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百科全书-Everipedia(IQ)分析
文摘
财经
2025-01-10 17:01
江苏
今天我们继续我们讲一个好玩的项目,区块链wiki百科,和我做的事情非常的像,我也是通过讲3000个项目,模仿的是《史记》纪传体,来通过3000个项目来写这个百科,这个项目是通过模仿wiki百科来打造一个自治的wiki百科网站,他就是Everipedia,代币叫IQ,目前市值比较低,只有8千万美金,排名200+了。 ![]()
IQ代币是一种加密货币,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更智能的未来。IQ令牌为包括IQ等应用程序在内的知识生态系统提供支持。维基,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百科全书。IQ.wiki集成了AI来完成包括总结wiki文章在内的任务。IQ是一个DeFi和治理令牌,通过HiIQ启用了本地押注。该令牌由BrainDAO管理,其中还包括BrainDAO的数字资产库。
产品核心是为了颠覆现有的维基百科,想把目前由无盈利性组织运营的知识经济效能放大,使得无论是知识贡献者(编辑人),或者平台开发者都能跟随着平台长大所带来的知识经济效应而获得收益。维基的知识大家共同编辑,共同享受,无利益瓜分,关键词是开放和贡献;百科的知识,虽然也是大家共同编辑,但最终解释权在百度,利益也最终也是流入百度口袋。而Everipedia最大的颠覆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激励机制,使此共享经济模型发生改变,利益倾向于知识创造者,维护者。相当于给维基模式带来了商业模式,同时把百科的中心化利益瓜分出来给了所有贡献者。核心是创造激励,激励贡献者,贡献者反哺生态发展,良性循环。Everipedia是由Sam Kazemian 和 Theodor Forselius于2014年12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共同创立。该网站是作为一个附属项目在 Kazemian的宿舍创立的。最初,他们创立公司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更现代化的维基百科。他们受到Y Combinator 的联合创始人 Paul Graham 在2008年发表的题为“我们希望投资的创业理念”博客的启发。在他的一些想法中,他提倡“比维基百科更开放包容”。Everipedia的官方使命是使在线百科全书现代化、加强化和治理的去中心化。他们旨在通过在编辑过程中允许更多的编辑决策,同时允许来自传统百科全书网站如维基百科Wikipedia那样更大范围的内容。Everipedia的另一个选择是将维基百科的所有内容都导入到他们的平台上。这为人们添加内容到网页上打下了基础,而这些内容在维基百科平台上未必会被接受。例如,链接到他们的网站和社交媒体账户。此外,Everipedia的用户还可以为那些他们在维基百科Wikipedia上找不到的人、组织和其他主题创建页面。在2017年12月6号,Everipedia宣布他们正在创建“区块链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采用EOS区块链技术,他们表示正在研究一种叫做IQ的加密通证.不要与智商搞混淆了,IQ通证旨在用于对协议升级以及对Everipedia的文章数据库的进一步提交或修改进行投票。该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创造了一种激励性的点对点网络(称之为Everipedia网络),用于提交,策划和治理百科全书的文章数据库。它完全由IQ通证的持有者治理,他们可以批准编辑,制定治理百科全书的全网规则,还可以在网络上买卖服务来换取通证。这些将运转在Everipedia的网页上,以及任何用他们自己的用户接口与Everipedia网络(或者该网络的子集)交互的网站或者应用上。此外,IQ通证在最终数据写入到网络的共识协议上扮演核心角色。Everipedia的白皮书whitepaper讨论了网络中相互作用的三个模块:Everipedia的通证模块主要负责对地址中的IQ通证余额做修改。这其中包括,通证的转让,交易费应用,新的通证铸造,以及文章共识过程中的通证锁定。Everipedia的文章模块用于在数据库中进行编辑和提交。每个编辑提案都被发送并存储在IPFS_节点(星际文件系统)中;将会有指向直接父版本的IPFS散列和指向新版本的IPFS散列。为了申请编辑,用户必须提交少量的IQ通证作为抵押,如果编辑被批准,则返还。这激励人们提交准确而有价值的编辑,抑制人们提交包含垃圾信息的编辑,并防止恶意攻击事件。Everipedia的治理模块涉及的是任何有可能改变网络本身的目标。社区批准的任何与治理相关的变更将反映在每个模块,包括治理模块。治理模块的目的是使社区能够就治理整个网络的规则达成社交共识。如果批准,新代码可以以无需信任的方式部署在区块链上。治理操作可以修改这三个模块中任何模块的软件,但不能修改包含通证余额和文章的数据库。当需要升级时,社区人抛出方案,但讨论和最后的共识是集中在链下的,利用当前社交媒体或者交流群,在决定后将此升级任务交给社区中足够被信任的人或者团队来部署升级。这种链下行程共识的处理方式会倾向于中心化,部署人作恶怎么办诸如此类问题会很多,但目前为止算是一个可行性升级方案了。Everipedia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像维基一样收募捐,一种就是增发IQ来买EOS,募捐是一种不稳定因素,虽然维基每年收到的募捐越来越多,但是这对于初创的Everipedia来说还是太难,且棘手。增发IQ倒可以跟随EOS的增发率,用增发价值购买增发价值,如果项目都在发展,应该是可以跟得上的,IQ目前的确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说到Everipedia的第二模块Token和第三个模块的知识提交,结合治理,卡咩发现它们之间的交互设计逻辑也是挺有意思的。知识提交的编辑一旦被确定就可以获得IQ,获得的IQ从一个天级别更新的奖金池而来,获得的多少则按照编辑贡献的价值比例来确定,这个价值确定有一套算法,简单来说就是按照编辑层级和通过数来决定的,所以最终获得多少,还得看当天编辑的人数和质量情况。IQ被抵押后,会获得一种新的消耗性token,叫BP(brain power),按1:1的比例发放,当编辑或者投票时,BP会被消耗,如果消耗完了之后,除非有新的IQ抵押,要不然锁定期内就无法发起新的编辑提交了。如果是在没有新的IQ了,那就只能等21天后,IQ被解锁,届时你又可以抵押获得新的BP来进行编辑提交了。当然,针对恶意的提交除了提高门槛之外,Everipedia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验证机制,所有知识库的更新修改由这套算法来保证,同时Everipedia还给用户建立一套账号-声誉体系,可查看编辑历史,作为参考元素之一了。最大供应量21,000,000,000 IQ,目前流通了16,652,993,053 IQ,目前代币价格在0.005美金,最高峰的时候有0.045美金(21年的时候),不过目前没有查到代币的分配,因为它的数量是每天都会铸造的,就是有人编辑内容,就会获得奖励,所以也是一个通胀的模型。最后我们总结下,这个项目是运行在EOS链上的,EOS这个链我们一直没有讲,因为这是一个很老的公链了,一直没有起来,感觉是不是快要挂了,这个项目其实也非常的老了,但是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意思有想法的项目,通过区块链是可以解决很多的一些问题的,区块链的世界想要壮大,必须有这些项目来一点点的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家一起WAGMI,未来可期!最后代币的攻略我们放在星球中说,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