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首届UArt源·生名校优秀毕业作品展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4-07-22 19:52   北京  


2024年7月13日14时30分,首届 UArt源·生美术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苏河湾中心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采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编辑部、中国实学研究会社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马菁汝教授策划,紫薇美力集团创始人汪智杰出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尚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张鹏担任学术主持。会议分为“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和“科艺融合与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两个议题,关注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全学科型的“大美术”人才培养,探讨新兴科技手段为美术教育带来的变革与挑战,聚焦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新应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学术研讨会嘉宾


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尚辉主持。出席的嘉宾还有: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中国实学研究会社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韩筠,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理事兼副秘书长马菁汝,紫薇美力集团创始人汪智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张鹏,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钱初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翟勇,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莫军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王来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马琳,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马俊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系主任毛毅静,天津社科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建永,海外嘉宾有西班牙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Sara Torres Vega,意大利汉德文化主席Valentino pasquale。


靳尚谊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靳尚谊老先生在致辞中强调,青年艺术家在从学校走进社会的关键时刻,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需要有人引领他们走正确的艺术道路,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科技的进步带动着社会迅速发展,文化的形式更加多元,艺术在生活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各行各业都需要艺术的参与。培养艺术人才,扶植、帮助青年艺术家是高校的重任,所以怎么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让他们的作品能够更紧密地跟社会结合,这是本次研讨会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希望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尚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UArt Center 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持人尚辉首先从研讨会的学术背景和社会现状进行导入,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涉及中国社会各个学科领域,美术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传统美术教育着眼于架上绘画与艺术设计的教学,偏重艺术技能的培养。把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国策,意味着美术教育的学科视野应当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广泛地推进和落实“新质美术教育”的发展理念,探索以高校艺术教育为新质美术教育的龙头,探索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此外,在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文明极大提升之后,应当推动社会审美教育的发展以赋能整个社会的新质生产力,这需要从美术学科的不同分支不同层面出发,让美术能够经由教育惠及大众,让美术作品融入社会产业,让艺术思维启迪大众智慧,从而逐步编织出为社会产业服务的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和学术网络。


【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


研讨会上半场以“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的主导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文艺领域带来了改变的契机。优秀人才是创新和创造的主体,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撑,而人才培养则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围绕这一主题,各位嘉宾从自身学术研究与实践经历出发,对当下新质生产力导向下人才培养的模式展开研讨。


侣海林

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

博鳌亚洲论坛女性和文化论坛主席


侣海林指出,新时代的全学科型大美术人才培养,不仅仅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美术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辩证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人才。面对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科艺融合的趋势,要关注科技发展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使美术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她强调,艺术家是实现社会美育的重要践行者,而青年艺术家是社会美育事业的中坚力量,青年人才培养需从加强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企业间合作、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五方面付诸努力。青年艺术家们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密切关注世界的新动向、新发展,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贡献力量。


韩筠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编审

中国实学研究会社会美育专业委会副会长

UArt Center学术委员会副主


韩筠主要从艺术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展开讨论。她说,新质生产力简言之就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发展。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至信息化时代,教育始终与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相伴生。如今,世界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这首先会引起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包括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主流、教师数字技术素养的提高成为“日课”、教育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等等。为适应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也会成为必须。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艺术人才培养要面对这样的大背景,迎接教育观念与培养模式的变革、拥抱数字时代的到来和AI技术的应用,使艺术人才培养具有时代特征、满足时代需求、引领时代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正确认知AI技术,辩证看待其优势与弊端,规避其在艺术教育教学中可能产生的趋同化、同质化现象、消弱个性化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等弊端,以及数字伦理等问题。关于艺术教育的创新性,韩筠提出“创新”不是硬拔出来的、不是“横空出世”,它需要有根基,艺术教育及艺术作品的创新是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自然生发的,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为土壤,再加以艺术家的个人语言,形成既有坚实内涵、又有创新意蕴的艺术佳作,方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为此,在不断追求创新的形势下,反而应更加注重对传统的学习、继承和发扬,要在传统文化、传统绘画和传统美学等方面把根扎得更深、更实,把握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她引用了靳尚谊老先生关于美术创新的观点,并列举了中央美术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展的优秀作品,进行了分析与例证。韩筠还指出人才培养有规律、有传统、有要素和载体。规律比如学生的认知规律、人才的成长规律、学科规律等;传统比如行之有效的教学和育人模式等;要素和载体比如课程、教材、实践教育等。在这些方面中的任何一处,有一点突破或变革,就可算是“创新”。韩筠还认为,需加强艺术人才的综合素养教育,注重美术生的全面培养,以大美术观的思维和融通古今的宽广视野,植入美术教育教学,创新美术人才培养的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马菁汝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靳尚谊艺术基金理事兼副秘书长

UArt Center馆长


马菁汝首先阐明在新时代背景下,组织美术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会议的构想与理念。本次研讨会作为第六届社会美育国际艺术节高校论坛“新时代社会美育发展的创新路径问题”的延展,分为“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及“科艺融合与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两个议题。她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高校要做好学科建设与社会接轨,实现学术成果向社会成果转化。此外,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美术学科走“科艺融合”的特色美育之路尤为关键。我们需要思考艺术家如何以作品为纽带,将艺术、科技与教育协同发展,形成学校与社会融合的大美育体艺术生态。以美育人,向美而生,志美行厉,共同构建一个人人向美的美育理想国。


汪智杰

紫薇美力集团创始人


汪智杰表示,在新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也更需要新的教育。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文明的结晶,而美术教育是培养未来创造力的关键,他强调我们应该始终以对美的执着追求为核心,不断进行多元融合、艺术跨界。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很好的契机,让我们能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共同探索美术教育的无限可能。


张淳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淳提出,在积极拥抱和灵活运用现代科技的同时,也应当不断提升自身认知水平,反思和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冲击和新挑战。他提出了反思的四个视角。首先是数字时代思维的主体问题。他结合无人驾驶的例子,提示大众反思人的意志与科技意志的矛盾与冲突;其次是科技高效创作与艺术生命缺失的对立,科技使得艺术作品产出效率大大提升,但科技介入的创作往往导致艺术“肉身之感”生命力的缺失;再次是艺术教育模式的转型问题,历史上几次艺术形式的迭代并没有带来旧媒介的消亡,而是带来了对艺术功能的新思考。在新时代,教育应当在传统的技能型教育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创作思想方法论的建设,培养新时代有思想的艺术家;最后是人类进步目标与发展方向的反思问题,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为了解放人,而科技的发展却导致人产生了更大的生存压力。他提示大众应当透过科技伦理,思考人类将要走向何方的终极问题。


张鹏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鹏在线上发言道,本次“源·生”展览聚合了多家重磅机构,在多元力量的共生中形成艺术界的合力,构成“源·生”的核心力量和内生源泉,也构成本次展览品质的保障。它立足于全球化、数字化的背景之下与时俱进,在当下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中提出自身独特的应对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地为艺术发展赋能,为社会进步助力。此外,她表示希望本次研讨会可以达成学术增长点的落地,将“源·生”系列展览和学术研讨会做优做强,激发更深刻和广泛的学术思考,将高校资源带入社会,形成系统的学术发展体系。


刘兆武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兆武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出发,理清了新质生产力与美术教育的内在共性和深刻关联。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包括认知的改变、意识形态的重构、技术的创新、数字化的更迭等。他表示,美术教育契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社会需求,是因为其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提供尝试和接受失败的能力,培养观察、把控细节及判断过程的能力。这些能力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提升的核心,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的美术教育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为社会提供具有创造力的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为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赋予强大能量。


刘明波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明波认为,当下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代,科技发展对艺术学科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当前学科建设与当代年轻人间还存在隔阂。传统艺术在当代艺术中所占的分量有所下降,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常常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吸取。他结合对“大写意缺失”的时事讨论指出,当下信息扁平化、同质化的潮流将传统中国画语言击退至时代的边缘。如何通过教育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是当代美术教育研究者需要探讨的话题。在时代的交界处激活传统,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产生新动能,这也是美术教育研究者、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的目标和任务。


莫军华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第八届主席


莫军华表示,本次“源·生”展览用一种难得的“源生融合”的姿态来共同践行美育。优秀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和有影响力的艺术空间产生碰撞,达成扩大了社会美育的影响力的作用。在当下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创新,这就给艺术学科建设和美术教育人才培养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与机遇,教育部倡导的美育浸润就是应对的重要举措,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艺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他以颜文樑美术教育实验班为例说明了“艺科新融合”美育理念的实践道路,并援引孙周兴先生“艺术是营造世界的基本力量”这一观点,强调马克思构想的“新的技术人类生活世界共同体”正处在智能化时代,唯有艺术可以为人类在技术统治的时代提供“积极生活的理由”。


马俊营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马俊营结合他在漆艺术方面的实践,提出了对中国当代人才培养的部分看法。他首先回顾了中国漆艺术文脉,指出漆艺术的精神根源是生活的美学。而后他结合中国当代漆艺术中心的几次研讨成果点明,艺术中的情感最能打动人,而漆艺术中的神秘感是我们当下艺术鉴赏中缺失的。漆艺术是为人服务的艺术,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找寻情感容器的过程,要保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判断,反映出东方人的哲学和世界观。创造出为当代人服务的艺术,才是艺术创作的核心,这也是中国当代漆艺术培养对我们的启示。


【科艺融合与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


研讨会下半场以“科艺融合与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为主题。新兴科技被广泛应用于文艺领域,改变了文艺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批评边界,使文艺的本体和载体乃至创造的主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结合了新兴科技思维的艺术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创新思维与人文精神,为社会输送具有高度创造力、科技适应能力和良好人文素质的人才。与会嘉宾就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推动社会美育体系的完善建设展开研讨。


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钱初熹认为,科艺融合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美术教育中,其影响力尤为显著。科艺融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出兼具科技素养与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与科技相关的课程,如数字媒体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这些课程将科技与艺术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掌握传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手段。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领域,而是与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建筑学等多个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她指出,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探索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促进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科艺融合的教育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发展。


Sara Torres Vega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

美术学院副教授


Sara Torres Vega提到,艺术源自人类生活的根源,它满足了一种基于丰富想象体验的本能,因而不分国界地存在于所有文化之中。有史以来,艺术一直是一种催化剂,推动着人类探索生命、接纳痛苦、发掘本质、沟通分享,并且推动社会的变革,延续着人类存在的证据。Sara教授指出,这里所说的艺术,并不是画廊中的艺术作品,而是强调艺术作为知识载体和研究机制,承载着人类文明体系、自然科学和家庭记忆的故事,它们跨越文化、时间和地点而存在,一直延伸到今天的艺术教育研讨会中。


Valentino pasquale

意大利汉德文化主席


Valentino pasquale强调了艺术融合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艺术具有超越语言、人种和文化障碍的力量,能团结众人。艺术融合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促进对各国传统与艺术表达的理解,能产生新艺术与跨文化对话。此外,艺术及艺术教育对促进多样性和包容性至关重要,只有结合传统与创新,才能实现艺术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部潜力。


翟勇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翟勇指出,科艺融合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媒介,为艺术创作塑造出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比如AI、VR等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科艺融合的思潮也引发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挑战,美术教育为社会的创新赋能最终也会落实在社会变革层面。因此,这需要教师具备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和更强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并在保持艺术教育本质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理解艺术的人文意义和核心价值。


王来阳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来阳重点围绕此次展览及新时代艺术教育中的艺术思维问题展开。他首先指出,面对数字智能时代的到来,在当下艺术教育中探寻新原点是获取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特别是对美育时代命题的新理解,重塑和激活艺术认知力与感知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此次展览定位在“源·生”为主题,是展览本身如何发掘艺术教育和和艺术社会美育的本真、本原诉求。此次展览策展人的意图正是将其深层的艺术内涵和专业特色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示。面对AI时代来临的喜悦和忧虑,他认为艺术教育应从“科艺融合”的视角重新领悟其质性价值,以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他强调,不管处于人工智能时代还是回溯历史源流,都应该重视艺术教育中的视觉性,回归到视觉本身,以视觉感知力和创造力面对世界、感悟世界,以艺术的智性培育为核心内涵。这是艺术教育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根本。视觉性落实在造型角度即为于视觉体验和认知、感知和创造。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回归视觉中心,发挥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审美属性的汇通与合一,立足高纬度感知和智性价值的激活和重构艺术人才培养。


马琳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


马琳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和教学经验进行了分享。她指出,AI融入课程,强调的是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她以社区美术馆为例,讲述高高在上的美术馆如何逐渐走下神坛,走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社区美术馆以艺术力量赋能社会,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创新思维促成社区治理模式的改革。她指出,科艺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所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改革为社会贡献责任和力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毛毅静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美术教育系系主任


毛毅静回顾了2023年武汉高校美术教育联盟对“AI如何赋能课程教学”的讨论。她认为AI已经成为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并且对于学校教育格局的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AI介入的教育体系将打破学校的围墙,增强教育的公平性,并带来更广阔的无边界学习空间。她还强调,除去技术问题,我们还应当关注AICG的思维、逻辑和伦理,思考AI对审美主体带来的多元影响。在AI技术已成为教育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时,应对其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教师应当不断升级自身艺术素养和文化素质,在创造中学习,在迭代中成长,将AI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与内在认知。


赵建永

天津社科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赵建永认为在新质生产力兴起的背景下,应探讨“道源生生”与艺术融合创新的问题。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家要打通自然与内心,这一艺术理念贯通古今,成为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不二法门。如今讨论艺术新质生产力及与新兴技术融合问题,需正确运用创新工具,从自然和内心获取灵感,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和沟通自然与内心。《周易》“言、象、意”的思想,则揭示了意象思维和艺术创作的本质逻辑,从艺术语言到视觉象征再到内在意蕴,都应当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潮流,共同推动艺术成为新质生产力。


尚辉最终总结提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为美术教育主要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符合其心智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技术条件。在新质美术教育方面,尚辉提出,人工智能只是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不能以偏概全,仅仅局限在科技层面。同时,知识的体验性不能代替对知识本体的深刻掌握,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取代美术教育的功能。科技生产力的单一化发展有时可能脱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照,而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情智教育回归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这是科技和机器所不可替代的。我国目前普遍缺失感知力的审美教育,这是现阶段我国知识教育的不足之处,也是我国美育发展与人民生活、社会建设的脱节。尚辉老师同时从其他艺术门类的角度谈到人工智能的限度。他提到,在音乐、舞蹈界,AI的挑战弱于美术,因为在这些领域的艺术创作始终以人为主体。他再次提示我们关注人工智能与人本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智能伦理学、智能审美学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与会嘉宾合影


▲学术研讨会现场



关于 UArt Center

采艺术中心


UArt Center 采艺术中心(简称为 UAC),于 2022 年应运而生,静立于上海苏河湾建筑群慎余里。


作为紫薇美力集团自主运营的艺术品牌,在新生的历史建筑中,融合了往昔、当下与未来的美学理念。于各领域艺术的跨界碰撞之际,引发别样的艺术思考。UAC不但延续了传统画廊所具备的艺术展览、品鉴收藏以及艺术品交易等功能,更以其独特的艺术品牌之姿,跨界携手企业与品牌,深度强化艺术与不同领域间的互动交流。为创作研讨、多元跨界等活动激发更多的体验可能。



展览名称 | Exhibition Name:

首届UArt源·生名校优秀毕业作品展


展览时间 | Dates:

2024.07.13-2024.09.22

11:00 - 19:3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 Venue:

采艺术中心 UArt Center

上海市静安区浙江北路 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 慎余里2幢

Building 2,Shenyuli,Shanghai Suhewan MIXC WORLD,Zhejiang North Road,Jing An District,Shanghai.



扫码预约观展




UArt Center采艺术中心
UArt Center采艺术中心位于上海苏河湾建筑群慎余里,成立于2022年。空间致力在新生的历史建筑内通过叠合艺术展览、品鉴收藏、创作研讨、多元跨界等活动,将极具个性特色和发展潜力的艺术作品推介给国内外的艺术爱好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