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回腕法是晋唐古法,有悠久的传承历史。从汉代至唐,书家多用此法,如索靖、张芝、李世民,都用回腕法。宋代黄庭坚也用此法。古代回腕法属于腕法,腕部微内卷,运用灵活,以增力及保持中锋。
清代何绍基在综合了北碑运力的基础上提出和运用了新的回腕法,把古代仅是运腕法的回腕法,拓展到了运肘,这是回腕法的力源性进步,以适应近代的书法艺术需要。
近现代的邓石如、吴昌硕、于右任、林散之,都运用了这种方法。
以前都只把回腕法当作一种执笔法,其实回腕法不是单纯的执笔法,而是运笔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力法,或笔力生成法。回腕法不是要故作姿态,而是培养正确的运笔方法的必经之路。如果仅仅把它看成单纯的执笔法,只会产生很多奇怪之处。何绍基这种新的回腕法,其技术特点是悬肘、平肘腕、立掌、张虎口和腕内旋。技术特点是不仅运腕运指,又运肘,也可以称为运肘法。回腕法在书法技法的力法系列里,属于高于腕运的一个力法或技术层次。
这种方法的力法特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回腕机制使得能够综合运用手部也包括肘臂的生理运动机能,产生最大限度的笔力,成为书法尤其是榜书最为需要的力量来源。
二是回腕可以产生强大的旋转力,是运笔圆转或使转笔法的技术基础,尤其是成为更加依赖圆转或使转的草书的基本笔法。
三是回腕导致的拇指中枢,能够最大程度的运转灵活,并保证中锋运笔的基本方法。回腕法综合具有的增大笔力,保持中锋,灵活圆转的三大优势,使其成为适应书法艺术性需要的基本笔法,其它方法与之相比仅仅是其枝节而已。
这是几千年来运笔方法历史探索所积累的正确经验的宝贵结晶,是书法艺术的重要技术传统。
书法在超越实用的需要,而进入艺术境界时,必须有相应的艺术的技术方法来支持,这就是书法的艺术性笔法。回腕法就是专为这种艺术需要而产生的艺术性笔法,从而成为书法进入艺术殿堂的工具。如果仅仅是实用性书法,那么不一定要使用回腕法,但是如果是艺术性书法,则必须运用回腕法。回腕法是艺术书法的基本法。
回腕法能够产生和传承,不是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反映了书法艺术性所需要的书法技术演变的内在要求。这是艺术书法的笔力生成法,反映了艺术书法的技术规律性或笔法发展的历史规律性。回腕法属于高端技法或高端笔法,是在具有广泛而且扎实的实用性书法笔法的训练基础上,才能理解与把握的方法。不具备扎实的初级与中级基础或高级的实用性书法技法基础,都不可能理解这种笔法,反而会产生排斥性。
由于中国书法古来不大重视技术解析,技术方法方面多不够具体与详尽,产生误解甚多。对于回腕法的主要误解是,仅仅把它作为执笔法。如果仅理解为执笔法,就会忽视回腕法的力法生成功能和性质。二是过于机械,如比喻为猪蹄法,手腕僵硬,不能两面起倒,及失去灵活性。其实正确运用回腕法,恰恰是从古以来最灵活的运笔方法。还有所谓悬绳练习法,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模拟方法。还有所谓笔杆必须对鼻尖,都太过于机械和简单化。正是这些理解方面的偏差,使人对回腕法反对者甚多,认为不合手部生理规律,甚至感到恐惧。
深刻认识回腕法,具有的重要意义。回腕法以复杂的专门性的书法技术特征,充分展示书法艺术的技术性与科学性。以其严格的技术系统性和规律性,区分了书法与画法的界限,也表明了书法不是随心所欲的图画,和简单化的浮浅游戏。对于书法艺术,其艺术性要决定于技术性。这种新的回腕法具有的充分的技术性,可以克服宋明尚意尚态以来泛滥的书法随意性。
更重要的是,书法艺术虽有个人禀赋的作用,以及书法强调个人的个性及自然运笔的艺术取象性,但这种复杂的严肃的和非自然的技术状态,决定它终究不是单纯个人性情出发的和自然书写状态的产物,而是有技术构成的艺术。最后,书法艺术的这种技法培养,也不是简单的率意的自然的生成过程,而是严格按照技法规律的环节和步骤一步步严格训练的结果,从而具有科学性。
何绍基的回腕法反映了书法技术发展的最新历史成就,也是近现代书法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艺术历史阶段和标志。其具有的现实意义在于,那种渴涩内劲功力,及灵活而又强烈圆转的功夫,是解决楷书笔力单薄纤弱,及草书使转水平低下的对症良药,也是书法治俗的对症良药。
何绍基是一位大书法家,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在晚清宋诗派中他是一位健将,擅于描绘山川。如其七律《元象》中有“石根水怒水根石,天外山惊山外天”一联,上句比喻人世风波之复杂、险恶,下句又展示人类进步之不可限量,耐人咀嚼。
何绍基为官,因言事降调,于是远离官场,周游各地,以书法著作自娱,晚年倦游,在长沙生活,与黄道让、王先谦、王闿运等人相唱和,成为长沙诗坛雅韵之一章。
“如写字用中锋然,一笔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这事切要握笔时提得起丹田工,高著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当真圆,大难,大难!”
楷则至唐贤而极,其源必出八分。唐人八分去两京远甚,然略能上手,其于真书已有因规折矩之妙。宋人不讲楷法,至以行草入真书,世变为之也。唐贤三昧远矣,况山阴裴几乎?襄阳精于摹古,迹恒苦行草中无楷法。此《老人星赋》典型庄正,乃有六朝之方整,而兼北海、季海之宽绰稳实者。【宽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信有此理。昔曾见米老大篆分石刻古拓本,欹斜无范,不料其入真书中已有此力量。顾其真书不多见者,欲以简礼逾二王,不欲以模楷媲唐贤耳。究之短长自在,何若乃口口耶。
唐以前碑碣林立,发源篆分,体归庄重,又书手、刻手各据所长,规矩不移,变化百出。汇帖一出,合数十代千百人之书归于一时,钩摹出于一手。于执笔者性情骨力既不能人人揣称,而为此务多矜媚之事者,其人之性情骨力已可想见,腕下笔下刀下又止此一律。况其人本无书名,天下未有不善书而能刻古人书者,亦未有能一家书而能刻百家书者。余少年亦习摹勒,彼时习平原书,所钩勒者即尽与平原近。心是所学,谓本是一意,后渐于书律有进,乃知其误也。《戏鸿》、《停云》疵议百出,弊正坐此。而《淳化》则罕有雌黄,特因其所从出者,世不睹其初本,不能上下其议论耳。以余臆见揣之,共炉而冶,五金莫别,宋人书格之坏,由《阁帖》坏之。类书盛于唐,而经旨歧类;帖起于五代、宋,而书律堕。门户师承扫地尽矣。古法既湮,新态自作,八法之衰有由然也。怀仁《圣教》集山阴裴几而成,珠明鱼贯,风矩穆然,然习之化丈夫为女朗,缚英雄为傀儡,石可毁也,毡椎何贵耶!汇帖遂俑于此,重毕施缪更相沿袭,《淳化》遂成祖本,尊无二上。南渡以后,灾石未已,试看汇帖中于古人碑版,方重之字不敢收入一字,非以其难似乎?简札流传,欹斜宛转以取姿趣,随手钩勒,可得其屈曲之意。唐碑与宋帖,低昂得失,定可知矣。【羲之俗书趁姿媚】,昌黎语岂为过哉!东坡、山谷、君谟、襄阳、不受束缚,努力自豪,然摆脱拘束,率尔会真者,惟坡公一人。三子者皆十九人等耳。
颜书各碑,意象种种不同,此碑独以朴胜,正是变化狡狯之极耳。惜公书原刻传至今日者不逾十石,未足尽窥其转形易势之妙也。
有唐一代,书家林立,然意兼篆分涵抱万有,则前惟渤海后惟鲁国,非虞、褚诸公所能颉颃也。此论非深于篆分真草源流本末者,固不能信。都尉此书逼真家法,握拳透掌,模之有棱,其险劲横轶处,往往突过乃翁,所谓智过其师,乃堪传授也。欲学渤海,必当从此帖问津。若初学执笔,便模仿《化度》、《醴泉》,譬之不挂帆而涉海耳。世人作书,动辄云【去火气】,吾谓其本无火气,何必言去?能习此种帖,得其握拳透掌之势,庶乎有真火气出。久之如洪炉冶物,气焰照空,乃云去乎?庸腕拙尔,如病在阳衰,急须参、耆、桂、附以补其元阳,庶气足生血。今顾日以滋阴为事,究之气不长,而血亦未尝生也。书道贵有气、有血、否则倔馀于血,尚不至不成丈夫耳。此旧拓本在今日已为难得,寒夜展视,聊发臆论。时庭前聚雪为山,有万笏干霄之势。丁酉冬腊八日漫记,是日甚寒,字字欲冻。
书家有南北两派,如说经有西、东京,论学有洛、蜀党,谈禅有南北宗,非可强合也。右军南派之宗,然而《曹娥》、《黄庭》则力足以兼北派,但绝无碑版巨迹,抑亦望中原而却步耳。唐初四家,永兴专祖山阴,褚、薛纯乎北派,欧阳信欧阳信本从分书入手,以北派而兼南派,乃一代之右军也。《醴泉》宏整而近阔落,《化度》遒紧而近欹侧,《皇甫》肃穆而近窘迫,惟《虞恭公碑》和介相兼,形神俱足,当为现存欧书第一。前辈推重《化度》,乃以少见珍耳,非通论也。余于咸丰乙卯冬,至昭陵细观此碑,其下截半字残画尚多,而拓者皆遗之,但取完字,故相传古拓无有过八百字者。此拓精腻有韵,金和玉节,折矩周规,令人使尽气力无从仿佛昔朱朵山殿撰藏本剧佳,此尚当过之也。
右军书派,自大令已失真传。南朝宗法右军者,简牍狎书耳。至于楷法精详,笔笔正锋,亭亭孤秀,于山阴裴几直??妍,遂开宋、元以后习气,实书道一大关键,深可慨叹。先文安公藏宋拓本,临仿有年,每以【横平坚直】四字训儿等。余肄书泛滥六朝,仰承庭诰,惟以此四字为律令。于智师《千文》持此见久矣,未敢宣诸楮墨也。雨令中丞工书耽古,出示一本,虽非宋拓,然神采腴润飞动,自是数百年物。
秦相易古籀为小篆,遒肃有馀而浑噩之意远矣。用法刻深,盖亦流露于书律。此二十九字古拓可珍,然欲溯源周前,尚不如两京篆势宽展圆厚之有味。斫雕为朴,破觚为圆,理固然耳。
▼感谢点击"在看",祝福健康、快乐、幸福!▼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和收藏名家作品,中国书法微信平台每周日推出各类艺术家的优秀的作品,以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需求!欢迎大家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中国书法(微信号:ChineseCalligraphyAF):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互相讨论学习。
欢迎您加入“中国书法”平台,也欢迎您加入“青年文摘”微信公众号和“读者在线”微信公众号。希望可以通过您的帮助加快平台的影响力,我们会努力的做好平台的服务工作,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