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丨《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5期目录和内容提要

学术   2024-11-14 17:56   北京  

插播一条重要通知

点击查看

2025年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征订开始啦!现在预订,九折包邮


点击封面,一键订购

投稿方式:religion@cass.org.cn


1980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宗教学术理论刊物。本刊秉承学者办刊的编研传统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在注重宗教学基础研究的同时,还关注新兴学科、特色学科、跨学科研究,以及现当代宗教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声誉与影响力

 目录 



 内容提要 



·理论前沿 宗教热点解读·


道巫分野论:道教史文本叙事与道巫名实的构建

刘 平 刘润雨


内容提要:道教的产生以及原始道教发展至魏晋神仙道教,这一过程与巫或巫鬼有着密切关系。道与巫源同流分、体用互借是客观事实。有关道教与道教史的研究如今日趋成熟,但有关巫文化的研究与道巫关系的研究则显得单薄而杂乱。几个被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是:1. 什么是“道”“道教”?2.“巫”包含哪些内容;3.“道”与“巫”的区别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着力于梳理各类不同类型的文献,探究官府、道教内部以及巫文化是怎么看待以上这些问题的。本文讨论的道巫分野是一种基于文化心理学和本体论的概念,主要探究在不同人群中,道与巫的具体含义与分野,以及道巫之间是如何互相借鉴又互相排斥的,庶可明晰原始道教脱巫入仙、走向正统化的脉络。

关 键 词:道教 巫文化 道巫关系 话语权力 历史书写 

作者简介:刘平,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润雨,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传统民间信仰中巫术疗法的伦理意蕴探析

宁俊伟


内容提要: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巫术疗法作为民众日常用来疗疾驱邪的最为直接的手段,被广泛运用在生活所需的各个场合。在巫术疗法中,神药与药物神性被特别的强调,成为一种对于神药的信仰,同时,药签的广泛流行也成为了巫术疗法在社会中存在的又一种主要形式;而在这一类的法术中,禁咒符箓是主要的工具与手段,其中包含了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对于民众进行孝道与爱人、德行与劝善的宣传,这是传统医巫信仰疗法的道德归属。

关 键 词:民间信仰 巫术疗法 儒家 伦理道德

作者简介:宁俊伟,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伊儒会通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反思

王 希


内容提要:伊儒会通是指主要于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学者运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来阐释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并主动进行文明对话和互通互鉴的文化活动,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从宗教话语体系、哲学体系、对话互鉴、三大认同等方面,论述了伊儒会通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以及存在的历史局限,并在当今时代下如何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伊儒会通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反思和建议。

关 键 词:伊儒会通 历史经验 历史局限 当代反思

作者简介:王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元宇宙宗教的传播场景、潜在风险与前瞻治理

李 凌


内容提要:国内外已涌现VR 教堂、元宇宙教会等元宇宙宗教,元宇宙宗教指的是将元宇宙技术应用于宗教领域,在元宇宙空间开展宗教传播、宗教实践或宗教信仰的宗教新形态。元宇宙宗教开辟宗教传播或宗教实践新场景,给网络宗教治理带来新风险,主要表现为宗教场所虚拟化的监管黑箱风险、元宇宙去真实化的非法活动风险、宗教文化艺术资产化的商业化风险、宗教仪式数字化的虚拟崇拜合法性问题。对元宇宙宗教风险的防范治理,既不能压制,也不能放任,而是要有针对地加强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推进技术革新、制度治理与观念变革协调并进。

关 键 词:元宇宙宗教 虚拟崇拜 传播场景 潜在风险 前瞻治理

作者简介:李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专家论坛 西亚非洲宗教研究· 



非洲独立教会:源起、传播与演变

李安山


内容提要:非洲独立教会指由非洲人发起、领导和传播的基督教教会,绝大部分产生于殖民统治时期,非洲国家独立后也不断涌现,仍十分活跃。非洲独立教会根据精神诉求、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分为三类:希望脱离白人教会并强调非洲身份的埃塞俄比亚教会,相信基督教祈祷治病和显圣的精神感召力并强调本土宗教元素的锡安山教会,追随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领袖或先知并强调对欧洲统治者的审判即将来临的千禧年运动。在新形势下,教会本身成为权力的所在地甚至集中点,强者和弱者都希望从中得到支持和利益。非洲独立教会的作用同样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使民众借助宗教创造性地发展出有效的解放神学,也有可能为有权阶级提供统治工具。

关 键 词:非洲独立教会 埃塞俄比亚教会 锡安山教会 千禧年运动 非洲基督教

作者简介:李安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伊朗与伊拉克关系中的什叶派因素

李福泉 蔡 蕊


内容提要:伊朗和伊拉克在什叶派世界的关系结构和重要地位,决定了什叶派是影响两国交往的重要因素。20世纪20年代初期,伊拉克圣城乌里玛以支持礼萨·汗建立君主制的方式,直接参与伊朗国家建构。1979年后伊朗向伊拉克输出革命而引发的“什叶派问题”是促使萨达姆挑起两伊战争的关键原因。2003年以来,以教派联系为纽带,伊朗在伊拉克迅速扩大影响,进而在两国关系中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根本而言,什叶派对两伊关系作用的大小与两国国家性质具有高度相关性。伊朗通过什叶派纽带深刻影响伊拉克政局,将是两国关系中的长期现象。

关 键 词:伊朗 伊拉克 什叶派因素

作者简介:李福泉,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蔡蕊,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伊斯兰合作组织解决巴以问题的协作研究

——一种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变迁视野下的观察

章 远  鲜 甄


内容提要:作为涵盖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规模最大国际性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曾对巴以冲突解决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伊合组织在巴以问题上的协作落地和协作成效受到更多因素的掣肘。纵观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指导思想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的式微,思潮变迁导致组织职能转型、内部关系松动是造成伊合组织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深度有限以及影响力不足的内生原因。

关 键 词:伊斯兰合作组织 巴以问题 中东和平进程 泛伊斯兰主义思潮

作者简介:章远,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鲜甄,中国人民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



神圣与世俗之间:古代埃及索卡尔节中

国王身份的转换

潘佳熙 郭丹彤


内容提要:古代埃及政教合一的政体使国王在世俗和宗教事务上都享有最高权力,由此衍生出神圣和世俗的双重身份。索卡尔节因其节日内容与王权紧密相连而成为展示国王这两种身份的有效平台,同时也是国王进行身份转换的重要媒介。在索卡尔节中,国王出于自身在来世和现世的需求与利益,在不同节日场景下拥有相应的身份,并以话语为桥梁构建起对应的身份认同。而索卡尔节的节日游行则成为国王进行身份转换的关键环节,节日游行中国王通过切换不同的誓词以展开两种身份的转换。兼具神圣性和世俗性的国王形象通过索卡尔节在古埃及社会得以传播和强化,国王的崇高地位也随之得到古代埃及人的普遍认同。

关 键 词:古代埃及 索卡尔节 国王 身份 神圣与世俗

作者简介:潘佳熙,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郭丹彤,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现状研究 东西方宗教困境与建构· 



欧盟宗教外交与“规范性力量欧洲”叙事的建构

张崇富


内容提要:欧盟在创立之初,并没有专门处理宗教问题的机制。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里斯本条约》带来了重大变化,最终将欧盟与宗教和哲学组织代表的对话制度化。本文聚焦的“规范性力量欧洲”(NPE)乃是近二十年来欧盟外交政策和欧盟对外行动研究的主导范式,也是将欧盟塑造为“世界正义力量”的一种叙事策略。自2016年始,欧盟就设立了“促进欧盟以外宗教或信仰自由特使”职位,任命扬·费格尔(Ján Figel)为首任特使,专门负责高层对话与活动;从多轨外交的层面看,欧盟主要通过对外交官进行宗教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宗教素养”,后来则发起“全球社会宗教交流”(GERIS)项目,直接与宗教界人士就外交政策及广泛的问题进行对话。欧盟通过多轨外交的途径强调了多样性、共存和责任等概念,将“规范性力量欧洲”的基本叙事扩展到宗教领域。

关 键 词:欧盟 宗教外交 规范性力量欧洲

作者简介:张崇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海外中国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色列德鲁兹人的困境:穆斯林身份和公民权利

梁国璇 马晓霖


内容提要:作为穆斯林少数派,德鲁兹人在以色列社会中面临着身份认同与公民权利获得的双重困境。德鲁兹人主要分布在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等地区,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历史背景,并展现出区别于其他阿拉伯穆斯林独特的宗教信仰、习俗和社会文化。基于历史交往和政治需要,以色列政府赋予了德鲁兹人较其他阿拉伯穆斯林更为特殊的地位,但其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仍与主体民族犹太人存在显著差距。近年来,伴随以色列政治生态的右倾,作为少数群体的德鲁兹人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与发展挑战。

关 键 词:以色列 德鲁兹人 穆斯林 公民权利

作者简介:梁国璇,上海大学文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马晓霖,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论“铃木禅”在美国传播成功的原因

杨 健


内容提要:铃木大拙成功将禅宗传播到了美国。美国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接触到的“禅”,实际上是他在自身修行体验基础上,熔冶中、日两国禅宗资源,依据西方社会、文化、思想特点而创立并弘扬的“铃木禅”。铃木大拙在该领域作出了其他人无法企及的贡献。他成功的原因,既有宏观性的,也有微观性的;既有主观性的,也有客观性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主要性的,也有次要性的。

关 键 词:“铃木禅” 铃木大拙 美国佛教

作者简介:杨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日本禅宗语录研究传统

蒋海怒 龚 隽


内容提要:二十世纪下半叶日本禅宗研究发展出两大传统,即以柳田圣山为代表的禅宗史研究和入矢义高开创禅宗语录研究。日本禅宗语录研究传统的特征是利用他们在汉语言学,尤其是唐宋口语研究方面的优势,经由对唐宋时期禅僧“问答”和公案的语境性还原,准确阐释它们的语句涵义和重要的思想史命题,从而开辟了日本中国禅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本文梳理了日本禅语录研究传统的发生背景、作为基础性的“读书会”制度,以及从入矢义高的“语言文献学”过渡到小川隆“语录的思想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关 键 词:禅宗史 禅宗语录 入矢义高 小川隆

作者简介:蒋海怒,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龚隽,中山大学教授。



·国际视野 基督宗教信仰与哲学析疑· 



改教、背教及叛教:改变宗教信仰的权利

董江阳


内容提要:宗教自由,是否包括改变宗教的自由。或者说,宗教自由权利,是否包括改变自己宗教信仰的权利。这个问题早在联合国起草和批准《世界人权宣言》时就曾引发争议。最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宗教的回归与复兴,这个问题再度成为联合国人权保护领域的热门争议话题。经过多方交流与交锋,国际社会再次明确和肯定了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18条的规定,亦即,宗教自由包括改变宗教信仰的自由。

关 键 词:改教 背教 叛教 宗教自由 国际人权法案

作者简介:董江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再洗礼派的“激进性”要义解析

杨华明


内容提要:再洗礼派是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激进改革派的主体分支。本文结合再洗礼派的历史运动及其包含的再洗礼主义神学理念,指出再洗礼派的“激进性”包含三方面要义:反威权改革的分离主义教会论、做门徒的和平主义伦理观和激进革命的终末论。

关 键 词:再洗礼派 激进性 反威权改革 分离主义 和平主义 终末论

作者简介:杨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



青年海德格尔的宗教哲学拆解

——以特洛尔奇为例

陈 亮


内容提要:青年海德格尔在《宗教现象学导论》讲座课程中对当时的宗教哲学进行了现象学拆解。具体的拆解是通过特洛尔奇宗教哲学的心理学、知识论、历史哲学与形而上学这四大形态进行的。宗教哲学的理论态度在拆解之后显露出来,并让其获得了科学上有效的宗教之本质规定。

关 键 词:海德格尔 特洛尔奇 宗教哲学 拆解

作者简介:陈亮,四川轻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早期教父与多神教批判

——罗马帝国一神论建构的宗教学解读

夏天晗


内容提要:在早期人类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宗教信仰间的更替和演进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态。克莱门特和拉克坦修等基督宗教早期教父对希腊罗马传统宗教的批判,为我们认识多神信仰向一神信仰的转换与演进,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文本。本文从早期教父的多神教批判出发,以现代宗教学理论为基本方法,分析探究罗马帝国时期一神论信仰普世化建构的条件与基础。从信仰对象看,基督宗教一神论的神性特征似乎蕴含了取代希腊罗马多神信仰的逻辑必然;而在社会文化层面,罗马帝国逐步形成的“普世主义”政治诉求,也为一神论选择提供了历史的可能。本文的阐发以此为线索,尝试立足于具体的社会文化土壤即当时的罗马帝国,揭示宗教从多神教到一神教演变的内在逻辑。

关 键 词:罗马帝国 多神教 一神教 早期教父 宗教学

作者简介:夏天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博士研究生。



·学术专题 多元宗教文明视野中的科技史论· 



“舍头谏”到“虎耳”:汉译佛经天文中的异化与归化

周利群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汉译佛教天文、历法、星占史料的归化与异化,以及《宿曜经》等重要佛教天文文献版本的中国化。在翻译过程中,不存在绝对的异化和绝对的归化,归化和异化是同时存在的。有些共通的东西能够进行归化的翻译,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无法归化,只能作异化处理。

关 键 词:汉译佛经天文 归化 异化

作者简介:周利群,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



耶稣会数学科学在中国

——明清时期欧洲天文医学的传入与转型

葛业静 钮卫星


内容提要:明末清初,天文医学作为欧洲数学科学的分支与解读基督教宇宙观的工具被传教士介绍到中国,首次在语境中被确立为独立知识类别。通过耶稣会士穆尼阁的系统译介,天文医学主要理论以及个体疾病和流行病大会合说两种解释模式嵌进清代文本传统。中国天文学家积极地摘录、引用、注释、质疑和改编,并通过调动历史记忆资源和对西学的理解尝试纠正翻译文本中的错误。另一方面,来华耶稣会士与民间从业者的交往,直接推动了欧洲天文医学与传统数术知识的化合。清中期以降,天文医学逐渐脱离天文学家的叙事体系,既符合耶稣会数学科学知识传播的全球趋势,也是传统向现代转型中既定知识类型重新排序的结果。

关 键 词:天文医学 耶稣会士 天主教 明清西学 中国化

作者简介:葛业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研究生;钮卫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执行系主任、教授。



“浮动”与“固定”之惑:穆斯林学者比鲁尼对印度时间单位“牟呼栗多”的考察

潘 钺 石云里


内容提要:“牟呼栗多”是古代印度人常用的时间单位,各种印度梵语文献及相关汉译文本普遍记载“牟呼栗多”被用作固定制时间单位。中世纪穆斯林学者比鲁尼将“牟呼栗多”看作浮动制时间单位,并试图通过印度文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本文通过辨析比鲁尼所举出的各项论据,指出所谓浮动制“牟呼栗多”是比鲁尼对“牟呼栗多”用法的误解,这种误解可能与穆斯林长期使用浮动制时间单位的传统以及中世纪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天文学交流有关。

关 键 词:牟呼栗多 比鲁尼 印度时间单位 伊斯兰计时制度

作者简介:潘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员;石云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



·深度解读 中国本土宗教考论·



论晚清国家告祭神圣意义的消解

温显贵 邱 婧


内容提要:告祭在经学文献中以类、造、禬、禜、攻、说、宜、柴、造等形态呈现,它与世俗、时事、皇权的联系十分紧密,不仅呈现出超世间的神意,又展示出统治者对经验世界的政治关怀,是一种近日常的信仰行为。其神圣意义由以下三方面共同构造:一为告祭主体身份的神圣性;二为告祭主体权力的神圣性;三为告祭主体行为及祭义的神圣性。当“告祭”融入国家礼制体系之后,分化为告祭仪和告祭礼。晚清告祭仪的变化多现于同、光时期,往往因政权更迭而产生;告祭礼则在时局动荡中改变仪制,在权力博弈中丧失祭义,在家国祸乱中转变性质。其神圣意义消解的本质在于经验世界与国家礼制的失衡。

关 键 词:晚清 国家告祭 信仰行为 神圣意义

作者简介:温显贵,湖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邱婧,湖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博士研究生。



弘道与教谕:宝顶山佛教道场性质问题再论

米德昉


内容提要:20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宝顶山佛教道场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观点多有分歧,主要集中在道场性质的“密”与“非密”问题上。宝顶山的图像体系意涵丰富,思想多元,非佛教中某一派或某一宗所能统摄的。鉴于此,本文从社会功能角度、而非宗派观念出发,提出宝顶道场既致力于通俗的佛法弘扬,又展开以孝道思想为根基的庶民教谕。

关 键 词:宝顶山 佛教道场 弘道 民间教谕

作者简介:米德昉,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员。



净影寺慧远对南方涅槃学的批判与继承

——以批判“六分科文”为中心

于海谛


内容提要:北朝末年,净影寺慧远所述《大般涅槃经义记》引起了僧界的关注。此作中,他将前人对《大般涅槃经》的科判总结为“六分科文”。经过比对、分析《大般涅槃经集解》,本文认为“六分科文”源于南方涅槃学。净影寺慧远批驳了“六分科文”,指出“经文浑互”是僧宗理解《大般涅槃经》的局限。正是通过对南方涅槃学的批判与继承,净影寺慧远成就了自己的佛学思想。

关 键 词:《大般涅槃经义记》 净影寺慧远 六分科文 涅槃学 《大般涅槃经集解》

作者简介:于海谛,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学海扬帆 宗教建筑与艺术探微·



雍和宫西配殿塑像与乾隆早期政治隐喻

陈粟裕


内容提要:雍和宫西配殿内供奉着清乾隆九年(1744)造的旃檀佛像与八大菩萨白檀木雕。从经典传译与图像传播的角度来看,作为佛教文献中的“众像之始”,旃檀佛像信仰由来已久。此类造像约南梁时传入汉地,而后在汉藏佛教中均享有殊誉。八大菩萨信仰亦可追溯到89世纪的吐蕃时期,今青藏高原东部以及敦煌石窟中均有图像遗存,象征着赞普的王权。检索清宫造像档案,旃檀佛像与八大菩萨均有大量施造,这一较为独特的组合方式体现了乾隆皇帝个人的政治意图。结合法轮殿与东配殿的造像,可知法轮殿院落群组合出一个诸神护持、皇权稳固、世间佛法流传不绝的宗教空间。

关 键 词:雍和宫 旃檀佛像 八大菩萨 乾隆皇帝

作者简介:陈粟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复古与革新:雍和宫永康阁、万福阁、延绥阁营造考

谷新春


内容提要:1748年乾隆帝将原景山寿皇殿万福阁及其配殿迁移至雍和宫,并经扩建而成的永康阁、万福阁、延绥阁是雍和宫建筑群的高潮部分。这种“一主二次”山字形建筑形制直接承继自正定隆兴寺,但以转轮经藏、弥勒佛和开花现佛为殿堂主供,为乾隆的革新发明。这种模块化的固定配置虽系首次实践,却深得乾隆帝青睐。随后他以雍和宫为原型,于北京圆明园、清漪园和承德须弥福寿之庙营造了三座类似建筑。论文通过对雍和宫永康阁、万福阁、延绥阁三阁建筑形制的溯源和殿堂主供宗教意涵的分析,得出乾隆皇帝营造京城圣地名胜、怀柔蒙藏民众、形塑政教领袖的政治理想。

关 键 词:乾隆 雍和宫 复古 革新

作者简介:谷新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  
段九州 供稿

编辑:乐乐

审核:振华







社科期刊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内容涉及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宗教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国际问题等人文学科,共90余种期刊。弘扬学术,传承经典,即时推送期刊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