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组 唐克军 茹董亚 孙 帅
八百里伏牛山,五百里伊水河。发源于伏牛山西部的伊水河,碧波荡漾,蜿蜒曲折。沿岸既有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也有不太知名的小小村落,栾川县新南村就是其中之一。
2024年12月27日下午,新南村阳光灿烂。村口一家造型别致的民宿里,王延生正在布置文创饰品。今年72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新南村人,退休后一直住在栾川县城。2020年,看到村里的“铁路小镇”人气很旺,他搬了回来,聘请专业设计师打造了这家民宿,还在当地招了5个人负责管理和服务。
2024年5月,王延生的民宿开门迎客,两个月后即实现收支平衡。“脱贫攻坚让新南村焕发勃勃生机,铁路帮扶让新南村如虎添翼。”接受采访时,他迫不及待地表达着对铁路的感激之情。
站在王延生家民宿的露台上俯瞰,一列火车静静停靠在河岸边,几节绿皮车厢变身为餐吧、咖啡厅和客房,模拟站牌上写着“新南”。一旁的山脚下,20多家民宿一字排开,玻璃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里以前是乱石滩,现在是网红打卡点。”在新南村党群服务中心宽敞的大厅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派驻栾川县挂职副县长段朝辉讲起了新南村“铁路小镇”的来历。新南村位于伏牛山腹地,原是一个深度贫困村。2019年,铁路部门把“退役”的火车、钢轨、枕木拉进来,改造成“铁路小镇”,并投入资金帮村民开了80多家民宿。
火车“来了”,大山“活了”。次年夏天,新南村旅游综合收入就超过100万元,在外打工的村民争相返乡创业。在新南村带动下,第二座、第三座“铁路小镇”相继在栾川县王坪村、北乡村建成。三座小镇因地制宜,各有特色,2023年、2024年连续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从新南村驱车沿河而下,15分钟就到了王坪村。村口一座白墙青瓦的徽式小楼,就是村民李月霞家的民宿。
李月霞正在民宿旁的一间毛坯房里清理地面。这是她今年新建的一间房子,准备开一家小商店。“每年只有这一个多月是淡季,我要趁着这段空闲把民宿翻新升级,改善一下餐饮服务。”说话时,李月霞满脸是笑。
蓝色的牛仔裤,粉色的羽绒服,脸上化着淡妆……眼前的李月霞,完全是一副城里人模样。她告诉我们,铁路帮扶之前,家里是土坯房,自己在县城打工,一月辛辛苦苦挣不到2000元。2020年“铁路小镇”建成后,家里用打工攒的钱,加上铁路帮扶资金,建了这座民宿。
房子建成时,由于钱已花完,还只是个“空壳子”。看到不断有人来“铁路小镇”参观,李月霞咬咬牙装修了第一层,第二年赚到钱装修了第二层,第三年又装修了第三层。如今,她家3层楼一共12个客房,旺季几乎天天爆满,每年营业收入二三十万元。“以前咋能想到,这辈子还能盖上这样的房子,过上这样的生活呀!”李月霞感慨地说。
“不离土、不离乡,铁路助我奔小康。”王坪村党支部书记李青春介绍说,王坪村与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和竹海野生动物园只有一河之隔,以前守着绿水青山过着穷日子,乡亲们大多外出打工。铁路帮扶以后,村里不仅有了“铁路小镇”,还修了公路、铺了步道,这几天又安了智能路灯,建了“星光大道”。从景区出来的游客看到这里能吃能住还能看火车,纷纷前来参观、住宿。
“铁路帮扶前,全村1台变压器都够用,现在增加到了8台,常住人口从100多人增至600多人,已有民宿62家。”李青春激动地说,“铁路帮扶,把王坪从贫困村和空心村,变成了幸福村、网红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生态饭,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日历翻到2025年,李青春又有了新打算——不仅要让更多村民回来,还要吸引大城市的人才带着新业态、新理念进来,“借助地理优势和铁路帮扶,把王坪打造成全省4A级康养休闲示范村,让王坪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
今日首发!栾川原创歌曲
#
投资300余万!栾川这个敬老院“大变身”!
#告别旧模样,“栾川豆腐匠”换新装!
新闻热线:0379-6682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