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有温度的旅程。为提升家校社共育实效,搭建教师、家长、社会协同育人的共生体系,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由淮北市教育局、淮北市传媒中心通过调频100.4 联手打造的一档全新家校社共育栏目《天天家长会》每周一到周五下午14点欢迎收听。
《天天家长会》栏目为家长、老师、社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家长的教育烦恼,提供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节目设置《家长会开讲了》《秘密会说话》《幸福科学馆》等板块,每周定期邀请心理专家、资深教师、优秀家长做客直播间,开通两路热0561-3031300、 3031355 参与节目。
学习困难怎么办?
学习困难(又称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的学龄儿童在获取知识、技能以及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显著困难的一种状况,包括在阅读、数学、拼写、表达、计算等方面。
学习障碍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发育问题、环境因素(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心理因素(如学习压力、焦虑、抑郁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都可能会对学习困难产生影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吕莉娟
成绩不理想就是“学习困难”症?学习不好有得治?
望文生义,容易产生误读。首先应该明确,医生眼中的“学习困难”,和大众或很多家长理解的“学习困难”,并不是一回事。医学上的“学习困难”是“不能学”的概念,比如,由于多动症、自闭症、阅读书写障碍等神经系统发育问题,使人在听、说、读、写、推理、计算、想象等活动中表现出不完整的能力。例如,有的孩子就是想不出来一张长方形的A4纸沿对角线对折,应该是什么样子。对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行为训练、运动辅助等,针对性加以干预。从这个角度看,“学习困难”门诊的设立,无疑有助于引导困扰的学生和家长积极寻求科学帮助,消除病耻感,转变学习不好一定就是因为“粗心大意”“不努力”等错误认知。
真正确诊“学习困难”的孩子所占比重并不高。“学习困难”门诊为什么这么火爆?很大程度在于它戳中了许多家庭的教育焦虑、成绩焦虑。有的孩子存在“厌学”“拒学”情绪,自述“一上学,视线里全变成了黑白色”,是他在撒谎,还是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有的孩子成绩长期不见起色,看了“学习困难”门诊,就能让“学渣”逆袭成“学霸”?一些家长内心疑惑重重,渴望一个答案,也需要一个方向。
实际上,除了“不能学”,还有“不会学”“不愿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有的不得其法,学习效果打了折扣;有的家庭关系紧张,使孩子情绪低落、内心承压,难以集中注意力;有的不适应学校作息规律,睡眠不足,导致学习成绩不佳……除了神经发育问题,情绪和精神心理因素、家庭教育、学习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孩子的学习状态造成影响。
家长当局者迷、关心则乱,也大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学习困难”门诊,回应了不少家庭的现实所需,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帮助家庭一起查找症结,分析哪些是需要医学应对的病症,哪些是需要家校、孩子调整的问题,从而对症施治。
“学习困难”是一件值得重视但也需要科学认识的事,学习不代表一切,成绩不好也不能简单贴上“学习困难”的病症标签。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育儿路上难免焦虑。不过,每个人的兴趣禀赋不尽相同,要求每一步都不能落后,用成绩这一把尺子来量所有孩子,并不现实。在教育理念日渐科学的当下,这样的共识正在深化。遵循成长规律、教育规律,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
亲密亲子关系的养成
有的父母说,自己平时管教孩子时,觉得自己说什么孩子也不听,很叛逆。其实原因就是亲子关系没建立好。只有亲子关系好了,父母成为了孩子的“重要他人”,孩子才会愿意听父母的话。所以,作为父母,要想更好地教育孩子,就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优秀宝妈 潘雯雯
相处幸福的瞬间,一定会成为孩子前行的动力,也是她成长的底气。孩子从父母那获取的越多,成长得越轻盈,走得也会更远。这些瞬间不仅让孩子感受到深深的爱意,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
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链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用智慧与爱同行,助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更新教育观念,让爱与智慧同行,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一起来学习最新的“家庭教育观”,它包括:1.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2.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3.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4.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5.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6.心理抚养比物质富养更重要。7.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8.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9.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如何与孩子建立信任、理解和支持的?
有一个词对我的帮助和影响非常大,同时它也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而是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倾听、帮助孩子成长,无论他是一岁、三岁、十四岁还是二十岁。 当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我们可以冷静下来耐心地换位思考,共情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波动来源,给到孩子情感引导,给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这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而一个受到重视的孩子往往更愿意与人和睦相处。
同时我会帮助孩子练习思考怎样去换一种方式更好地解决问题,引导孩子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后,及时给到他支持和鼓励,这时候往往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理解和支持。
栏目▏《天天家长会》
编辑▏丁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