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抵制陈规陋习,坚决遏制高额彩礼之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24年以来,小坝镇将治理高额彩礼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采取多项措施,成功降低新婚彩礼数额,转变群众彩礼观念,健康积极的婚姻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文明讲堂是传递文明婚姻理念的重要平台,小坝镇林皋村“林嫂子”、先锋村“葡萄架下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员化身讲师,在蘑菇大棚、葡萄架下定期开展讲座30余次。他们用亲切乡音、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高额彩礼的弊端和合理婚姻观念的意义,在互动交流中为群众解疑答惑,让文明婚姻理念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小坝镇各村志愿服务队还深入群众家中,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宣传,对于存在困惑或持有固执观念的群众,志愿者们以极大的耐心进行开导和说服,确保抵制高额彩礼的观念能够精准送达每一位群众,截至目前,入户宣传73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7600余份。小坝镇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优势,拍摄微电影《“零”嫁》在文明讲堂播放,同时,在村民群定期发布关于高额彩礼治理的文章、案例分析以及专家观点等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传播正确的婚姻观念和相关政策法规。2024年,6月27日,小坝镇先锋村“葡萄架下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宣讲
“抵制高额彩礼 推进移风易俗”
小坝镇“爱之声”文艺志愿服务队的文艺爱好者们积极响应号召,将抵制高额彩礼的内容巧妙融入小品、快板等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创作《天价彩礼我不嫁》《婆婆也是妈》等优秀作品,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在乡村大舞台、村口广场等地精彩上演。贴近生活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看,在欣赏文艺节目的欢乐氛围中,群众们不知不觉地接受到新的婚姻观念,为抵制高额彩礼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2024年8月9日,小坝镇“爱之声”志愿服务队为群众表演小品《天价彩礼我不嫁》 此外,以“抵制高额彩礼”为主题的趣味活动也层出不穷。彩礼知识竞赛让群众在竞争中学习到了彩礼的相关知识,而“陋习消消乐”“套住新风尚”等趣味活动让群众们的思想观念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新的婚姻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抵制高额彩礼工作向纵深发展。5月22日,小坝镇林皋村村民参加“陋习消消乐”游戏照片为推动文明婚姻观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小坝镇专门成立了喜事帮办队。在群众操办喜事的过程中,喜事帮办队积极介入,引导群众简化婚礼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帮助群众举办简约而有意义的婚礼,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抵制高额彩礼在实际生活中的可行性,助力文明婚姻观念的落地生根。
同时,小坝镇立足实际,结合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精心搭建四套台账,深入落实移风易俗模范礼遇嘉许政策,充分挖掘各村资源优势,全方位、多维度地对抵制高额彩礼的家庭给予实质性政策奖励,切实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文明乡风建设迈向新高度。适婚未婚底数台账精准掌握 20 至 35 岁适婚青年信息,为宣传工作“瞄准靶心”;新婚登记台账呈现新婚夫妇彩礼详情,为治理策略提供精准数据;低彩礼、零彩礼台账记录先进典型,激励更多家庭效仿;准备结婚人员台账全面摸底,为入户宣传找准时机与对象,将文明理念植入新家庭。小坝镇南庄村依据台账制定“‘零彩礼’家庭儿童游乐、婚礼场地优惠”等鼓励政策,让响应家庭得实惠。林皋村、先锋村等凭借台账数据,将抵制高额彩礼融入“六个先锋”示范户评选,提升评选精准度,激发村民积极性。
目前,小坝镇在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辖区内新婚彩礼已由11.7万元降至7.3万元,数额与治理前相比降低37%,这一变化让许多家庭摆脱了高额彩礼的束缚。下一步,小坝镇将持续关注群众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确保治理工作取得长效、稳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