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何立法禁止近东处?
民生
2024-10-30 20:45
江苏
文章首发于“有理儿有面”(youli-youmian),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10月28日这天,以色列政府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对黎巴嫩东部发动猛烈袭击,至少造成60人死亡、58人受伤的惨剧。第二件事,就是通过立法,禁止联合国机构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在以色列开展任何活动或提供任何服务,并将断绝以色列与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任何官方接触。尽管此举遭到联合国和多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以色列政府依然不为所动,一意孤行,坚持认为近东救济工程处里面有哈马斯,坚持认为这个联合国机构就是“恐怖组织”,坚持认为这个联合国机构非法,于是坚持要从立法层面禁止它在以色列的一切活动。76年前的阿以战争导致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大约7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或被赶出家园。战争结束后,以色列拒绝让他们返回。多年来他们居无定所,变成了永久的难民,生活在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如贫民窟般的城市难民营里,这就是被巴勒斯坦人称之为“Nakba”(灾难)的事件,联合国为此成立了近东救济工程处。作为联合国唯一的为特定难民设立的人道主义救援组织,近东救济工程处自1950年以来,已经为中东地区约590万人提供了援助服务。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在被以色列蹂躏了一年多的加沙地带,近东救济工程处为约170万巴勒斯坦难民提供服务。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它援助了大约871500名难民。近东救济工程处存在的目的,就是支持巴勒斯坦难民,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是一所专门为特定地区的特定难民群体服务的唯一联合国机构。 这样的机构,以色列政府自然坚决反对。
自冲突开始以来,以色列政府就以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一些雇员与哈马斯的袭击有关为由,指责这个联合国机构为“恐怖组织”,并发起了一场使联合国机构非法化的激烈运动。近东救济工程处强烈否认这些指控,联合国为此专门成立一个独立小组在今年4月也展开调查并发布一份最终调查报告,指出以色列政府尚未提供证据证明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与恐怖组织有牵连。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截至今年10月20日,该机构已经有233名工作人员在以色列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死亡。上个月,一名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工作人员在以色列的一次军事行动中,在自家屋顶上被狙击手枪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以色列通过这些法案将会是一场“灾难”。他表示,“在所有动荡中,近东救济工程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可或缺……是不可替代的。”但他的呼吁并没有引起以色列的任何重视,以色列政府甚至宣布联合国秘书长“为不受欢迎的人”。今年1月下旬,以色列就曾经突然披露一份所谓他自己的调查报告,指责联合国难民机构近东救济工程处里面存在一些他们认定的哈马斯恐怖组织,并指出这些人员参加了去年10月7日对以色列的突袭。言外之意,就是联合国机构和恐怖组织有染,并且变本加厉地自我判定该联合国机构为恐怖组织。这种做法,反映了以色列对国际组织尤其是在加沙从事人道主义救助的组织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在偏见的背后,至少隐藏了以下几点不为人知的意图。其一,以色列认为,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一切活动,就可以切断哈马斯的物资来源。战争打的就是补给。该机构自战争以来,为巴勒斯坦难民提供了广泛的援助和服务,包括住所、医疗保健、食品和教育。近东救济工程处总部就位于东耶路撒冷,加沙的200万平民都依赖其援助来维持日常生计。以色列政府对外强调近东救济工程处与哈马斯的关联,其目的就是想阻断国际社会对其捐献资金,让其无法开展工作,因为以色列政府认为长期在加沙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近东救济工程处,会被哈马斯渗透并从中获取食品、医疗物资。那么,禁止该机构的一切活动,就是运用“拆屋效应”防止哈马斯从人道主义机构获得物资,这是以色列政府背后打的真正的算盘。至于禁止法案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会给加沙带来多大的灾难,他们不在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埃尔德说,以色列的两项法案通过后,如果近东救济工程处无法运作,加沙的人道主义系统可能会崩溃,将导致更多儿童死亡,并成为对加沙人的一种集体惩罚。巴以冲突吸引着全球的关注,几乎所有国际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双方的最新动态。一向擅长玩舆论手段的以色列政府不仅在网络上招募了大量的水军助阵,以色列军方也会邀请部分新闻媒体前往某些地区,拍摄照片,甚至是视频来进行宣传。而让他们感觉到恼火的是,近东救济工程处会通过他们从事的人道主义活动,经常曝光加沙平民生存的惨状,而造成这些惨状的罪魁祸首无疑就是以色列政府,这使得以色列国际形象荡然无存,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社会压力。为此,常年扮演受害者的以色列装不下去了,对国际人道组织和国际机构肯定存在不满,不惜想尽一切办法来限制其在加沙的活动。
毋庸置疑,以色列政府对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禁令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批评谴责,而且这种霸道和野蛮行为也让以色列自己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钢丝,日后一旦摔下去不仅没人扶,结果也将非常惨烈。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