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的信息交汇在一起,形成一片名为“网络”的海洋。但在这无垠的网络海洋中,也潜藏着一把把无形的利剑——网络暴力。它们悄无声息地穿透屏幕,直刺人心,让人不禁反思:在这个看似自由表达的空间里,我们是否还能保持那份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与理解?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复杂而又敏感的话题——网络暴力。通过真实案例,探讨它的定义、现状、危害,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1
案例
章某雇“网络水军”网暴他人案
案情概述:江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工作查明,章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为达到长期控制受害人目的,通过安装定位和窃听设备非法获取受害人隐私信息,通过购买互联网账号、雇“水军”团伙传播炒作受害人“不雅”视频、图片和侮辱性文章,利用他人名义向受害人单位邮寄虚假内容举报信,致使受害人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川陈某某犯罪团伙侮辱他人案
案情概述:四川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犯罪嫌疑人陈某某、马某某、陆某某、曾某等人利用黑客手段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并在网上接受他人雇用后,采取曝光隐私信息、电话短信“轰炸”、冒名填写器官捐赠信息、发送虚假内容举报信、线下邮寄花圈纸钱、制作发布丑化图片等手段对受害人实施网络暴力,逼迫受害人拍摄道歉视频或书写道歉信,造成多名未成年受害人不同程度患上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浙江张某等人诽谤案
案情概述:浙江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某为达个人目的,在网上编造传播关于某中学女教师被校领导猥亵及学校领导生活作风不检点、男女关系混乱等谣言,引发大量网民传播炒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2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主要内容
1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①应当履行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
②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发布审核、监测预警、识别处置等制度。
③对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不得提供相关服务。
④加强用户账号信息管理,为遭受网络暴力信息侵害的相关主体提供账号信息认证协助。
2
网络暴力信息的定义与治理:
①网络暴力信息是指通过网络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集中发布的。
②含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网络暴力违法信息,应当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网络暴力不良信息。
3
预警与处置机制:
①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预警模型,及时发现预警网络暴力信息风险。
②发现存在网络暴力信息风险的,应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用户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并对异常账号采取相应措施。
③发现涉网络暴力违法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向有关部门报告。
4
用户权益保护:
①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防护功能,提供便利用户设置屏蔽陌生用户或特定用户、本人发布信息可见范围、禁止转载或评论本人发布信息等网络暴力信息防护选项。
②发现用户面临网络暴力信息风险的,应当及时提示用户,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用户权益。
5
法律责任: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结语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因为每一次的无视,都是对恶的纵容;每一次的忽视,都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让我们携手并肩,用行动和声音共同抵制网络暴力,守护这片本应充满爱与和平的网络家园。每一次的善意回应,都是对抗网络暴力的最强武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文明、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编辑/江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