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怎么破成这样?是不是需要修复?”“灯杆都歪了,万一砸到人怎么办?”“路口弯这么大,怎么不装个反光镜?”……
在漷县镇,有这样一支天天走村串巷的基层治理行动队——
村里哪里有需要修缮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合理、哪些情况会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全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王希增是前元化村村民,也是基层治理行动队的队员。
前几天他在路上巡逻,走到路边的一处花墙时,发现墙体严重破损,不仅影响美观,也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坏成这样了,必须得修。”老王二话没说,和同行人员迅速将情况上报村里。村党支部及时响应,立即安排维修人员修复花墙,经过一番修整,花墙恢复原貌,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确保村民和车辆安全通行。
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是推进基层治理的迫切需要。为及时了解民声、为民解忧,漷县镇通过持续强化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基层治理,让这支每天行走在路上的小分队,为基层治理“挑刺儿”。
凌庄村主街西侧的树枝因生长过长而触及电线,存在安全隐患。基层治理行动队队员毛德长发现后,立刻将情况上报到村委会,村委会迅速采取行动,联系了专业人员对树枝进行了修剪。
曹庄村一村民家门前的雨水箅子破损,影响了人员和车辆通行,基层治理行动队队员曹增生发现后,立即联系村委会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修复。
▲小屯村
小屯村和大柳树村的街道路面存在破损塌陷,基层治理行动队队员张震、李世忠发现后,将情况反馈到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迅速安排人员和设备进行抢修。
修复工作完成后,村里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村民们的出行也更加安心了。
▲大柳树村
“刺儿”挑得多了,群众的怨言少了。小屯村村民王大爷说:“街上路面塌了,我们走路都绕着,生怕一不小心磕着绊着,现在到村里这么快就给修好了,以后出门可不用担心会崴脚了。”
基层治理既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末梢神经”。
漷县镇党委书记郭枫表示,
今年以来,漷县镇聚焦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多点发力、积极探索,完善信息收集上报机制,建立健全矛盾分析研判机制,制定治安巡逻防控机制,让群防群治工作人员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本文转载自:北京通州发布
漷县书院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