,先后解决了华丰混泥土公司阻工、塘市风电项目修路等企业烦心事,处理率96.8%。
安仁县组织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深入安仁县鑫亮粮油发展有限公司和安仁县生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监督体验活动,并积极向上反馈企业诉求及问题清单。
郴州经开区在服务上做“加法”,帮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资金、技术、市场等难点问题;在审批上做“减法”,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在要素保障上做“乘法”,成功调区扩区,新增发展用地5.02平方公里;在发展上做“除法”,坚决清退“僵尸”企业,盘活闲置资产资源。
汝城经济开发区与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相关专家到企业现场观摩,了解企业技术瓶颈及技术需求。先后成立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汝城)中心,建设长沙(汝城)飞地孵化器,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汝城分中心,培育壮大企业高科技转化,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领跑者的示范带动下,一批竞跑者也在奋力赶超。我市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标最高标准、最佳案例,一系列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持续迭代升级,不断落地开花结果,市场主体获得感全面提升。
郴州自然而然地在“营商”中实现“赢商”——2024年以来,全市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1个,湘商回郴项目150个,2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324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郴州广电融媒中心报道
记者:蒋礼
编辑:谢宇
二审:朱彬鑫 蒋礼 谢斌
终审: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