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路上“宝宝巴士”越来越多了?

时事   2025-01-19 19:05   北京  

一场公交车小型化潮流,正在席卷全国部分城市。


“宝宝巴士”越来越多


2025年初,不少青岛居民发现,新的公交车“缩水”了


以前那种“巨无霸”的公交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迷你巴士”穿梭在大街小巷。“车变得小多了,听说这类公交车型被叫作‘宝宝巴士’。”一位青岛市民介绍。


近期,青岛约500辆公交车开始换新,大型车辆的占比进一步下降。《2024年青岛市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购置项目公开招标公告》显示,青岛市新采购了20辆6米级、120辆7米级的纯电动公交车。这两类车型,在以往采购中鲜有出现。


2024年底,山东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二分公司打算把新引进的6辆6米长的“小微巴士”投放于403路和415路,这两条线路,都是走街串巷对接小区和主要旅游景点的微循环线路。


公交崂山巴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广胜表示,此前这些微循环线路的运行车辆都是7米级纯电动公交车。


小微巴士/图源:大众日报


这些迷你型公交车可在常规公交车无法通行的街巷轻松穿梭,还有360度环视系统、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黑科技”加持,可实现车道偏离、防碰撞预警等功能,并配备与地铁列车相类似的电动塞拉门;车内还为乘客在座椅边配备USB充电接口。

发现公交车变小的还有深圳市民。

“最近一年,经常在福田、盐田看到贴着‘上车请招手’标语的迷你小巴穿行,这些小公交一般‘招手停车、按铃下车’。”有深圳市民介绍。


2024年,深圳巴士集团投放100辆“蓝海豚”微型巴士,首批5.5米长。


2024年7月,“蓝海豚”微型巴士走街串巷/图源:视觉中国


上述的“宝宝巴士”“蓝海豚”运行线路都属于微循环线路,它们深入小区、社区、园区,为市民提供公交地铁之间的接驳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介绍,“随着近年来地铁客流量的持续攀升,不少城市开始不断加强地铁与公交的接驳,这类微循环公交线路非常喜欢使用‘小公交’。”


重庆渝中区的“小巷公交”“宝宝巴士”,图文无关/图源:视觉中国


“小巴士”勇闯网约公交界


其实,公交“瘦身”,早已不是新闻。放眼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尝试让公交车“大变小”。


早在10年前,北京的城市街头就出现了“袖珍”公交的身影,部分12米级公交车开始被8.5米级、10米级车型替代;绍兴的公交“瘦身”计划从2021年开始。2023年,大批量8米级及以下公交取代了原先10米级及以上公交,小公交正式成为了主角。


从多地实践看,网约公交车让“宝宝巴士”们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2024年12月7日,“银川智巴士”网约公交试运营 /图源:视觉中国


以绍兴市为例,2021年4月,绍兴市推出“动态公交”,相当于公交版的网约车,市民可以用手机预约叫车,此后当地还推出了拨打热线电话叫车、招手即停等多种服务。


相比于普通网约车,网约公交性价比更高,可缓解“骑车累、打车贵”的烦恼;相比于一般的公交车,网约公交车不必逢站必停,主打的就是“点对点”接送,真正实现“随叫随到”。


相较于常规公交车8~10米长的车身,网约公交车仅5.99米长,座位也只有10个。据绍兴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小车在城市里穿行,更为灵活,车速更快,服务更精准,深受市民喜爱。此后,该市上线多条微公交线路,且都采用了5.99米纯电动车型。


小车能耗也更小。“比如8.5米车型百公里能耗,比10米以上级大型公交车能耗少15%以上。”上述负责人说。

小巴士的科技“进化”


无人驾驶技术也用在了小巴士上2024年3月,北京试点开通无人驾驶接驳小巴。不到6米长的全玻璃车身、对向排列的灰色座椅、没有方向盘和刹车油门踏板……引来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2024年3月,北京的无人驾驶小巴/图源:视觉中国


无人驾驶小巴配备了安全系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车需要每位乘客系上安全带,否则会有报警提示。车辆最高时速是每小时40公里。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者紧急情况,全程跟车的安全员会去按急停按钮,车会很快停到路边。


同时,后台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状况,安全员会时刻关注车辆的运营情况,随时可以接管车辆操控。在远程也有相关的监控设施,一旦车辆有失控隐患,远程监管会启用备用系统,及时接管车辆。

“降本增效”和转型压力

公交的出路在哪儿?


如今,坐公交的人越来越少了。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统计,常规公交客流量在1998—2014年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全年公共汽电车运送旅客781亿余人次。2015年开始,客流量逐年减少;2024年上半年,全国公交车(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仅达到194亿余人次。


地铁不断延展、私家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城市不断生长……公交车“体型”变小背后,是城市公共交通格局的变化。“在公交整体客流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采购更多小型公交车并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无疑是公交系统‘降本增效’的重要尝试。”程世东分析。


在程世东看来,越来越多城市公交的小型化,是为了更好适应客流量减少的现状,因为小型化之后,一方面能节省成本,因为随着客流量的减少,使用大车变得不经济;另一方面则能更好保障服务质量。


传统公交如何打破困局,走得更远?大车变小车只是其中一条途径。“公交+文旅”,亦是转型方向。


为提高服务水平,不少地方推出新尝试。比如“公交+文旅”的北京“铛铛车”、定制公交、“公交带货”等。


2024年10月,北京的大美中轴线观光巴士采用仿古铛铛车运营/图源:视觉中国


“即便是在人口减少、城市能级出现分化、出行需求走向多元的复杂背景下,公交依然不可或缺,在瘦身强体后变得‘小而精’的公交,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上述绍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公交会消失吗?


而在全国范围内,随着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未来公交车系统是否面临进一步萎缩呢?


以发达国家的情况观察,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高达837辆;同期加拿大的千人汽车保有量达684辆。众所周知,北美这两大发达国家,公交系统不论线路还是等待时间都饱受诟病。除了极个别大城市,在不少北美城市,公交车发车间隔超过一小时的情况屡见不鲜。


对此,程世东表示,“影响客流的几大因素中,大规模地铁建设也基本结束,未来如果公交自身不断优化线路,其吸引力、竞争力会有所增强。我国的人口密度和城市规模以及城市的组织形式,总体看与欧洲更为相近,公交系统不会萎缩到北美的局面。”


在他看来,即使未来全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公交车仍然有自己较为固定的客群。不过未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对公交车的定位会不同,大城市仍然会服务较大比例通勤人群,而中小城市公交车最后的定位,则可能成为为老年人、小孩和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




谁往海里加“小料”了?



男孩皮开肉绽,竟因如此治感冒!

“网红猪鲤”要减肥!


制|李绍飞
                  编辑|陈艳欣                    
     审校天明        
来源|央视网综合中国新闻周刊、绍兴发布、大众日报、北京交通广播、极目新闻

央视网
央视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拥有全牌照业务资质的大型互联网文化企业,以新闻为龙头,以视频为重点,以用户为中心,助力总台构建“多屏覆盖、无处不在”的用户入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