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

文摘   2024-12-21 14:17   广东  

Winter

Solstice

2024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


冬至节气

送您一曲潮汕童谣《年年冬至边》

汕头电台祝大家

冬至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冬至习俗

“冬至大如年”。古代百姓把冬至当作一个重大节日,忙碌了一年,大家从这天开始休养生息,于是最主要的习俗还是跟吃有关。

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河南人冬至吃饺子又称“捏冻耳朵”。相传张仲景回南阳时适逢大雪纷飞,他看到有乡亲的耳朵冻坏了,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下锅煮熟后盛给百姓。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吃饺子的习俗,连带还有“不吃饺子掉耳朵”的说法。

在浙江台州,擂圆是冬至的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除了饺子、汤圆之外,冬至美食可谓千里不同风。南京,冬至要吃小葱烧豆腐。常州人好吃热豆腐,说:“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块热豆腐。”苏州冬至,亲朋好友要用礼盒送一种类似春盘的食品;金华人冬至各设酒肴,举家欢庆;杭州人则是煮赤豆饭,蒸新米糕,并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鱼头鱼尾放在米缸里过一夜,第二天再拿出来吃,称为“安乐菜”。



冬至饮食

冬季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脏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进补分为食补和药补两类,食补方法一般可选羊肉、鸡肉、狗肉、鹅肉、鸭肉、乌鸡等。对于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补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理脾胃功能。

冬至养生

冬至养生中首先要注意避寒邪。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冬至时节一定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强体育锻炼之外,在日常饮食中,还应多吃些御寒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冬至养生也要重点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进入冬季,有些人便会显得意志消沉,这可能是患上了“季节性情绪病”。季节性情绪病是精神抑郁症的一种,病人每每在阳光减少的冬季,对身边事物提不起兴趣,还伴有嗜睡、多吃、易怒、过敏等病症。有抑郁情绪的老人可以在冬天坚持多晒天阳,还可以每天做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尤其是静坐和冥想的练习,能让心情舒缓下来。同时注意生活起居,按时休息和睡眠,不做熬夜的“夜猫子”。

▲以上内容摘自人民网

冬至,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微信订阅号

stgbdt

汕头电台


汕头电台
新闻资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