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国人,在中国南海捞起一艘沉船,内有24万件瓷器,拍卖后获利上亿

文摘   2024-11-16 13:27   湖北  

1984年,英国人迈克·哈彻在中国南海海域打捞起一艘沉船,内有23.9万件青花瓷器,145公斤金锭。


两年后,这23.9万件瓷器在荷兰公开拍卖,国家文物局得知,筹集3万美元奔赴荷兰拍卖场,谁知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1984年,南海,一片古老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域,迎来了它在现代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英国探宝家迈克·哈彻,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无尽渴望的冒险者,偶然间在这片海域发现了一艘沉没已久的古船。

这艘船沉睡在深海的怀抱中,它的存在对哈彻来说,是一个谜,也是一个挑战。哈彻组织了一支小型但高效的打捞团队,他们在确保行动保密的同时,开始了对沉船的探索和打捞。
 
几个月的时间里,哈彻和他的团队在南海的波涛之下辛勤工作,终于将沉船中的宝藏一一带上海面。


他们从海底提取出了23.9万件青花瓷器和145公斤重的金锭。这些珍贵的文物,每一件都是中国古代工艺师匠心独运的杰作,每一块金锭都承载着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的繁荣和辉煌。
 
1986年,哈彻将这批文物运至荷兰,准备在那里公开拍卖。消息传到中国后,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


文物局急忙筹集了3万美元,希望能够在拍卖会上买回一部分失落海外的珍贵文物。耿宝昌和冯先铭,两位资深的瓷器专家,被选派前往荷兰参加拍卖。
 
抵达荷兰后,耿宝昌和冯先铭立刻感受到了拍卖市场的热烈气氛。拍卖会即将开始,他们手持“1号牌”,意味着有优先竞拍的权利。

随着拍卖会的进行,两位专家很快发现,他们面临的是一个预料之外的困境。每一件青花瓷的起拍价格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甚至高达估价的10倍以上。这样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他们所携带的3万美元。

 
耿宝昌和冯先铭在拍卖会上待了整整三天,但他们连一次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得到。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曾经属于中国的珍贵文物,一件件被他人买走。


这场拍卖会不仅让哈彻赚得盆满钵满,还让他一夜成名,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捞宝家之一。
 
对中国而言,这场拍卖会成为了一段难以愈合的伤痛。中国失去了重要的文化遗产,但这件事情也深深地触动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心。


国家意识到,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之前的认识。在这次事件之后,中国加大了对水下考古的投入和支持,1987年,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成立,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正式起步。
 
随后的“南海一号”的发现,更是如同一场激荡心灵的冒险。广州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的合作探测中,意外发现了这艘载着珍宝的南宋沉船。


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他们的初衷,更重写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历史。尽管中日联合打捞的计划因故中断,中国却未曾放弃。通过国内外的培训和演习,逐步积累了水下考古的经验和技术。
 
2001年,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募捐,中国终于重新启动了“南海一号”的打捞计划。2002年,当水下考古队员潜入深海,打开那扇通往过去的窗户时,他们惊讶于眼前的一切。


在几平方米的小舱内,4000多件精美的瓷器静静沉睡,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这些瓷器的顺利打捞,不仅是对技术的胜利,更是对历史的一次尊重。
 
而“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采用封闭的“钢篮子”将沉船整体吊出水面的方法,虽然繁琐费力,成本高昂,但它保留了船体的完整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基础。


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所有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人都被深深感动。
 
“南海一号”的打捞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水下考古领域的进步和成就,更重要的是,它为研究古代造船技术、陶瓷艺术和海上丝绸之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艘沉船的发现和打捞,不仅是对文物的一次救赎,更是对历史的一次重塑,它开创了水下考古的新纪元,为揭开更多历史之谜提供了可能。

每日精读书
如果读书不能精读,那还不如不读,只有了解了书本想告诉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眼界和视野才会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