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赛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创新思想、展现创新成果、孵化创新项目、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的新平台。大赛共设置四大赛道,包括人形仿生机器人、多足仿生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和其他仿生机器人。经过前期的激烈选拔,其他仿生机器人赛道共有59支实力强劲的参赛队成功晋级复赛,展现出该领域蓬勃发展的创新活力。本次复赛举办地中关村国际创新大厦立足中关村核心区域,汇聚了芯片、数据、大模型、具身智能等众多高精尖科技企业,为大赛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复赛评审采用集中线下评审形式,参赛团队需完成PPT汇报答辩和实物展示两个环节。在实物展示环节,参赛队伍需充分展现作品功能特点和创新亮点。评审专家从参赛队伍基础实力、机器人功能完整及实用性、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实物展示效果、参赛机器人完成决赛任务潜力和成果转化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评审工作由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燕山大学、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银行海淀园支行等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业界权威专家共同完成。
其他仿生机器人赛道的参赛队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企业,覆盖了飞行、爬行、水下、灵巧手、软体等多种多样的创新仿生形态。高校和科研机构方面,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重点院所的研究团队;企业方面,晋级复赛的团队实力雄厚,不乏行业领军企业和极具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如,诺非(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奥克福(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达奇月泉仿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锵玫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大陆智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蓝海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行思无界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优秀企业团队以独特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参与角逐,展现了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其他仿生机器人赛道复赛最终评选出27支参赛队伍晋级决赛。这些队伍将于11月25-26日通过现场任务展示进行最终比拼,前5名将获得创新优胜奖。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我国仿生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实力,也为业内专家、学者和企业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参赛团队展示的众多创新成果都显示出我国在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相信通过本次大赛的交流与碰撞,必将推动我国仿生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