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历史,中大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广州日报为您带来特别报道—
百年中大,曾经来过这里
7年迁徙,峥嵘岁月。中山大学,它传播红色火种,它造福驻校一方,聚力成火,散若星河,它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大地上。
首站罗定:在动荡中寻求希望
1938年1月17日,中山大学正式下达命令:除医学院外,全校教职工、研究生院以及文理工农法各学院,依次迁往罗定。然而,此命令最终被教育部电令驳回,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中山大学为孙中山先生手创,地位卓然,不可轻动,一旦中大迁移,华南军心、民心恐受影响;二是日军彼时尚未攻破虎门,国民党高层误判当时广州形势安全,故未批准迁校。但是,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军从大亚湾登陆,直逼广州,中山大学开始仓促迁往罗定。
迁校的命令下达后,中大师生匆忙打包图书、仪器、教学设备,雇船运送物资。20日,广州市军政机关已经全部撤出,而中大物资尚未装船完毕。21日早上,日机开始轰炸广州,中大职员被迫立即撤离。然而,等到中大职员抵达白鹅潭时,发现先前雇佣的轮船不见踪影,所雇7艘民船也只剩下了5艘。依靠这5艘民船,中大人在珠江上艰难地摇橹而行,踏上了西迁的惊险之旅。
先是船只启航不久,日军就对船只扫射,幸而押运员工藏在舱底,没有伤损。行驶一昼夜后,船只抵达陈村,再次遭到日机密集轰炸,船员纷纷跳水躲避,因而再免。等到中大职员分乘小艇前往觅雇拖轮时,又遭日军空袭,舟覆人溺,几致不测。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中大职员先是遇到海军协助得以雇募富安火轮,将民船拖运至紫泥;又遇轮船“有生号”,劝说其帮忙拖至勒流。因此后河道湍急,“有生号”无法拖带多艘民船,中大只能兵分两路,少数职员乘坐“有生号”前往江门租借轮船,大部分职员则留守民船。留守职员于23日晚上雇募“大华号”轮船拖往西江,27日凌晨1点到达罗定境内南江口;前往江门的职员则依靠中大校友吴伯端帮助觅得拖轮,于26日早上抵达肇庆,27日凌晨3点到达南江口,与大部队会合。此后中大又雇佣小船,将图书和设备运往各院系所在地,最终于11月1日完成此项搬迁任务。
△ 罗定的古码头大埗头。这里是当年中大通过水路迁移的其中一站。
中山大学在此次搬迁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中大直接损失不下130余万元,而中山大学1936年的财政预算也只有190万元。
抵达罗定后,中大即将各院系分散于各地,形成新的教学格局。同时,也积极与当地民众互动交流,宣传抗日思想。1938年11月12日,中山大学图书馆在泷水中学操场举办联谊会,表演节目26种,其中抗日剧表演尤其激动人心,吸引1500余民众参与。尽管当时风雨交加,观众仍热情不减,坚守至深夜,抗战情绪高涨。数日后,中大图书馆特别向罗定民众开放,吸引1110多人参观。中山大学在与当地民众的互动交流中,也将抗日精神深入罗定民众心中。
△ 今日罗定学宫。学宫的碑刻散落一地,其中一块写着“百战勋庸、八旗将帅、三罗保障、千祀馨香”,这是对罗定州明清时期在广东地位的评价。它曾是“十府一州”之一,镇守岭西南的军事重镇,也曾是南江文化的核心地带。罗定的江水,古时曾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通道,是历史上无数文人和商旅往来之地。
△ 中山大学历史系曹天忠教授在牖明小学旧址。
中山大学迁往罗定后,由于师生较多,只能在罗定境内及周边地区分散办公教学。其中校本部办事处设在罗定城北的关岳庙(即牖明小学地址);农、法、医三学院安置在罗定县城;文、师两学院及研究院均设罗定县属之罗镜镇(距罗定县城约四十公里);理、工两学院安置在郁南县属之大湾镇(距罗定县城九公里);中山大学附属中学设在彼时郁南县属的塔溪乡(与罗定县城隔河对峙)。
在抗战烽火中,中山大学以罗定为第一站展开迁徙之旅。虽然停留时间短,但却为这片土地再次带来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中山大学师生作为传播进步思想、推动抗日救亡的先锋,他们重建党组织,重新凝聚抗战力量,推动了广东南路抗战救亡运动的发展。
1928年,罗定“四·一四”武装暴动失败后,中共罗定县委主要领导人员或被捕杀害,或被迫离罗,当地党组织的活动无法正常开展,革命转入低潮。
1938年10月,中共西南特委成立,下辖西江以南和珠江三角洲的粤西南和粤中地区的党组织,中大校友罗范群受命担任特委书记。同年11月,建立了中共罗定县中心支部。中大学生成为罗定县中心支部的重要组成力量。
中共罗定县中心支部成立后,以党的抗日政策为指导,开始筹建抗日救亡团体。12月初,到达罗定的近400名中大师生,筹建起了中山大学三罗(指罗定、云浮、郁南)同学会。三罗同学会实际成为中共罗定支部的外围组织。中大党员师生又联合当地群众,建立了抗日救亡团体“罗定县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青抗会”)。“青抗会”通过文艺演出、义卖、募捐、文化教育、建立流动识字班和夜校等方式宣传中共的抗战主张,并在罗定及周边各镇组建“青抗会”分会。至1939年9月,青抗会会员已达1300多人,抗战声势如火如荼。
1938年12月,《三罗日报》创刊,由中大校友谭朗昭担任主编,请抗日名将、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题书报头。《三罗日报》借助十九路军西江办事处的电台获取最新消息,转发《新华日报》《解放》等报刊内容,以最新的抗战形势和进步思想唤醒民众的抗日热情。这份报纸覆盖了三罗及西江周边地区,日发行量超过千份,成为西江和南江流域最有影响的一份报纸。中共西南特委对《三罗日报》也十分重视,《三罗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成为抗日救亡宣传和传播进步思想的喉舌,发出南粤抗日救亡的强音。
罗定作为中山大学抗战期间迁徙办学的首站,记录了中大烽火办学,播撒红色的开始。中山大学虽然在罗定停留时间短暂,却激起了南粤抗日救亡的洪流,推动了中共党组织在当地的重建和长期发展。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罗定城乡到处传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等激昂的歌曲。中山大学的红色足迹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广东南路抗战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百年中大红色历史中的璀璨篇章。
外迁时间最长的一站:坪石
1940年8月,在时任代理校长许崇清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辗转千里,落脚粤北小镇坪石。在外迁的七年时间里,中大在坪石就度过了四年多,成为外迁时间最长的驻点。
坪石群山环抱,武江静静流淌,串联起中山大学在抗战时期横跨两省三县的分散办学格局。武水,即今日之武江,从湖南临武县三峰岭奔涌而下,穿越临武、宜章,流经广东韶关的乐昌、乳源等地,最终在韶关的沙洲尾注入北江。自古以来,这条河流孕育了粤湘交界的古镇坪石。坪石位于乐昌山区、粤汉铁路线上,地理位置独特,被称为“粤北之北,湘南之南”,是沟通广东、湖南的门户。总办公厅、研究院、先修班、学生贷款审查委员会等设在坪石镇,其余院系则沿着武江办学,跨越粤湘两省,分布在乐昌、乳源和宜章等地,如同“七星伴月”般环绕坪石。尽管艰难困苦,年轻学子的热情与信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在山村与田野中燃起一抹明亮的光,照亮了战乱中坚韧前行的路,书写了教育与国家共患难的动人篇章。
△ 各学院分散在坪石,120多间竹织树皮棚屋(复制)用作课室、实验室和宿舍。
武水向前奔赴,在乳源县武阳司的山村中,一片由木板和铁钉搭建而成的简朴房舍,承载了法学院师生的抗战热情。虽然条件艰苦,但学生们坚信:“只要把抗战坚持下去,只要把日本鬼子赶出去,这穷乡僻壤的山庄,这简陋的房舍,比战前的高楼大厦更让人舒适、痛快。”经济学系教授王亚南向学生讲授由他与郭大力翻译的《资本论》,因此坪石成了《资本论》在中国传播的早期课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场所。
在教学之余,法学院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师生与当地保甲长协商,制定清洁规则,推动街道卫生。当地居民在他们的指导下,分工清扫街道、设置垃圾箱,使武阳司逐渐变得整洁。后来,法学院和一年级教育委员会对调,搬至车田坝。
中大理学院设于塘口村,课室多分布在民房与庙宇中,学生宿舍甚至是由江对岸的旧船厂改建而成。缺乏教材,教师们便凭借记忆和学术功底自编讲义,或在黑板上写出提纲,学生们细心聆听、认真记录。据当时的学生回忆,有一位化学教授开设了高等有机化学、国防化学、维他命化学等许多课程,都会自制钢板油印的讲义。讲义制作过程颇为复杂,教授需要用铁笔在蜡纸上细致刻写,若落笔重,则穿破蜡纸,若落笔轻,上面的字则模糊不清。因此,刻写讲义的每一步都十分讲究耐心和细心。一张张油印讲义承载着老师们对知识的追求与传承。
△电影《坪石先生》剧照,香港演员谢君豪扮演黄际遇(前左二)。图/谢君豪微博
△ 农学院所在地湖南宜章栗源堡旧址。
文科研究所的师生曾多次走进广东乳源瑶山、广西蒙山等地,了解瑶族人民的生活,研究体质、文化和语言;理学院的张云教授和邹仪新副教授还带队前往福建和江西,记录日食光度,为天体物理学研究增添新数据。每一次田野调查和研究,都是在为文化和科学留下火种。
中大还在坪石开展了大规模扫盲工作。师生们通过开办“战时民众学校”和实行民众流动教学,向当地民众教授算数、音乐、时事讲话等课程。根据统计,坪石扫盲行动共举办了19期45个班次,帮助1800名民众摆脱文盲状态。坪石民众与中大师生的情谊,也在这一过程中深厚起来。
中山大学医学院在万寿宫和周边民房改建的院舍中扎根。战乱期间,韶关、乐昌一带暴发霍乱,疫情肆虐。医学院派出师生为民诊病,并一直坚持免费为当地民众进行霍乱预防注射,为儿童种痘,为守护当地人民的健康奉献医者仁心。医学院妇产科专门为乡村女性开设接生培训班,教授新法,助力农村医疗水平提升。
△ 中山大学医学院旧址位于广东省乐昌县城河南水。
一座座简陋的课堂,在书声琅琅中点燃求知的希望;一间间古朴的宿舍,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孕育家国情怀。中大师生在战火中不忘初心,传递知识,兼办社会教育,与地方百姓并肩抗战,共渡难关。
1944年6月,战事紧张,粤北告急。200多名中大学子毅然从课室走向战场,加入东江纵队,将青春与热血洒在前线。武水见证了他们的忠诚与无畏,也见证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奋斗岁月。
悠悠江水,不舍昼夜。历史长河中,中大人爱国、求知,薪火不灭,激励后人自强不息,奔赴未来。
他想到自己没出娘胎就给爸爸抛弃,六岁哥哥又出了门,剩下来留给他的只有苦命的妈妈的鞭挞,现在刚刚在一个年轻女人的怀抱中得到几天温暖,偏偏又是假的!一个人得不到半点安慰,长年挨饿、受罪、挨打,又为什么啊!……他伏在枕上竟幽幽地哭了起来。
黄谷柳著,花城出版社
视频策划/黄颂豪、龙成满、陈向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锦昆、陈忧子、郭俊航、王紫凤、王敏聪、高凯珅、肖胜文、鲍一如、何沅恒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王维宣(除署名外)
资料来源/中山大学、罗定市委宣传部、罗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韶关图书馆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以上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扫码观看 广州日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