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为嘉寓古浪清洁能源产业创新研发的光伏产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摄
今年以来,武威市以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加力实施强科技行动,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全市登记科技成果135项、同比增长27%,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9.67亿元、同比增长11%。
武威市制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等政策措施,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分别给予5至50万元不等差异化一次性资金奖补,已累计为60家省、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落实市级奖补资金340万元。围绕9条重点产业链和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技术需求,建立健全“链长制”科技支撑服务体系,以科研项目为抓手,组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高质量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累计审定植物新品种68个、备案工业新产品18种。全市新授权专利743件、累计达到10935件,有效发明专利401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8件。
同时,持续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打造汇聚各类创新要素的优势平台,累计建成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众创空间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先进技术转化应用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信息交流体系。今年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技术需求对接会6场次,累计发布科技成果152项、企业技术需求52项,促成科技合作签约项目44项。利用甘肃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征集发布待转化科技成果141项、企业技术需求65项。
此外,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武威肿瘤医院、金仓生物等13家单位、企业,分别与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专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多领域、多形式合作交流关系,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积极招引优质科技成果在武威落地转化。武威重离子中心3、4号换代升级治疗室正式投入使用,累计治疗患者1600多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责任编辑:张尚梅 赵小燕 编 辑:毛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