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改革担当、冲刺千亿姜堰!2025年,各地各部门明确思路!

政务   2025-01-03 17:19   江苏  

中国共产党泰州市姜堰区
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
动员全区上下
扛起改革担当、冲刺千亿姜堰
为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而接续奋斗


连日来

全区上下迅速掀起
传达学习贯彻
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热潮
精心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落细


区委宣传部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主线,积极探索“主题联学、上下联学、共建联学”等模式,用好“及时语”理论直播矩阵,健全“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理论政策宣讲供需对接机制,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强化主流舆论引导,推动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赋能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实施“媒体+政务”聚合服务一体化,建强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六位一体”融媒矩阵,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讲好姜堰改革故事,展示好姜堰城市形象。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群众性主题宣教,扎实推进“堰尚新风”道德培育行动,用好用活泰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策划推广“实践6号”活动机制,着重打造一批优秀文明实践示范片区,切实补齐文明城市建设短板,致力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化文化发展驱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大力推行文艺精品繁荣计划,实施“代表性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创作,推出更多城市共享书房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抢占“数字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新赛道,深化“文化+”项目招引,培育一批新业态文化企业,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含新量”“含金量”。



法院

坚持服务大局,助推经济发展“主引擎”。强化破产审判,一体推进企业挽救、资本招引等工作,助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紧盯金融、房地产领域,完善常态化风险评估和预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严厉打击涉众型犯罪,为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加大发展新质生产力司法支持,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人民至上,严守司法为民“主阵地”。贯彻“如我在诉”理念,持续丰富跨域立案、在线诉讼等便民利民举措。妥善处理直播带货、预付式消费等纠纷,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发挥“艳雯芳”家事驿站作用,全面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司法保护,倾情守护一老一幼。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严管厚爱,引领人才发展“主航向”。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开展好全覆盖式政治轮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学干融合、战训一体”人才培养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导向。接续打造“匠心传习社”平台,加大优秀庭审和优秀裁判文书培树力度,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建设勤廉法院。



检察院

笃行实干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区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围绕“产业为先、城市为基、民生为本”深化检察履职,自觉将检察职能与呵护营商环境、筑牢安全防线、助推社会治理相融合,更加注重通过司法办案和法律监督优化法治环境,为冲刺千亿姜堰提供检察支撑。

凝心聚力保障高品质民生。坚持“如我在诉”理念,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深化“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围绕困境老人、罪错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群众关注领域,综合履职、融通发力,不断提升检察关爱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争先创优锻造高素质队伍。不断深化人才强检,完善专业素能培养体系,重点提升检察干警出庭公诉、群众工作、信息化运用等能力。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检,全链条压紧压实司法办案责任,持续提升司法公信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教育局

持续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夯实“活力教育”主根基。推进姜中西校区、罗塘高中改扩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等在建项目以及部分高中学校灯光、学校课桌椅提升改造工程,优化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建优“智管乐学”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实现托幼一体化。

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铸牢“活力教育”主心骨。扎实推进“四领”教师培养工程,常态组织“教育行知讲堂”“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室”以及各学科赛课活动,落实《姜堰区教师“尊崇一码通”2.0版》《姜堰区教师队伍若干激励措施》等教育改革举措,全面提升教师从教幸福感。

持续推进教育体系建构,站稳“活力教育”主阵地。推进罗塘、南苑、城西等10所幼儿园省优质园的创建评估复审工作,助力启辰幼儿园申报省优创建,建好困难儿童资助信息学段衔接,全面排查整治学生欺凌隐患问题,构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聚焦师德师风教育,紧盯高发、热点问题,惩防并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把握“活力教育”主动权。打造“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乐学”课堂,全面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实践,用好“堰心灵”App,强化特殊学生的心理关爱,持续深入推进姜堰教育大阅读“1+3+N”工程,常态开展劳动教育、艺术教育,举办体艺节、科创节、数学节,持续擦亮“暖心暖胃”校园餐品牌,做大做强“乐学溱湖湾”研学品牌,打造研学旅行“姜堰IP”。



科技局

在科技体制改革上求突破。充分发挥区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在政策集成、资源配置、统筹协调等方面的效能,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省级高新区创建,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体系,助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精密制造产业基地。

在创新主体培育上求突破。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围绕“1+4”产业靶向发力,吸引更多优质科创项目落地。深化实施“雁阵计划”,差别化推进“微入科”“小升高”“高育强”攀升计划,推动创新矩阵持续壮大,力争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90家,省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在科创平台建设上求突破。深化拓展“1+4+N”离岸创新网络,健全研发孵化服务,提升中心运营质态,确保落地见效。高标准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规划建设精密制造产业研究院、中试放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



工信局

聚焦企业培育。构建“125”培育体系,综合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全年培育“小升规”企业40家以上、开票销售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开票销售过十亿元企业2家。构建产业配套机制,支持链上企业向重点园区集中,力争重点产业集群占工业经济比重达75%以上。对接优质服务商,打造中小企业服务区域特色品牌。

聚焦投资促动。抢抓工信部新一轮装备制造业稳增长政策战略机遇,积极谋划我区促进工业投资新政策,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扩大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制造业贷款贴息等政策知晓面,帮助企业上争奖补项目180个以上。推动服务专员和“百千万”机制深度耦合,保障重点项目快速推进、达产达效。

聚焦动能转换。持续引导企业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和发展模式,摆脱低水平竞争,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向“数智化”要增长。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对照省级标杆项目调整情况,完善发展规划。向“绿色化”要空间,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零碳(近零碳)工厂3家,绿色工厂占规上企业比重保持在全市前列。向“高端化”要动能,推进两业融合,提高制造业服务水平,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



财政局

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加强财税部门、镇街(园区)联动,落实财税定期分析制度研判收入形势,抓好主体税种、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动态跟踪管理。强化资金统筹,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全面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对接上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资金上争力度,缓解财政资金压力。

扶持经济加速发展。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足额兑付各类财政扶持政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发展,打好“财政+金融”政策组合拳,缓解市场主体融资压力。聚焦重点产业,全力上争上级涉企奖补政策专项资金。

强化民生保障能力。完善困难群众兜底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社保政策。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教育投入,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一事一议等惠民利民项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

严格规范财政管理。积极统筹化债资金,落实债务管控长效机制。建立国企经营性债务监测机制,稳步做好经营性债务压降工作。推行公物仓“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运行模式,提高闲置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以零基预算为底线,以财力水平为上限,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不同支出类别分别排序,采取差异化方式进行保障。



自规分局

持续优化发展空间。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完成9个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规划编制,以及罗塘、天目山等6个片区单元详细规划的编制和报批,有序开展实用性村庄规划汇交,形成全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精准提供要素保障。建立产业用地储备库,足额高效、应保尽保配置用地计划,优先保障主导产业、省市区重大项目用地。以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为抓手,实施产业园用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支持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资技改、加建厂房,推动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

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对供地准入的项目,常态化实施“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零材料”办理工业项目用地首次登记。深化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齐发证”,探索“边建边验收”等模式,推行“竣备即发证”。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刚性管控和用途管制,坚决防止“非农化”,健全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出台“大占补”改革后的土地整治工作方案,积极申报全域整治试点项目,加大补充耕地建设力度。



梁徐街道

聚力提优做强,筑牢经济支撑。对标“千亿姜堰”,着力调优经济质态,围绕2025年亿元以上项目签约9个、开工6个、竣工6个目标,聚焦双电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强化项目招引,更新招商政策,探索财税分成制,营造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持续深化“一盟两会”服务机制,紧跟成片开发方案审批进程,落实大研减速机、溱湖原子等项目征地保障,确保已签约项目按期开工。

聚力提档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持续推进闲置资产增值增效,抓实共富项目,放大“津誉梁缘”品牌效应,借助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实施牛肉精深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200万元以上,70万元以下社区清零;稳步推进示范创建,江村争创省市级特田,周埭、江村争创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聚力提质增效,增进民生福祉。完善民生配套工程,高标准实施中心河小流域改造,积极上争前官路、坡盟路等6条道路以及4条幸福河湖建设;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创新“领导带头领办、部门靠前响应、社区主动作为、多跨协同联动、全程闭环流转”的兜底办理流程,推动矛盾诉求“一站式”办理;扎实做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改造提升养老助餐点2家、睦邻点1家,兜牢民生保障,不断为“康养名城 活力姜堰”贡献高质量发展的梁徐力量。



蒋垛镇

坚持大抓经济,构建东部红色研学、中部高效农业、西部新材料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布局,实现工业开票销售3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村平经营性收入达80万元。

坚持大抓产业,加快推进公共检测中心、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智能公共仓储等重点科创项目,打造“1+1+N”的产业链新模式,实现工业经济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园区专业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

坚持大抓项目,推动会议招商、学术招商、零地招商,构建全周期企业培育机制,力争2025年新签约项目9个,新开工亿元项目4个,新竣工亿元项目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引领式定位、全景式发展、共享式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扛起改革担当,冲刺百亿蒋垛,为全区发展多挑重担、多作贡献。



张甸镇

多维度推动产业发展再提速。更高标准推进张甸镇绿色低碳热处理装备产业园、华丽新材料产业园、高铁新城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充分利用优质载体招强引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三年内开票超50亿。立足本土优势资源,招引培育壮大农业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甸上人家”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区,构建特色系列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发展全链条。打造以华韵商务综合体、康养中心为核心的高端化集镇商圈,优化康养服务及配套,助力集镇服务业态升级。

多方位推动基础设施再完善。统筹做好北沿江及S232安置区建设,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强化路网畅联畅通,对镇村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0公里以上。实施新增造林和更新造林150亩,重点围绕四五二沟、沙梓界沟、沙梓河等河道进行整治,推进二级专职消防队建设。持续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多举措推动民生福祉再聚焦。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整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残疾人之家等阵地资源,建立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综合服务平台,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深化“网格+庭所+中心”多元解纷联动机制,健全一站式矛调中心实战效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紧抓牢安全生产,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提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底线。



俞垛镇

重点谋划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围绕钨钼行业接轨“光伏锂电+新材料”产业、船配行业蓄力转型升级两个主导方向,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储能等绿色产业,聚合商会资源,招引并建设一批规模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的集群项目,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新装备产业体系。

系统谋划乡村振兴、村民共富。用好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合理规划拆迁安置区域,科学布局产业发展用地,不断营造宜居宜业优美环境。优化“共富联盟”产业布局,增强项目反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增收的能力,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科学谋划党建引领、基层共治。围绕“党建引领+共治共享”这一思路,继续完善党群立体矩阵,持续打磨优质党建品牌,以资源整合和制度创新推动风险矛盾闭环管理,通过科技化、智能化手段补短板、锻长板,持续强化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塑造立体可感的基层治理体系。


编辑:陈燕华

审核:杜 宇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江苏姜堰
姜堰区委、区政府官方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