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有什么样的人才储备,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及九次全会精神,以实干担当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就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成效,抓好创新成果转化,持续推进“人才归宿”行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面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各地对人才的渴望也更为迫切,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都需要人才支撑。厚植人才优势的理念逐渐成为各地发展的普遍共识。从各地的实践看,人才招引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从产业、机制、环境等多方面引来人才、留住人才,才能源源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更好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要构筑人才聚集“强磁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蓬勃发展的产业犹如强大的磁场,能够创造大量高端岗位,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吸纳广大人才投身于此干事创业。强大的产业基础才能让人才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而安心扎根、施展才华。要加快推进“5512”产业布局,围绕重点产业抓引才,聚焦汽车零部件、先进光伏、智能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需求,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搭建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吸引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发挥才干。要夯实人才发展“硬支撑”。重视人才不难,难在人尽其才。唯有“精准引才”才能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动能,也才能让人才充分展示其价值。要找准产和才的结合点,扎实有效开展“人才宿州行”系列活动,要用好教育资源,优化本地院校专业设置,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建共享;用好企业资源,支持企业创建研发平台,通过战略合作、平台搭建、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着力打造人才“孵化器”,积极为人才“架梯子”“引路子”,实现人才招引与产业互促双向共通,真正让高素质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要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能否让人才找到归属感,真正做到留人更留心才是关键。要积极优化政策环境,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优厚条件,释放人才政策红利。要提升服务环境,构建高效便捷服务体系,建立一站式平台,整合各类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等优惠政策与便利服务,消除过度干预,打破“学历、论文、年龄、身份”藩篱,优化评价与激励机制,让青年人才干事创业底气更足、归属感更强,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城市更有温度、人才更有归属感。
文 | 记者 权静
编辑 | 吴维维 姚雪
一审 | 丁曼
二审 | 李锋
终审 | 张化云
· 版权声明 ·
拂晓报社稿件和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