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门口交通拥堵且不安全,这位人大代表建议这样解决——

文摘   2025-01-09 20:31   江苏  


我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职能部门,进诤言、谋良策、出实招。


人大代表方正和


@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建议出台更多补贴政策助力企业引进人才


方正和说,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他建议,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多补贴政策助力企业引进人才,如提供人才专项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子女入学保障等;完善培训体系,为人才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能力提升课程,鼓励人才参加外部培训,并给予费用支持。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同时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共同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


人大代表匡彩云


@市公安局、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建议高度关注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周边存在的交通问题复杂、道路拥堵等问题。


匡彩云说,进入学校的唯一通道238省道中的路段承载搭乘渡船的过江车辆,其中大型卡车居多,而此路段接送孩子的车辆又多,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通往学校大门的水泥路上还有摊贩挤占道路,更加剧了交通拥堵,因此建议交警部门安排力量在学校上、放学期间维护好238省道交通秩序;城管、卫生等部门综合执法,对占道经营的摊贩加强管理,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校内形成教师出入校的专用通道,从而有效缓解交通安全、通畅的压力。


政协委员马爱云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希望他们能够为群众增加健身场所,并加大对基础健身设施的维护力度,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马爱云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建设更多免费的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健身步道等运动场地,探索向全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现有的体育馆的体制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学校向公众免费开放健身场地,并进行试点,提升这些健身设施的利用水平。她还建议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各乡镇对基层的健身设施进行全面摸排,针对老旧及损坏的设施,及时维修改造;在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增加水龙头等便民设施,为群众提供方便。


政协委员吕军


@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建议能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开辟绿色通道,让他们顺利安心入学。


吕军说,目前我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还没有提供太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大部分外来人才需要凭借买房来解决子女上学问题,而这对于初到扬中就业创业的年轻人来说,难度较大。他建议,简化入学手续,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入学咨询、报名、审核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社区,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并加强教育监管,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监管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防止教育资源被滥用或浪费。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这些话题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心的——


医疗卫生话题热度不减,如何为群众健康“加码”?人大代表们就“普及急救知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用好乡村医生”等展开热烈讨论。


市人大代表戴贤龙提出,当前,市民们普遍缺乏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急救应急能力,关系到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否及时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建议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急救常识宣传,指导群众科学应对突发疾病;积极开展急救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村(社区)、进家庭”活动,对警察、教师、物业人员、导游、酒店及村(社区)工作者等行业人员进行重点普及推广,着重普及心肺复苏和应对烫伤、触电、异物窒息等基本技术。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可以让老年人同时获得“医”和“养”的照护,是保证他们生活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市人大代表黄群认为,目前我市还存在医养结合中“养”的专业性不足、“医”的支撑力不足以及医养资源统筹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建议一方面在居民区、超市、商场、社区服务中心嵌入养老、医疗服务设施,就近就便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健康管理和功能维护的很多手段是非医疗性的,可大力培育建立一支具备一定健康管理知识的基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普及化的健康促进和失能失智预防服务,将功能维护和健康促进融入日常生活。


 市人大代表赵燕提出,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老年人患者临终前都会选择回家,对注射止痛药、输液、插管等医疗服务存在较大需求。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健全市、镇、村三级临终关怀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临终关怀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特别要加强由乡镇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共同参与的队伍建设,组织乡村医生开展生理、心理护理等专业化培训,减少病人和家属对死亡的焦虑恐惧,提高病人临终生命质量。



两会期间,乡村振兴议题备受瞩目。政协委员陈履庭提出,乡村“场馆”普遍面临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为此,他带来了《提高乡村“场馆”建设品质,防止“同质化”》的提案。


建议对乡村“场馆”进行深入调查,提前掌握信息,并希望文旅部门给予必要的指导,对现有“场馆”进行局部调整提升,凸显特色,弱化同质元素,强化历史、内涵和故事性乡村元素,从而改进、完善、提升现有“场馆”品质,实现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戴红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各村镇旅游点位存在特色不明、定位重叠、后劲不足等问题,导致游客审美疲劳。



建议打造各村镇的特色品牌,探索产业联盟和品牌打造之路;通过线上和线下文创产品和农产品的拓展、品牌集合、消费升级及服务平台共享,加强跨界融合,促进业态创新;还应突出特色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农旅观光园区,形成集“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养生度假、创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探索出具有扬中特色的流通路径。





记者丨陈静 邹文倩 薛嘉琪 奚嘉哲
编辑丨云舒兰

往期精选,点它↓






 扬中这个班的小孩好E啊!快报名!加入他们!
● 快过年了,扬中人千万别在朋友圈做这事儿,涉嫌违法!
● 扬中人记忆里的这一口香,是儿时美味,更是乡愁……
● 招聘/求职/出租/求租/出售/转让/求购等免费信息

微扬中
扬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传播扬中文化、服务扬中市民,身边大小事、吃喝玩乐都在这里;报料、投稿、合作,欢迎随时沟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