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大惨案!名医惨死,凶手跳楼!那挥向医护的每一刀,都落在了患者身上

文摘   2024-07-21 07:01   加拿大  
首发:北国小甜瓜吖(ID:guameixiaotian)
作者:糖心地瓜
我是瓜妹。
本周末,一个心内科的医生李晟上了热搜。
让人痛心的是,此时的他早已告别这个世界。

01

事情要从周五中午说起。
7月19日中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李晟和往常一样,
饭就在眼前,但眼见有患者进来面诊,
他还是放弃了吃饭和午休,选择继续加班为患者看病。
正在此时,一男子突然持刀闯入,对着李晟连捅数刀。
李晟一边呼喊救命,一边向外奔跑,
周围的患者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傻了,
有心帮助李医生却害怕行凶者手中的尖刀。
然而,还是有两个温州人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站出来试图去保护李晟医生……
之后,更惊悚的一幕发生了!
行凶者疯狂行刺李医生后,居然跳楼了!
凶徒的每一刀几乎都直中要害,
脾脏破裂、门静脉断裂、腔静脉断裂、胰腺破裂……
鲜血顺着李医生的白大褂汩汩流出,
那双陪伴他出诊的拖鞋早已沾满鲜血。
李医生被紧急推入手术室,
开始了长达8个小时的紧急抢救。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抢救,
院内的科室骨干全都守在门外。

血管外科、肝脏外科、胃肠外科、胰腺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在内的数十位医护参与了抢救。

就连年过70的老院长、肝胆外科专家张启瑜也赶到了手术室。
抢救从下午一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
抢救时,李晟的血压一直很低,先是上压60,下压40,后来下压下降到20,血压一直都提不上去……
悲痛的消息传来,
输了上万毫升血后,
李医生最终没能被救回来。


02

李晟医生虽然走了,
但所有与他有过交集的人对他的爱与不舍犹如井喷,悲痛逆流成河。
得知李医生抢救中需要输血,
群众们自发排队为他献血。
炎炎夏日,李医生的亲友、同事、患者,内心如坠冰窟。
还有同事晒出了李医生曾经的一顿午餐照。
是的,别人在喝下午茶的时候,
李医生正独自一人吃着冷饭。
让人揪心的是,
在他临死前,连顿饱饭都没能吃上。
除了人敬佩的医德,医术更是高超。
李医生的同事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个中国同胞在美国就医时,美国医生推荐他回温医附一找心内科黄主任。

因黄主任水平高,还发明了希氏束起搏术。

但黄主任之前自己生病做手术时,却点名让李晟为他完成。
有人不禁要问:
这么一个好医生,为何至今才只是一位“主治医生”?
有一位同事道出了缘由:
“他是我们心内科最好的医生,没有之一,我们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是最一心扑在患者身上的医生,没有之一。

当年为了抢救患者错过了最后一次硕士毕业考试,于是终身不得升为“副高”。

他也是最乐观向上的人,没有之一,所有烦恼都在他嬉笑之中烟消云散。”
一位医生写道:
李晟是全院唯一能当治疗组长的主治医师,全院一半的冠脉手术出自他手。
人们对李医生的认可程度,
单从一个简单的挂号预约就可见一斑。
从7月19日到8月6日,挂号全被抢空。
如今,挂号信息还在,
而他们最爱的李医生却与他们天人永隔。

03

除了悲痛,人们更多的是替李医生委屈,他与这位行凶者连医患关系都算不上。
李晟医生的同事爆料了这起事件的诸多细节。
11年前,凶手的妻子找到该科室的周医生,请他做了一次心脏手术,但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凶手一家还曾在医院拉横幅大闹,可医院并没有强硬解决。
19日早上,凶手家属再次找到医生A面诊,被告知治疗无望,患者直接跳楼自杀。
患者的丈夫,也就是行凶者,
因为无法接受老婆去世的事实,觉得是医生耽搁了她的病情,想要报复周医生。
恰好中午下班的周医生外出吃午饭了,
只有李医生一个人在加班。
于是,丧心病狂的凶手将尖刀扎向了李医生……
紧接着,凶手跳楼自杀,
下午两点左右,凶手确认死亡。
可怜的李医生,被凶手捅的时候,只能绝望地大喊
不是我!不是我!”
但残暴的凶手根本不听解释,疯狂用刀一次次捅向他……
诊室内外约有13个围观群众,居然只有两个人上前制止。
最后的结果是,
蚍蜉撼树,李医生枉死。
呜呼哀哉,
如此一位优秀敬业的好医生,没了。
据悉,李医生的女儿目前尚在读书,
以后也打算学医。
李医生的一家是一个医学世家——
一家三代,代代为医,济世救人。
然而,噩耗传来,女儿再也见不到父亲。
不知此时此刻,
当孩子亲眼目睹父亲惨死,
今后又会作何选择?
 瓜言瓜语 

医生是英雄,不是神。


比看病难更可怕的是,医生正在消失。


我知道在很多印象中,医生有身份、高收入(包含隐形收入),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一名医生。


但你知道吗?


超过半数的医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学医。


白皮书数据


而且,近年,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因为


若不是这场疫情,医生的苦,更加不为人知。


2018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


中国最前线医生的平均加班时长超过12小时/周。



眼下的中国,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平均每1000名美国人,拥有2.6名医生,

平均每1000名瑞典人,拥有4.3名医生,

而中国,仅为1.8。

中国医生,每个人,每一天都在超负荷工作。


来看看中国的“三甲”医院,

目前,中国有约2.6万家医院,

其中三级医院仅占7%,却承担着47%的门诊量。




北京协和,约4000医护,每年接诊226万人。

而在所有医生中,缺口最大的是儿科。

在陶勇医生被砍前,业内还在打趣着: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打死不去小儿科”。


中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已经极其严峻。


一次,大连市妇儿医疗中心、市儿童医院人员公开联合招聘中,儿科医生等岗位却出现“零应聘”


这样的尴尬,早已不是第一次。


数据显示:


大连市儿童医院曾通过事业单位公开考入27名在编医生,其中9人未报到,报到18人中,3人不足1个月,就辞职了。


国家卫计委统计:


目前,每1000名中国儿童仅拥有0.53名儿医,


中国儿科医生的缺口达到20万人。



儿科有多苦,曾有人形容:


“那是一片连鸟飞过都不忍俯视的苦海。”


不仅苦,还要面对暴力高发。


曾经,湘潭中心医院儿科全体医护发过公开信:


谴责一患儿家属残忍殴打一位医生,造成医生5根肋骨骨折、血气胸、肺部挫裂伤,原因竟然是家长与医生对孩子的病情判断存在分歧。


打人者叫嚣“打的就是医生,有刀一刀捅死你”,


仅10天,这家儿科发生了三起暴力事件。


而与暴力相反的,是收入低。


儿科用药量少、辅助检查少,


这意味着在长期“以药养医”的大环境下,


儿科医生收入自然差其他科室一大截。


活难、高压、收入少、


钱少、事多、风险大。


在一些大城市的知名医院里,


比候诊室里的煎熬,更难的,是拿到一张珍贵的儿科挂号单。


3年,中国儿科医生流失了10.7%。



而这一局面的后果是谁来承担呢?


毫无疑问,是家长。


儿科看病难,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而越是等待煎熬,家长们心越焦,


某著名儿童医院,护士给一位1岁患儿扎头皮针,


两针扎不进去,家长上来就是一个大嘴巴,


警察不管,家长无奈,医护辞职。


很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长此以往,中国的孩子还有医可看吗?



第二,是因为成本极


下面这张图,被人戏称为“医生的一生”。




本科5年+研究生3年+读博3年,

加上基础教育,当医生,至少寒窗
23年

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在K书,

所以,当同龄人买房买车,孩子可以打酱油了,

某大夫,可能刚刚上岗,职场菜鸟一枚。

30多岁,4-5千的起薪,太正常了。


目前,中国初级职称医生的平均4809元/月,中级职称6154元。



有人说,这就不低了!


你要知道,他是个博士,完全可以有更多选择。如果从事计算机、金融或者哪怕制药,都更加赚钱。


还有人说,那还有红包啊!


首先,红包不是人人有,也不是一开始就有。


多数医学生,毕业后只能去基层医院,


工资微薄,工作繁重。


另外,真以为红包代表一切吗?


可不拿不行啊,


不拿,家属死活不让。红包,好比平安符。


拿了,压力更加可想而知。


长此以往,还有人愿意当医生吗?



数据表明:


十年间,中国医学生流失率高达84.1%。


十年,中国年轻医生的比例从31.3%降至22.6%,


而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 11.6%。


青黄不接,何以为继?


我知道,中国的患者太苦了。


看病难,费用高,是多少家庭爬不过的大山。


但更可怕的是,中国的医生,正在消失。


他们说我总写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东西,


但甜瓜真的想让更多人意识到,


如果不在制度上反思和警醒,


我们必将面对着,一个越来越糟的医疗环境。


最后,想借用一句经典台词:


“最初,没人在意这场灾难。


不过是一场爆炸,一次袭击,几个医生的离去,数条生命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点个“ 在看 ”,愿一切乱象早归平静,


拨散戾气,中国真正实现:


患有所医,医得其敬。


北国小甜瓜视频号
热点视频推荐↓↓↓

北国小甜瓜吖
一枚小瓜,不足道,却有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