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土的方子,却能滋阴排浊、清肠通便!白菜的“神仙吃法”,好多人还不知道

文摘   2025-01-02 18:39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妈,这几天又没睡好觉?”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沙哑干涩,夹杂着轻微的咳嗽。


我心里一紧,这已经是这个月她第二次因为干咳失眠了。


作为女儿,我又何尝不急呢?


可每次问到原因,她总是轻描淡写:“嗓子干,没事。”


挂了电话,我打开窗户,冷风裹着冬天的气息钻进来,提醒着我——这是一个容易上火、干燥的季节。


翻看着家中常用的养生笔记,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简单又熟悉的方子上: 白菜黄豆水 。


这个个不起眼却无比滋养的“神仙搭配”,或许可以帮到母亲,也能帮助更多在秋冬季节饱受“干燥之苦”的人们。



白菜被誉为“菜中之王”?

白菜看起来普通,价格也便宜,但它的营养价值却被老祖宗赞叹了千年。


《滇南本草》里记载:“白菜主消痰,利小便,止咳嗽,清肺热,去鱼腥、和中、消食、解酒。”古人甚至还赋予它一个美誉——“赛人参”。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白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膳食纤维,还有钙、锌、硒等微量元素。


这些成分让它不仅能润燥清热,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帮你清理肠道垃圾。


更不用说,它水分充足,热量极低,是冬季饮食中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品。


正因如此,聪明人冬天都会想方设法多吃白菜。


但如果光是炒着吃或煮汤,你可能还不知道白菜的真正“潜力”——它和黄豆的一次搭配,能让它的养生价值翻倍!




白菜和黄豆,这对黄金搭档妙在哪里?


① 白菜:润肺清热

白菜在中医的眼里,性质甘平,入胃、肠、肝、肾、膀胱经,擅长清热润燥、养阴排浊。


尤其是秋冬季节,寒冷加上干燥,很多人容易“肺热”引发干咳、口干、舌燥,甚至便秘。


而白菜正好以其“清润”的特性,帮助清肺热、养肺阴,改善这些症状。


更有意思的是,白菜成熟于初冬,它顺应了秋冬的“收降之性”,不仅能清除体内的“火气”,还能帮助胃肠道通畅,把身体里的“积滞”一并带走。


② 黄豆:补津养阴

如果说白菜是清热润燥的高手,那黄豆就是补津养阴的“润燥先锋”。


黄豆质润,能润上焦津液;气香入脾,能补脾胃之气。


秋冬季节,人们常因“肝火旺”导致津液枯竭,而黄豆可以修正肝的疏泄功能,把“过于亢奋的肝火”降下来,间接加强了白菜的润燥效果。


③ 两者同煮:一碗水,胜过药!

白菜与黄豆搭配煮水,既能清内热,又能滋阴补津,对干咳、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的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尤其是在冬季,很多人因为天气寒冷、饮食油腻,导致上火、便秘,这碗白菜黄豆水更是“救星”。



白菜黄豆水的做法

想喝到这么滋养的白菜黄豆水?其实做法简单到离谱。


食材准备:

  • 黄豆:一把(约50粒)

  • 白菜心:100克


制作步骤:

  1. 先将黄豆浸泡1小时;

  2. 将泡好的黄豆加水煮20分钟;

  3. 接着加入白菜心,再煮10分钟即可。


白菜黄豆水喝起来清香微甜,喝完可以把白菜心吃掉,味道清甜;黄豆不宜多吃,以免胀气。



白菜的其他神仙搭配,养生效果翻倍!


1、白菜+白萝卜:缓解冬季感冒

冬天“寒包火”的感冒最常见,用白菜和白萝卜煮汤喝,可清内热、散外寒。


做法 :白菜心250克、白萝卜60克、红糖适量,加水煎煮,吃菜喝汤。


2、白菜+板栗:健脾补肾

白菜清润肠胃,板栗补肾强筋,两者搭配,用来炖汤或清炒,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做法 :白菜加板栗和鸡汤一起煮熟,再用少许淀粉勾芡,做成“栗子扒白菜”,滋养又美味。


3、白菜+蜂蜜:润肠通便

如果你经常便秘,可以试试白菜榨汁,加入少许蜂蜜,既能清热,又能润肠通便。



总结:

白菜价格便宜,却富含营养。


这个冬天,不妨试试白菜黄豆水,或者用白菜搭配其他常见食材,为你的身体做一次“大扫除”。


小鹿想问问你: 这样简单的一份白菜水,你会试着为自己或家人做一回吗?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