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严打高压态势下出现下降趋势,但此类案件仍然频发,形势依然严峻。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7章50条,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比如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客服诈骗等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第二条 本法所称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形式
刷单返利诈骗是发案率最高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占发案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首先,犯罪嫌疑人会通过网站、QQ群、微信等引流,邀请刷单。然后,让受害人先进行小额刷单,返还本金及佣金,加深信任。最后,再给受害人派发大额刷单任务或多次刷单,然后以“系统故障”和“任务未完成”等理由,不还本金和佣金。特提示,刷单行为本身违法,一切需要你先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是损失金额最大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占全部案件损失金额的三分之一左右。特提示,投资理财需谨慎,警惕虚假投资理财网站、APP。
任何声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
犯罪嫌疑人会采取冒充电商平台或者物流快递企业客服的方式,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问题;或者是以退款、理赔、退税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还有一种是声称误将受害人升级为VIP会员、授权为代理、办理商品分期业务等,以不取消上述业务将产生额外扣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支付手续费。特提示,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电话,务必到官方平台进行核实。
公检法机关是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直接办案,部门之间不会进行转接,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下列设备、软件:
(一)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
(二)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三)批量账号、网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验证、语音验证的平台;
(四)其他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及时识别、阻断前款规定的非法设备、软件接入网络,并向公安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支持或者帮助;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下列支持或者帮助:
(一)出售、提供个人信息;
(二)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洗钱;
(三)其他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支持或者帮助的行为。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违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法律后果
1.刑事责任: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行政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3.民事责任:造成他人损害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4.惩戒措施:对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实施相关违法行为的单位、个人和相关组织者,以及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采取限制其有关卡、账户、账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措施。
5.限制出境:对前往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地区的人员,出境活动存在重大涉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嫌疑的,可以决定不准其出境;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决定自处罚完毕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准其出境。
内容来源:临泉公安,本微信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您了解更多的资讯。其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文末留言告知,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