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过去半年,学术圈的规则已经悄然改变?
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这个世界变了。
还记得DeepSeek刚发布的时候吗?
短短时间内,火爆全网!一度冲上热搜!
DeepSeek的深度思考(R1)模式更是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深度多层次推理、长时记忆和语境关联能力、支持多任务学习、多种知识库(如专业领域的文献、行业报告等)的信息
凌晨三点,你还在逐字修改论文的语法错误时,有人用DeepSeek大模型一键完成了文献综述;
你花了三天调试实验参数时,对手的AI工具已经跑完了100组模拟数据;
当你终于筛选出10篇相关文献,同行早已用AI生成了领域研究地图——
这个时代的淘汰,正藏在“工具差”的缝隙里。
▍代际淘汰的本质:工具革命的无声碾压
人们总以为被淘汰是因为“年龄大”或“行业没落”,但真相是:
每一代人的代际危机,从来与年龄无关,只关乎谁先拿起新工具。
从蒸汽机替代手工业,到计算机取代算盘,历史反复证明——
握不住工具的人,注定被握紧工具的人碾压。
▍当熟练使用AI大模型的科研人:
● 3分钟解析百篇文献核心结论
● 自动生成代码解决80%基础实验
● 实时监测全球最新研究动态
那些还用手工查文献、写代码、盯期刊的科研人,正在经历怎样的效率鸿沟?
▍科研人的四大效率困局,你中了几个?
1. 文献沼泽:越挣扎越窒息
每天新增的论文像潮水般涌来,读10篇有8篇是无效信息。明明想查“肿瘤靶向治疗”,却总被算法推荐无关领域的文章,时间在点击与关闭中流逝。
2. 数据黑洞:永远填不满的表格
实验数据堆满10个G的硬盘,光是清洗数据就耗掉整个周末。
那些本应用于思考创新点的精力,全砸在了Excel的函数纠错里。
3. 写作迷宫:语言与逻辑的双重陷阱
投稿被拒5次,审稿人总说“逻辑不清晰”,却没人告诉你哪里不清晰。
语言润色花掉半个月工资,返修时发现关键图表漏了对照组。
知道EndNote能管理文献,Python能处理数据,可刚打开教程就被导师催进度。
最可怕的不是工具难学,而是别人用工具时,你还在“假装努力”。
2月28日-3月1日
大型直播:AI·破局未来,科研变革峰会
工具革命下的生存指南
🔹资深前沿AI领教的私藏工具链:告别低效科研
🔹 科研内卷中突围:用AI三年完成别人十年的成果积累
🔹快速掌握提升效率的应用场景与工具,轻松搞定论文、课题和教学
扫码入群抢占席位,免费参与直播!
这次不学,下次淘汰的就是你。
2月28-3月1日
🚨上午10点-晚9点🚨
全程干货
扫码预约不迷路
让AI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而不是竞争对手的“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