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顺昌丨关注!本周新华网、新华社、闽北日报等媒体持续关注顺昌

民生   2024-11-17 20:10   福建  


关注顺昌动态



11月10日以来(至11月16日

上级媒体聚焦顺昌

发布报道45篇

其中

《新华社》上稿2篇

《新华网》上稿3篇

《中新网》上稿1篇

福建电视台上稿1篇

《东南网》上稿11篇

《新福建》上稿1篇

《海博TV》上稿5篇

《闽北日报》上稿10篇

南平电视台上稿9篇

《学习强国》上稿2篇



快随小编看看

顺昌近期部分上稿情况

↓↓↓




01 新华社


11月12日,《新华社》报闽北顺昌:宝山深处贡米香》。

 

闽北顺昌:宝山深处贡米香

秋收时节,稻谷飘香。眼下,在顺昌宝山半山腰的大干镇干山村,400多亩“干山贡米”已进入收割期,山间田野片片金黄。

“您要订2000斤的贡米?好的,不过要一个月后,我们开始加工了才能发货。”“‘干山贡米’已经收割完了,要过段时间才能加工。”……连日来,干山村第一书记饶凤珍不断接到各地的订购电话,她一一做好记录,“扣除口粮,村里今年的‘干山贡米’大概有13万斤可以出售,订迟了,就要等明年喽。”

缘于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种植于干山村的的大米,色白粒圆、口感好,被称为“干山白”,因其曾为宋真宗御用米,又名“干山贡米”。

“‘干山贡米’之所以洁白如玉,圆滑、营养高,和这里的土壤、气候、日照有很大关系。”大干镇党委宣传委员廖建祥介绍,据专家研究,干山村山高地肥,每当旭日东升,晨曦便照耀整个山村,加之地势原因,日照时间比其他地方长得多,这正符合“茶宜高山之荫,稻宜高山晨曦”的说法。同时,村里的山泉含有多种适宜稻苗生长、容易吸收的微量元素。“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干山贡米’自然与众不同。”廖建祥说。

“我们的‘干山贡米’是传统的常规稻,并非杂交水稻,一年只种一季,产量并不是很高。”饶凤珍说,年景好时,一亩田的产量大约450公斤。“在福州一带,‘干山贡米’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九四九年前,福州有一条南平路干山街,就因为销售干山米和山区土特产品而得名的。”

由于“干山贡米”种植区域的独特性,以及其产量不高等特点,20世纪70年代后,矮秆且产量高的杂交水稻在当地逐渐“盛行”。但在干山村,“干山贡米”一直都是主要的水稻种植品种。

“在县里的支持下,每3年,我们就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把‘干山贡米’送到海南的南繁基地进行选育、提纯,保持它的特征特性不变。”饶凤珍说,2018年,“顺昌干山白”获国家地理标志。顺昌县把“干山米”作为优质米品牌,积极推广、开发。

近几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干山村成立福建干山山里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顺昌县干仙贡米专业合作社等多个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创新发展现代农业,让“干山贡米”的香味愈加醇厚。

顺昌县干仙贡米专业合作社法人黄贞旺说:“今年,合作社流转了160多亩农田种植‘干山贡米’,还带动42户村民种植260多亩,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管理,并以每斤3元的价格收购,保证了‘干山贡米’的标准化生产和村民的收益。”

“‘干山贡米’收割后,要存放一个月的时间,才会更加醇香,口感更好。等到‘干山贡米’加工时,欢迎大家来我家品尝。”饶凤珍热情地发出邀请。(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池亮亮 廖敏恺)


02 中新网


11月10日,《中新网》报福建顺昌千亩油茶喜迎丰收》。


福建顺昌千亩油茶喜迎丰收

中新网南平11月10日电 (徐华山 雷斌凌 陈沁林)走进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镇道吴村的油茶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郁郁葱葱,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百余名村民趁着晴好天气采摘成熟的油茶果,为制作茶油作准备,山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农户采摘。徐华山 摄

  “我们采摘时间有严格的把控,每年都在立冬过后进行采摘。这时采摘的茶果含油量更高,榨出的油,口感会更香。”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镇道吴村三十六窠油茶合作社负责人林德水介绍道。“今年的油茶树挂果比去年要好一些,每亩茶林大概能收150斤干油茶籽,按照现在每4斤出油1斤来算,能产鲜茶油35斤左右。每斤按70元算,预计今年油茶基地的产值能达到100万元。”

长势喜人的油茶果。徐华山 摄

  道吴村立足自身山多地少的特点,发掘油茶树生命力强、茶油适用性广的特性,2008年开始尝试在荒山种植油茶300余亩,此后,又扩种至700余亩,取得不错收益。


  道吴村负责人陈斌表示,村民看到油茶种植收益后,也纷纷种植油茶。现在村里油茶种植面积达1400余亩,油茶种植收入也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油茶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除草、施肥、修枝,再到采摘、晾晒、榨油等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道吴村坚持党建引领,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油茶特色产业,吸纳附近村民加入合作社,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每年农闲的时候,我都会到这里帮忙采茶籽,一天能有150元收入。”正在采摘的农户张福全说,一株株旺盛的油茶树,既美了荒山,又富了群众,让山茶油成为道吴的一张“新名片”,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完)


03 福建电视台


11月15日,《福建电视台》八闽正春风栏目报道《顺昌:创新“1+2+N”工作模式 筑牢基层消防安全防线》。

04 闽北日报


11月13日,《闽北日报》头版报道“耕读埔上”绘新景》。

 

“耕读埔上”绘新景


近期,顺昌县埔上镇财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叶才兴成了“大忙人”。他安排农机手忙完一处水稻的收割,就与镇农技站站长庄道旺一起扎进油菜地里指挥“战斗”,在“秋收、秋种”两种模式间来回切换。

“原先,收割完水稻后,田就闲着。今年,在镇里的指导下,我们尝试在这片250多亩的地里种油菜,让‘冬闲田’变‘增收田’。等到明年油菜花开时,这里也是‘风景田’。”叶才兴笑着说。

绘美一块田,实施“美丽田园工程”是埔上镇深学“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四重”“五好”“六美”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展现。

近年来,埔上镇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统筹谋划,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乡风文明,不断拓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奋力绘就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生活好的新时代和美乡村画卷。

晴朗的蓝天下,金灿灿的稻穗“铺”满了稻田,收割机在稻田里忙着收割,构成一幅喜人的“丰收”图。与此同时,农田在水稻收割完后,及时完成开沟、起垄,村民们忙着播撒油菜种子。

“今年,镇里依托正华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1062亩土地流转,同时推进闽江防洪堤九期埔上段和田埂、景观平台建设,打造油菜花画等田园景观。”埔上镇党委书记林爱华表示,稻油轮作,能促进农旅融合进程。水稻丰收后播种油菜,在次年的三、四月,便可以看到千亩油菜花田,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在绘美田园的同时,埔上镇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一方碧水。

甲口大桥边,枫杨树下,埔上镇党委副书记刘景柱正在查看河岸清理情况。

“治理前,岸上的杂草比人还高,垃圾遍地。现在清理完毕,即将实施下一步的治理,修复河岸生态、开展河道清淤等。”刘景柱介绍,“我们与南平绿发集团合作,依托埔上村—土丰村十里枫杨老树、甲口大桥—埔上中学2公里的老路,实施‘十里枫杨漫道’建设,开展仁寿溪流域综合治理。”

一湾碧水映美景,两岸绿意展新貌。刘景柱说,富屯溪、大布溪、密溪和仁寿溪四条河流在埔上交汇。“相信通过全镇上下的努力,溪水波光粼粼,岸边树木花草错落有致的水美乡村新画卷指日可待。”

山水风光秀,农村田园美,城镇韵味浓。

走进“埔上印记·茶空间”,这个利用原埔上镇采购站小料厂闲置厂房改造而成的小屋,自建成以来便成了周边群众的打卡点,每天都有群众聚集在这里聊天议事。

而紧邻“埔上印记·茶空间”的几个老旧厂房同时在进行改造。“我们以‘埔上印记’为延伸点,加快推进‘二到’埔上馆、农耕保姆点、万全坑立面改造等项目建设。”埔上镇党委宣传委员郭家顺说,埔上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在埔上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老旧房屋翻修、绿化美化、亮化配套建设等工作上积极作为,努力打造具有埔上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一条街。

不仅如此,“彩虹风景道”、“林相改造”、“富村产业”、“红色引领”、“幸福里”社区和乡风文明建设等工程的陆续实施,让埔上的“颜值”跟上时代潮流,让“内涵”符合百姓期待。

作者:□本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池亮亮 廖敏恺

05 南平电视台


11月9日,《南平电视台》今夜九点半栏目报道《 顺昌:“共有产权”房定购101套  同比提升4倍》。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琪

校对:杨艳雪

审核:郑端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顺昌
由顺昌县融媒体中心运营的官方公众号,为您提供最新、最权威的顺昌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