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看介休】《山西农民报》8个整版聚焦介休!今天推出《介休:古老传承中的文旅新天地》

时事   2024-12-20 20:43   山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介休:古老传承中的文旅新天地

裴彦妹 胡春霞

介休,历史悠久、古韵绵长,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迷人的自然风光令其闻名遐迩,素有三贤故里、寒食之乡、琉璃之城、慈孝之都的美称。介休,北(东)连平遥古城、南(西)通王家大院、中(南)有介休绵山,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交通(交通区位)和集群优势。穿行在这座山西腹地的古老小城,每一座庙宇楼阁,每一处雕梁画栋,都透露着表里山河岁月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百余处文保、“国保”星罗棋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如点点明珠;陶瓷、琉璃、制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流传。

2021年介休市被确定为山西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县,2023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目前,介休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村4个,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18个。这些传统村落文化内涵丰富、传承载体诸多,主要分为家族院落型、堡寨防御型、商贸驿道型、宗教非遗型四个类型,既有看得见的精美古建,还有摸不到的文化传承,具备了千帆竞发的硬实力。在此基础上,介休当地整合出了“一廊双核四片区”的发展框架,遵循“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谋求创新发展,做到“一村一特色、村村不重样”,力求“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璀璨瑰宝琉璃

千年传承不息

介休,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其琉璃艺术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就有了烧制琉璃的历史,明清时期更是琉璃烧制的鼎盛时期。如今,琉璃烧制技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这众多的琉璃建筑中,艺术成就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则首推介休后土庙,它被称为“中国琉璃艺术的博物馆”。记者一行来到这里时,恰逢一场秋雨,庙内大多烧制于明清时期的琉璃脊饰经雨水洗过,闪耀着如新的光芒。后土庙现存建筑包括了从明代正德年间到清代道光年间的琉璃建筑及琉璃制品,整个建筑群金碧辉煌、宏伟瑰丽,置身其间,宛如身处美轮美奂的琉璃世界。位于后土庙旁的后土文院,致力于琉璃烧制技艺的传承、琉璃文化元素的发掘,同时研发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游客在此可以零距离感受非遗艺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琉璃脊饰
后土庙于1965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至2014年,介休市对后土庙进行全面修缮。2022年6月,实施后土庙数字化保护项目。

航拍介休后土庙。梁茂梓摄
介休市城南10公里的张壁村,以其“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集军事和文物价值为一体的古堡建筑闻名于世。在空王殿廊下,东西各立有一明万历年间的琉璃碑,碑身通体施以孔雀蓝釉,是国内绝无仅有的琉璃珍品。

窑火存续,“烧”出一条非遗传承路。为保护和传承琉璃技艺,在介休市非遗展示馆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示了介休琉璃项目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每年寒暑假,介休市博物馆都会举办有关琉璃主题的社教活动,教学生琉璃拉坯、绘制,为学生们讲解琉璃相关的知识,努力做好非遗琉璃传承工作。

新时代老香房

保护传承创新

介休市非遗展示馆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于2023年6月10日(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正式揭牌开馆。展示馆分为静态区和动态区两部分。静态区主要以文字、图片、实物、雕塑场景为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介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以LED屏滚动播放介休市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视频资料;动态区为非遗知识培训、交流、研习、互动场所,非遗实物展示涵盖了九大类别,展示馆以介休非遗为主题特色,保护非遗传承人为核心,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介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

步入介休市非遗展示馆分馆——香文化主题馆,非遗传承人马毅带我们领略介休传统制香的魅力。马毅是创号于1713年的芝馨昌香房的第十一代传承人,北派燃方合香香方配伍技艺、传统合香香牌香饰制作技艺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芝馨昌”品牌传承于芝馨昌香房,发源于介休市洪山村,于1713年清代康熙年间由李品馨创立。2010年马毅在研究介休香文化多年后,在任培芝、任培贵、苏成礼、侯忠财等三十八位老香人的教授、传习之下,对芝馨昌香房的传承技艺进行了接续。自正式恢复“芝馨昌”老字号香房以来,马毅共恢复传统合香香方17道,与时俱进新创合香香方9道,配伍衙香(古代私人订制香称为“衙香”)香方33道。抢救性发掘、整理了介休古代香业中一系列心法口诀和绝技,其创作的《当家主母》《龙鹤福》《八宝麒麟》《花开见佛》等合香首饰、装饰品,入选“山西省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第59届年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中部六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等展览。

2015年9月,马毅注册并成立“山西芝馨昌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芝馨昌”商标。马毅深刻认识到老香房想要传承好,做好保护的同时,也要融入现代社会的商业体系中。于是马毅开始带着芝馨昌这座三百多年的老香房,义无反顾地冲进了彼时刚刚兴起的淘宝电商之中。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芝馨昌已经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淘宝网”“淘宝天猫平台”“拼多多”上开设品牌旗舰店2家、直营专营店2家,“京东”授权专营店1家。并且从2023年末开始逐渐加大“抖音”平台的短视频和商城的投入。

目前的芝馨昌是一家集传承保护、创新研发、多元电商为一体的“非遗老香房+电商+新媒体”的新时代老香房。公司共有员工74人,其中电商团队24人,生产性员工40人,电商业务年销售额在多平台发展中达到350万元。2024年,芝馨昌投资70多万元,创办“介休香文化博物馆”,馆藏介休特有的香文化文物70多件,并由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挂牌成为介休市非遗展示馆香文化分馆,向全社会展示、宣传介休古代香业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古村落创新业

携百姓共发展

张壁古堡景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始建于后赵十六国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十大新锐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张壁古堡

迎着初冬的浓雾,我们沿着山路进入了古堡。带领我们参观的刘小静是张壁村人,她从2013年大学毕业后,就回村做导游工作。据她介绍,2009年6月,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张壁古堡,并成立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专职对古堡进行保护开发。为减轻古堡承载压力,减少居住性破坏,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了张壁新村,搬迁安置了堡内居民387户,公司主动承担新村管理和供暖等各项费用,既极大改善了民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古堡文物保护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张壁古堡的保护利用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实现了从单纯的“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今年6月2日,2024数智赋能文旅产业实践发展论坛暨张壁古堡LBMR项目新闻发布会在张壁古堡景区举行。国内首例LBMR大空间混合现实文旅项目——张壁古堡LBMR沉浸式互动体验展同时发布,开启文旅数字化的新篇章,更预示着介休文旅行业将迈向一个全新的互动体验时代。利用科技创造的新生活方式、沉浸式体验交互方式与景区文旅元素相结合,为文物“活”起来找到一条可行之路,将带动景区更好发展。

企业反哺乡村、乡村支持旅游。张壁旅游公司通过企业招聘、劳务派遣、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安排420多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村民在景区和新村经营的农家乐饭店有6家,小型餐饮和售货摊点有18家。公司整合村民闲置房屋,联合经营第三地客栈,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样做导游工作的张金环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她对记者说:“我最愿意给游客讲我们张壁的故事,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我们家乡的好,我自己、父母一家人都在村里工作,张壁越好我们才能越来越好。”如今,张壁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由2009年的80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3万元,昔日靠天吃饭的小山村,正在逐步走向富裕。

像张壁村这样的传统村落,在介休共有22个,星罗棋布于太行山支脉。介休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股负责人李志强介绍:“我们出台了《介休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实施方案》《介休市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从制度、技术层面对全市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进行具体指导。”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不能单单依靠古建筑、古街巷“单打独斗”,还必须有产业的强力支撑,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让传统村落以及广大村民共享发展的累累硕果。在介休,传统村落已形成了“以景带旅、以旅促农”的经典做法。南庄村依托传统建筑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农耕文化博物馆;以张村为首的旧堡、新堡、旧新堡、张村四村依托修缮完工的传统院落,将村内建筑与田间作物进行联动,打造“古堡花海”游览线路,助力乡村发展;西宋壁村依托传统村落沟壑地势,发展小米、高粱等特色农产品收集加工,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提高农业产值。不仅如此,当地依托现有丰富的产业资源,结合传统村落特色,有效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八大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山西农民报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监制:郝燕飞 | 责编:赵   煌

 审核:岳海霞 | 编辑:李   玲 

介休发布综合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介休发布
介休之声,权威发布!传递政务信息,提供民生资讯,展示介休形象,欢迎您关注介休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