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新竹黄竹坑村,位于大坪镇东部,距离镇政府约1公里。现属大坪镇新竹村辖下自然村,旧属石坑甲(石坑甲:石屋仔、黄竹坑、柑仔树下、杨桃树、横岭、桥头、新墟、埔岭、下埔仔、上墟仔、大枫树),现有下门、下屋、禾埕岗、下埔园、矮松仔、大排下等数个聚居点。
黄竹坑村始建于明末,其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当时下屋面前有一条坑(“河”客家人叫“坑”,现在河道已改到杨桃树前面),而坑边种有很多泥竹,其成熟植株偏黄色,故得土名黄竹坑;第二种说法,本地土名源于坑边种竹,得土名竹坑,房姓迁入之前原住民为黄姓,其寨名兴龙寨,后来其族与毓宏公交换寨场迁居陆丰八万葫芦輋,黄姓迁入后仍取名竹坑村,黄姓迁出、房姓迁入后大家为纪念黄姓,改“竹坑”为“黄竹坑”。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原居横岭的房氏四世秉裕公子孙迁入居住下屋;由横岭迁居陆丰县八万葫芦輋的房氏四世月溪公的孙子毓宏公一家,又于明朝万历嘉靖年间从当地因和原居黄竹坑的黄姓人交换土地,而迁入黄竹坑下门居住,建祖屋称为厅下肚;清朝初年,原居横岭村的房氏六世祖杨峰公一家迁入黄竹坑居住;清朝初年,原居粘田的十世云攀公迁居今船埔黄沙庵一斗种,其孙文亮公再回迁粘田沥背,文亮之子章伍公兄弟又于清朝末年迁入下门,建南安楼居住,另有原居住羊栖肚的十二世习欢公子孙于民国年间迁入南安楼借居,后移居新墟。民国年间,原居德彰窝的十三世孟和公子孙迁居崩岗下之后再迁杨桃树,解放后又迁回禾埕岗居住。
下屋和下门是黄竹坑最早的聚居点,而后经过人口不断的繁衍和迁入才发展出其他聚居点,现在原居下屋、下门的居民多数已散居到各个聚居点,又以禾埕岗和下埔园较为集中。下屋因地势较低,建屋后称为下屋;下门因**得名下门,又按房头居住区域分别称下门、厅下肚、南安楼;禾埕岗因原寨岽有一块晒谷的禾埕,故得土名禾埕岗,新中国成立后,由下屋、下门居民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迁居成为聚居点,再有善德石山下居民迁入,后由政府统一规划为纵横井然的新开发居民区,而后新墟、粘田、善德居民也逐渐迁入居住;下埔园与上埔园原是黄竹坑来龙处上下两块大的草埔,都是原山林田园的土名称呼,现新竹学校周边称为下埔园,2000左右,本村居民逐渐迁入建屋居住而成为聚居点;矮松仔因古时有一棵标志性的松树,植株粗壮偏矮,得土名矮松仔,于2000年后善德、粘田居民陆续迁入而成为聚居点,现善德村办公点常驻矮松仔;大排下因山形开阔,得土名大排下,与埔心村交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南安楼居民始迁建住宅,俗称“又一村”,2000年开始,黄竹坑、新墟、善德、粘田等居民陆续迁入成为聚居点。
明代,先后属惠州府海丰县龙溪都、潮州府惠来县龙溪都。清代,先后属惠州府海丰县吉康都、海丰县石帆都、陆丰县石帆都大坪乡青坑甲。民国时期,先后属陆丰县南塘区大坪乡、太平乡、田平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解放区的南阳山特区行政委员会。1950年,先后属普宁县南阳区、梅林区、第十二区、第十三区、大坪乡。1957年,属普宁县大坪乡。1958年,属普宁县南阳山人民公社。1961年,属普宁县国营大坪农场。1965年 12月,属普宁县大坪人民公社。1983年,属普宁县大坪区。1986年,属普宁县大坪镇。1993年,属普宁市大坪镇至今。
该村地处南阳山区峨嵋嶂山地。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
完全小学1所--新竹学校,新竹学校的前身是创建自民国的黄竹坑学校(民国《黄竹坑建筑学校发簿序》)。
祠堂4座--二世汝义公祠、四世月溪公祠承德堂、六世杨峰公祠怀德堂、九世云明公祠明德堂。汝义公祠门额房家祠,原是先祖迁来镇居祖屋,后于清朝年间升格为祠,1994年重建;月溪公祠门额房家祠,原是先祖迁来镇居祖屋,后于清朝年间升格为祠,旌号承德堂,2001年重建落成;杨峰公祠门额峯公祠,原是先祖迁来镇居祖屋,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岁(1905)升格为祠,2010年重建落成,旌号怀德堂;云明公祠门额云明祠,旌号明德堂,始建于民国年间,由原居下屋的其祥公、绍光公与庆光公领衔鼎建,同时建筑一座祖屋永盛楼,祠堂于1995年重修落成、2013年重修落成。
主要神坛社庙:禾埕岗众神爷宫、上埔园伯公宫等,皆是先祖创居之时的护寨福神。
传统经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兼种蔬菜,养殖鸡、鸭、猪、牛等,部分村民上山烧炭。现时以农业为主,种植青梅。特色农产品有青梅、乌榄、黄榄。特色食品有汤圆、粽子、月饼、艾粄、甜粄、红印粄、糍粑。
民俗有春节正月初六日迎请龙腾庙佛帝众神明出殿巡安,形成(流行)于清代,参拜祈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丁兴旺、合境平安;每年正月十二日、十一月初八日和全族人到龙腾庙进行祈福仪式、还神仪式。清明和八月祭祖扫墓。正月初一、清明、端午、中秋、冬至、除夕到祖祠拜祖。每年七月十三日和大坪乡九个甲社的乡民做糍粑为龙美潭九甲大公王做社庆。
该村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老区村。
黄竹坑村世居村民都是房姓,其宗大始祖万宝公于宋末元初从中原南迁至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暂居;至元明兵灾,其宗少始祖大才公(万宝次子)三兄弟背负万宝公金骸随二母迁居广东潮州府大埔县恋洲都大麻社银溪乡(今梅州大埔县银江镇);明朝正统年间其宗系祖再兴公从大埔银江迁移至潮州府惠来县隆井都下灶寮居住(今惠来县东陇镇华房村);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年),其宗开基始祖怀远公从惠来华房村迁至惠州府海丰县龙溪都多橫村(今大坪横岭村)开基。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伊始,房姓多个支脉陆续迁入黄竹坑创业居住。其地灵人杰,历代涌现了数位优秀人物。
房耀辉:民国时期著名华侨企业家、慈善家,捐建凉亭、路桥多处,今凉亭村原是房耀辉建亭施茶处,因建龙潭水库移民迁入成为聚居点;新墟老桥“三益桥”、上车黄狗兜桥“和安桥”、兼财坝老桥“三和桥”等都是其捐资所建,其中新墟桥原称“三益桥”,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旧石碑仍保存在新墟南安楼家祠,黄狗兜“和安桥”仍稳架在龙江之上。
房耀南:民国时期大坪地区著名的乡村学者和德高望重的族老,创作、编辑《表文楹联集》仍在大坪地区广为流传。
黄竹坑分创村寨主要有:惠来英世内、桥头、皇帝窝、江门台山等。
汝义公宗系:明朝末年,五世贻祚公迁居今惠来县神泉镇英世内村(古称开塔东乡),其曾孙正高公(号云梯)于清朝康熙三十年回乡祭祖,并召集全族重修埔心寨顶“始祖伯十郎开山房公墓”。
杨峰公宗系:清朝中期,杨峰公子孙陆续外迁,七世犹兴公子孙迁居桥头;八世汝享公子孙迁居老屋下、方田、皇帝窝、陆丰房屋乡(1户)、江门台山(蛇地仔新宁鹤田村、赤溪镇长沙村)等处;维寰公移下四府居住(失联)。
属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海陆腔。
↓↓下屋
↓↓下门
↓↓禾埕岗
↓↓矮松仔
↓↓大排下
↓↓新竹学校
↓↓《黄竹坑建筑学校发簿序》·民国
↓↓二世汝义公祠
↓↓四世月溪公祠
↓↓六世杨峰公祠
↓↓九世云明公祠
↓↓众神爷宫
↓↓新墟老桥“三益桥”
↓↓《房耀南表文集》
↓↓黄竹坑外迁英世内正高公回乡所修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