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追的星,我们凑齐了!早安~

政务   2025-02-11 07:01   北京  





这是公安部新闻传媒第225次向您问早安




早上好~各位小伙伴~






“China!No.1!”第六届阿联酋全球特警挑战赛落幕,那声冠军的呼喊犹在耳畔。

这天凌晨,队长刘朋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里有段台词是:“我就是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这段台词用来形容本次浙江队成员们的夺冠心路历程,再合适不过。


刘朋的朋友圈截图。受访者供图


“夺冠后,华人华侨们从观众台上跑下来,把我们围在中间,给我们披上国旗庆祝,那感觉就好像回到了我们的主场……”刘朋回忆说。
颁奖前队员们站成一排,身后满是挥舞着的五星红旗,华人华侨们自发地唱起了国歌。“当时真的特别感动,我们所有队员一起转身向他们敬了个礼,眼泪差点掉下来。”回忆起那个瞬间,刘朋难掩激动。


英雄要问出处,冠军绝非一日之功。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作为代表中国参赛的队伍之一,由9名经过层层选拔的精兵组成,他们来自7个地市公安机关。其中年龄最大的33岁,年龄最小的25岁,有4名参赛队员都是首次参加国际性比赛。
让我们认识一下这群为国争光的硬汉特警们!

 



01



刘朋


27岁的刘朋,已是从警8年的老突击队员了。去年参赛成绩不理想,始终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每天清晨6点半出早操,上下午各训练3个小时……”回忆起那些训练的日夜,刘朋有些感慨。
最后一天比赛,他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一个多余动作,可能就会导致他们与对手拉开差距。比赛开始前,大家都在心里回想训练时的动作。才越高架梯、又蹬攀绳墙,泅渡过水坑、匍匐地桩网……仅用时3分55秒,浙江队拿下了最后一场比赛,也锁定了冠军。
特警出任务,只有0分和满分的区别。稍有差池,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重大后果!”刘朋说,虽然比赛残酷、比分胶着,但这样的机会,也在不断磨练他和队友们的意志,让他感受到了团队配合的魅力。这段经历会在我日后感到困惑、疲倦时,为我提供无限的激情与动力。”


02



黄河


在决胜局的比赛中,黄河作为最后一棒,承担冲刺和收尾的关键任务。“队友们前面已经为我创造了非常良好的环境,我也抗住了压力,顺利完成了比赛。”

出发前,黄河和队友们一直在室温只有零下的户外集训,但他们不畏严寒,坚持训练,所有人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把去年失去的都夺回来。

但刚到迪拜时,黄河就因为水土不服、昼夜温差大等原因,患上了重感冒。“好在最后没有‘拖后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笑着说。

“这一傲人成绩的背后,是我们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的成果。这份荣耀,属于每一个为团队拼搏的人 。”黄河动情地说。



03



黄鸿

 

面对强大的对手,尤其是当哈萨克斯坦桑卡队与浙江队比分紧咬时,黄鸿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但我们没有丝毫退缩,因为我们代表的是中国警察的形象。我们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一定要用实力证明中国特警是一支敢打必胜的队伍。”

最后一个科目完成的时候,黄鸿第一个冲到镜头前,“China No.1!”的嘶吼瞬间点燃了现场。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冲过终点的瞬间看到那个成绩,就知道我们把总冠军拿回来了!”黄鸿说。



在国际赛场上,最让黄鸿感动的是当地华人华侨的支持。“我们在赛场上拼搏时,看到观众席上那一片红色的海洋,听到他们的呐喊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骄傲和力量。”

 



04



宓思威

 


提到宓思威,大家一定都不陌生。2024“尖刀·使命”全国公安特警比武中,宓思威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获得了手枪射击科目男子第一名、解救人质和快速射击科目团体第一名,是名副其实的“三金枪王”。

本次比赛,宓思威参与了三个科目的比拼,都是他非常有把握的项目。“反复练,把每个动作都练成肌肉记忆,哪怕休息的时候,脑子里也都是流程。这次能够成功的关键是细致,我们在训练中,可以说做到了事无巨细。”

“警官救援科目赛前,团队成员都在自我减压。大家说好不求快只求稳,只要在2分30秒内完成就算成功,但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是在2分10秒左右,最终我们稳中求快,毫无失误地完成了比赛。”赛后回想起来,宓思威觉得这样的心理调适方法非常有效。



05



韦永慷

“我们心里那根刺终于拔了!”韦永慷说,这是他代表中国第二次参加阿联酋特警挑战赛。

去年,一回家就跟女朋友说,想全身心投入训练再拼一年,争取再战迪拜赛场,女朋友非常支持,让他只管去拼。“我这个年纪了,爸妈常催我早点结婚。我想人这一辈子总要做成几件事,而我已找到一定要干成的事,如果失去这次机会,我会终生遗憾”韦永慷回忆说。

训练场地的钢铁器材,在他手上留下了厚厚的一层茧,“集训时气温一度降到零下,手碰到那些钢铁又疼又麻,但是戴手套会打滑影响动作,所以我们没人戴手套,皮破血流了也照练不误”。


“只有最能扛的人,才有资格站到最后。”抱着这样的信念,韦永慷坚持了下来。

“前面两个项目比完,我们就知道这次稳了。但我们坚持‘打一场抛一场’,稳扎稳打。”韦永慷说,在塔楼突击后程的33个目标,他们的射速精准达到了赛前设计的标准,平均每枪间隔0.2至0.3秒,弹无虚发。也正是在这个环节拿到的优势奠定了项目第一的基础。

 



06



朱宝相
这次比赛正值春节。“没能和家人一起欢度春节,难免有点失落。”朱宝相说,但一想到我们是代表国家参赛,身负使命,脑海中就只有全身心投入训练这一个想法,“当我们身披国旗、为国出征,比赛的意义就不再一样。”

“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证明,我们不比其他国家的特警差。”朱宝相说,在比火力突击项目的时候,大家既紧张又期待。完成比赛后,浙江队跟第一名只差0.24秒,这给了小伙子们极大的信心。

在这场国际赛事中,和来自各国的精英同场竞技,让朱宝相见识到特警力量的多元与强大,更在其中汲取到前进的动力。“不同国家特警带来独特的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让我学习了很多。”朱宝相说,很开心能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比赛结束后,他还和哈萨克斯坦桑卡队队员交换了臂章。



07



傅铁成

 

和运动员一样,特警长期在训练场上跌打滚爬,随着年纪的增长,也会受越来越多的伤病困扰,导致状态下滑。“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放弃。”这次比赛,傅铁成是参加科目最多的队员之一。
警官救援科目,因为抽到顺序靠后,队员候场时间长,“上场前感到小腿有点发硬。”傅铁成回忆,队友们一起翻越高栏时,因为共振晃动,他有点落后,就发力跑到射击点,他负责高台立姿射击,高台有1.4米高,他手一撑跳了上去,“感到自己心突突地跳。”
2016年,傅铁成加入绍兴特警,成了一名突击手。2022年,他开始练狙击,当年就代表绍兴特警参加浙江省狙击比武,成为斜杠特警——突击手兼狙击手。

”比赛的硝烟已散,但我内心的激荡却久久不能平息。”傅铁成说,“我们与各国同行交流经验,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警的专业素养和良好形象。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特警,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08



徐江东

 

“站在最高领奖台,望着五星红旗在迪拜赛场高高飘扬,激动与自豪几乎要将我淹没。”1991年出生的徐江东是本次参赛队员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备赛时,长时间据枪带来的视力模糊、对目标毫厘间偏差的反复校准,都是他需要克服的常事。“每一次想要松懈,我都告诉自己,这不仅是个人的战斗,更是团队的荣誉……”
赛场上,子弹上完膛的那一刻,所有的喧嚣都被隔绝,世界只剩下瞄准镜里的目标。本次比赛,凭借日常的刻苦训练和对枪械的绝对熟悉,徐江东以100%的命中率完成了任务。

“我是数学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可能在射击时对方向的把控、距离和空间比较敏感,有了较好的把控,我射击时自然而然心理会更放松一点。”徐江东表示。

为模拟迪拜的气候和风力,队员们特意去舟山海边,在风很大的时候去练狙击。徐江东仅穿一件T恤,趴在场地上,等大风吹来,有时候等不到风,就会趴很久很久。徐江东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胜负,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09



周子俊

作为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选手,1999年出生的周子俊在比赛期间刚刚度过了自己的26岁生日。入警一年多就能参与全球性赛事并且拿到这么好的成绩,他至今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简直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按周子俊自己的话说,整个训练的过程历时88天,曾在40℃高温下负重越障,零下10℃模拟雪地战术攻坚……各类极端环境下的不断挑战,让他一次又一次突破了自身极限。
“虽然这次我没有机会上场比赛,但我依然感到自豪。我会将集训中学到的技能和经验带回单位,与同事们分享,并继续努力训练,争取明年能够以正式队员的身份站上赛场。”提起未来,周子俊信心十足。
最后,来听一下他们在决胜局时给自己放的歌吧!

荣誉属于过去

使命永在前方
再次为这9名硬汉点赞!


-END-

鸣谢:浙江公安

素材来源:海宁公安 平安温州 绍兴公安群蓝星 丽水公安 宁波晚报 潮新闻 平安鼎等

早安签、海报:王斯佳

编辑:智巧怡
审核:王莉莉 莫嫚 翟宇星
签发:赵枫
投稿邮箱:xmtgzb666@sina.com
微信ID:MPSNewsMedia

公安部新闻传媒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官方账号:权威发布公安新闻,全媒报道平安中国。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