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劳动模范在不同时期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最美劳动者身上体现出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近日,本报记者分赴江苏几家重点企业,与“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劳模深入交流。75年的时光,见证了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的转变,也见证了一代代劳模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老把式”对话“高科技”
炼钢工人安全帽里的传承与创新
从汪增评到许旭东,劳模精神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40后”汪增评:踏踏实实地炼好每一炉钢
“这是我们最早的安全帽,是用藤条编制而成的,非常轻便、透风 ,你别看它小巧,但是作用很大。我会把护目镜安装在安全帽上,通过观察火焰的亮度、火苗的长短和形状判断出钢水的温度,从而了解这一炉钢水的质量……那时候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可以说,炼钢全靠眼睛和脑子。”
汪增评的职业生涯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以苦干实干著称的时代。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戴上安全帽走进炼钢车间时,那份对未知的好奇与对工作的敬畏交织在一起。
“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这是汪增评刚进厂时,师傅对他的第一句教诲,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念。
汪增评,1946年出生,是公认的炼钢“老把式”。在那个没有先进设备、全凭人工经验的年代,他凭借着对炼钢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创造了连续烧1309炉无事故的纪录,成为业内传颂的佳话。
很快,汪增评就熟练地掌握了炉前冶炼操作技术和知识。他善于动脑筋,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生产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总结了许多很有特色的生产经验。1977年在全国第一个“质量月”的劳动竞赛中,汪增评带领全组同志创出了连续炼钢1100多炉无事故的岗位最好成绩。炉组产品年合格率达到99.96%,单炉产量、吹炼炉数均创历史最好成绩。1981年,他被评为江苏省劳模。
每当有人提起这段往事,汪增评总是微笑着摇摇头,从怀里掏出那本笔记本,轻轻抚摸:“秘诀都在这里。”
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次炼钢的参数调整、每一次设备故障的排除方法,还有他多年总结的炼钢心得。更重要的是,笔记本里还藏着汪增评对每一位徒弟的期望和教诲。他常说:“炼钢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只有用心去做,才能炼出好钢。”
“80后”许旭东:淬炼钢铁品质 铸造“钢铁脊梁”
与汪增评不同,许旭东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炼钢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依然戴着那顶象征着责任与担当的安全帽,继续书写着炼钢事业的辉煌。
从一名冶金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到南钢的先进操作法达人,从炉前工人,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8年来,许旭东扎根转炉炼钢现场一线,坚定信仰,持续学习,与工友们一起,以创新驱动不断淬炼钢铁品质。
那个时候,学冶金工程专业的许旭东对未来满怀憧憬,却听到了一种负面说法:“钢铁行业是夕阳产业,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他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钢铁行业的现状后,坚定地说:“中国钢铁行业虽然做得很大,但远远不够,很多高精尖产品依赖于国外进口,很多基础研究仍不够深入,很多设备、产品制作不出来,容易被外国企业卡脖子。”
怀着钢铁强国的信念,2006年,许旭东大学毕业后进入南钢,一头扎进了炼钢一线。他暗下决心,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钢铁生产制造中,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钢铁强国贡献他这一代人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每次戴上安全帽,我都会想起汪老前辈的故事。”许旭东感慨地说,“他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累计参加培训698学时,考试成绩全部合格;工作之余,学习国家、行业相关标准100多个……一路走来,许旭东通过学习与总结,苦练内功,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此外,许旭东还注重团队建设和管理创新。他倡导标准化操作和设备本质化安全理念,通过班前班后会和安全活动等形式,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他的努力下,第二炼钢厂实现了全年安全、设备、生产无任何事故的好成绩,被评为优秀班组。
新时代“钢铁人”:埋头苦干不言弃 百炼成钢铸匠心
随着南钢降本攻坚战的打响,许旭东拉动团队协作,多维度开展多项降本、创新攻关。他开拓思维对标先进,优化改良设备。
2012年起,作为中厚板卷厂炼钢车间转炉大班长的许旭东,通过推广石灰石替代石灰冶炼造渣,降低钢铁料、辅料消耗;进行双联冶炼工艺摸索,稳定转炉生产5Ni、9Ni超低磷钢种操作,打破国外垄断,有效提升南钢冶炼品种钢档次。
为了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许旭东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和岗位练兵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技师为工人授课。他还亲自下到车间一线,与工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他的努力下,车间里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炼钢,也是在炼人。”
多年来,在南钢,越来越多的“汪增评”与“许旭东”不断涌现,他们早已习惯了与炉台为伴。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断雕琢自己的技术,不断精进技能,为高质量炼钢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重新回来,参观了南钢,我太感慨了,南钢变化太大了,回想起我进厂的时候,大家都是用锹、用肩膀、用眼睛来一路干的炼钢,我们那辈人对炼钢有着热爱和决心,但是技术和设备毕竟还是落后的。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很感慨。看到现在的技术这么先进,后辈这么优秀,内心感到很欣慰,希望祖国和南钢越来越好。”汪增评动情地说。
企业数智化发展的背景下,更多具有高技能的“数字工匠”正在脱颖而出。怀揣梦想,扎根南钢;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在平凡的岗位中,怒放热血芳华,他们是国之工匠,亦是国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