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康省被撤销,实际上还有七个被撤销的省份。这些省份是何时建立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又为何最终消失呢?
壹
行政区划改制
如果我们查看1950年左右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会发现尽管各省仍然是当时主要的行政单位,但是除了省份之外,还有各个行署区,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替代省政府管理一个区域。此外,还有一些直辖市、自治区和地方这样与省同级的行政区划。总共有29个省、12个直辖市、9个行署区、1个自治区和1个地方,共计52个省级行政区域。
然而,这种复杂的划分方式并没有持续太久。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起中共中央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急剧变革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国家结构,对原有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变得迫在眉睫。
从1949年到1958年这十年间,几乎每年都进行着新省的设立以及直辖市的升降级。这一大规模的调整直到1965年才基本结束,确立了全国设立23个省、5个自治区和3个直辖市的行政区划。在此期间,撤销了察哈尔省、平原省、辽东省、辽西省、松江省、绥远省、西康省和热河省等八个省份,原属于这八个省份的辖区被划归其他行政区。
贰
八省兴废
察哈尔省
察哈尔一词来源于古突厥语,意为“汗的宫殿卫士”,指的是大汗的护卫军。清朝时期,察哈尔并不是一个省,而是被称为“察哈尔都统辖区”。1913年,设立了察哈尔特别区,下辖6个旗和11个县。1928年,察哈尔开始成为一个省,原先的察哈尔特别区的兴和、陶林、集宁、丰镇和凉城五个县被划归绥远省,而河北省宣化府的宣化、赤城、万全、怀来、蔚县、阳原、龙关、延庆、怀安、涿鹿十个县被划归察哈尔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察哈尔省仍然存在,但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调整,晋北雁北地区和大同市被并入察哈尔省。
然而,考虑到察哈尔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稀少、资源匮乏等原因,1952年察哈尔省被撤销,原辖区的大部分县被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山西省,而延庆县划归北京市。
平原省
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通令成立平原省,8月20日正式成立,省会设在新乡市。但实际上,平原省的设立可以追溯到1945年,当时的河南新征区被日军划分为平原省,这就是后来平原省的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原省由中央直接领导,由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组成,共辖6个专区(新乡、安阳、濮阳、聊城、菏泽、湖西)和58个县(市),其中包括新乡、安阳两个省辖市,以及一个矿区(焦作工矿区),总人口达1500万。
平原省的设立原因主要是因为需要清缴盘踞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的土匪和特务等反动势力,并且平原省跨越黄河,水利设施在战争时期几乎荒废,保留一个完整的省级单位,有助于重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对于政治、经济和军事考虑都有积极意义。但在1953年2月28日,国内局势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平原省的任务完成,宣布撤销。平原省的废止既受到国家宏观行政区划理念的因素影响,也受到平原省自身缺乏中心城市和相应的经济凝聚力等因素的影响。
辽东、辽西省
九一八事变后到1945年前,今天的辽宁地区一直处于日本军队的控制之下。为了应对局势的需要,东北人民政府于1949年4月21日批准分辽宁、辽北两个省,设立辽东、辽西省,以浑江新河道为界。其中,大连市、丹东市、辽阳市、营口市的桓仁、岫岩,以及现在吉林省的通化、白山地区属于辽东省,其省会设在安东,即今天的丹东。锦州、四平、山海关等地则属于辽西省,省会设在锦州。
然而,辽东和辽西两个省的辖区太小,加起来甚至不及现在的辽宁省面积。由于辽宁省一直是一个整体,在局势稳定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4年6月19日批准撤销辽东省和辽西省,并合并设立辽宁省,辽东省的通化、辽源两个市以及东丰、西安、海龙、通化、柳河、辉南、靖宇、抚松、长白、临江、集安十一个县划归吉林省。
松江省
松江省最初是在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立的九个省之一。它的前身是伪满洲国于1934年设立的滨江省。1949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并入松江省,两个省合并。合并后的松江省省会仍然设在哈尔滨市,下辖4个市32个县。
然而,即使合并了滨江省,松江省的辖区面积仍然相对较小,与其他内陆省份相比明显不足。因此,中央人民政府于1954年6月19日决定撤销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随后,松江省的组织机构正式合并取消,原属于松江省的各县、市划归黑龙江省。
绥远省
清朝时期,绥远省是绥远道,隶属于山西省,辖区包括今天内蒙古中部和南部地区。北洋政府时期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其改为绥远省,省会设在归绥,即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在当时,绥远省与察哈尔、热河、宁夏三个省份一起被称为“北方四省”,辖区包括今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察布市的大部分地区。可以说,现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多数发达城市当时都隶属于绥远省。
绥远省最初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北方地区的战略防御需要。辛亥革命爆发后,沙俄侵略中国北方远东地区,清朝末年又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很快策划分裂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当时,中国北部边疆防线已经大幅向南压缩,内蒙古成为国境最前沿,因此如何加强遥远、民族混杂、统治薄弱的内蒙古地区的管理,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稳定成为当时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为此,国民政府在绥远的基础上设立了绥远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绥远省失去了与苏联一同防御的军事价值,再加上其人口稀少、经济薄弱,1954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决定,绥远省被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存在了二十多年的绥远省从此消失。
西康省
西康省是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的一个省,辖区主要包括现在的川西和东部的西藏地区,其中多数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西康省仅存在了16年,从1939年建立到1955年被撤销。西康省的设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那时就有了建立的倡议。1935年7月22日,西康省建立委员会在雅安成立,刘文辉任委员长,次年迁至康定。在刘文辉的努力下,西康省政府于1939年1月1日正式成立,省会设在康定。1949年12月9日,西康省解放。
然而,尽管西康省面积辽阔,但该地区多山高原,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经济实力薄弱。因此,1955年9月,决定正式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的县划归四川省,将金沙江以西的县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热河省
热河省也是北方四省之一,民国三年(1914年)1月成立热河特别行政区,到十七年(1928年)9月正式升格为省,省会设在承德。热河省的辖区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热河一词源于承德避暑山庄内温泉流入武烈河后,不会在当地寒冷的冬天结冰,产生蒸汽,因此被称为“热”河。1914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热河特别区,脱离直辖于民国政府。1928年9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将热河改为省,成为关外东北六省之一,辖15个县和卓索图盟、昭乌达盟的共20个旗,省会设在承德县(现承德市)。然而,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原辖区的县市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叁
以史为镜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些省级行政区划的分离与合并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川归流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旧的省份被裁撤,另一些新的省份逐渐崭露头角。
从这些反复变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关于省级行政区划的经验:
首先,人为地从原有的省份中分割出一部分区域来组建新的省份几乎是行不通的。平原省最初是从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分出的,但仅存在了三年就被撤销了。
其次,裁并小省份归入大省份是可行的,但将大省份分割为小省份则行不通。例如热河、绥远和察哈尔三个省份最初是为满足战略防御需要而从内蒙古等地区分裂出来的,完成历史使命后又恢复旧制,而裁并西南的西康省则获得了成功。相反,将江苏、安徽省分为两个行署区,将四川省分为四个行署区仅存在了两三年就废止了,仍然恢复了原来的设置。
可以看出,省级行政区划的建立必须考虑到形成的地域共同体和已确立的文化心理上的共同认同,同时也要兼顾完整的地理形胜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省级行政单位!
文章来源于“我们都爱地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喜欢本篇请在下方点个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