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世美文】创办乡村书院正当时

政务   2024-11-30 18:42   湖北  

点击上方“秀美浠水”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创办乡村书院正当
作者:夏艳平
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队伍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中,农村出身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农村出身的作家,读书不多,很多没有上过大学,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有上过,更不要说受过专业训练,但他们写出了非常优秀的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我国第一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比如作协主席铁凝,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天赋好,天生就是当作家的料,对此,我也不反对,但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够全面,一个人要想成为作家,除了天赋,除了个人努力,还要环境,需要启蒙,如果没人把你引导到创作这条路上来,你就是天赋再好,也不一定能够成为作家,更不要说优秀作家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人,正好赶上了农村大集体时代。这个时代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农民参加集体劳动,一个小队几十上百号人,一起出工,一起干活,一起收工,就连娱乐活动,比如看戏,听书,看电影,甚至夏夜晚上乘凉,都在一起。这个时代,农村很贫穷,农民很辛苦,农活干不完,饭吃不饱,但也有其它时代没有的乐趣。因为在一个小队里,大家从事一样的劳动,相互配合,相互帮助,这本身就很有意思,再者,在这个群体里,总有几个见多识广、幽默机智之人,他们会讲故事,会说笑话,在他们周围,总有一群人围着,特别是一些孩子,被他们讲的故事所吸引。
“后来怎么样?”被故事吸引的孩子们喜欢刨根问底。有时候得不到大人的及时解答,那些富于幻想的孩子,还会在原有故事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演绎,甚至萌生了自己动笔写一篇故事的念头。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文学启蒙,这种启蒙,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滋润着孩子们心中悄然生长的文学幼苗,这比课堂上的灌输效果可能更好。这也许是那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人,最后成为作家的一个原因吧。
我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说这些,与建设乡村书院有关系吗?按照我浅陋的理解,我觉得多少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大家知道,书院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其风格独特的教学与组织管理等制度,萌芽于唐,形成于宋,废改于清末,其间经历了千年以上的漫长过程。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读书人的文化需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体系。特别是那些底层书院,在普及文化知识和社会教化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集体时,农村没有书院,学校教育也不完整,每个生产小队那些见多识广、幽默机智之人,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缺憾。他们通过讲故事、说笑话等形式,传播知识,启迪心智,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在乡村夏夜的稻场上,在冬日农家的火塘边,会讲故事的人,总会被一群人围着,这实际就是他们在开讲座,他们精彩的演讲,把人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上,带到了孙悟空大闹的天空里,带到了梁山泊与祝英台结拜的草堂中……使人忘记了劳累,忘记了暑热,忘记了寒冷,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许多那个时代出生的作家成名后,都不忘那些乡村讲故事的人,那是他们真正的文学启蒙师。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大量人口去到城市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大集体时那种群体劳动的场景不再有了,现在一家一户,基本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人与人之间来往少了,过去那种在劳动中听故事,在劳动中接受启蒙的机会也没有了,这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是不利的。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当下,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也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孩子自己,一天到晚把眼睛盯在分数上,没人去关心这些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其实,一个人的成长,与童年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作家余华说:我一直认为,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初的图像就是在那时候来到我们的印象里……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所做的一切,其实不过是对这个童年时就拥有的基本图像做一些局部的修改。你要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只要拥有一个童年足够了。
我们要给农村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大集体时代,那些见多识广、幽默机智的农民作出了榜样,现在,海南师大毕光明教授又作出了新的尝试,退休后,回到家乡湖北浠水县,创办了兰溪书院,给孩子们讲授国学经典和世界文史哲经典,他说,他要为未来的大师打牢“童子功”。
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在书院废改之后,乡村那些见多识广、幽默机智之人,在无意中填补了孩子启蒙这个空缺,现在,群体劳动没有了,乡村那些见多识广、幽默机智之人退场了,乡村书院出场了,一些农裔学者、教授、乃至乡贤,回乡创办乡村书院,指导孩子们读书写作,这对乡村孩子来说,是一件幸事,对乡村振兴来说,更是一件幸事。乡村孩子就像一棵棵散落的幼苗,而乡村书院就像一块肥沃的苗圃,如果把那些散落的幼苗,扦插在苗圃里,进行精心培育,总有一些苗儿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来      源: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撰文:夏艳平

编      辑:韩菁 田靖薇  校对:肖煜

责任编辑:韩菁 

编      审:曾洪彬

总 编 审黄习文

投稿邮箱:yxxishui@163.com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云上浠水”看新闻!

点亮“在看”,为秀美浠水加油!    

秀美浠水
权威发布浠水动态,动情讲述浠水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