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员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期刊(IF5y=21.6)发表文章:共生微生物和基因驱动技术引领防控新潮流

学术   2024-10-20 16:43   法国  

蚊虫传播的疾病,例如登革热与疟疾,对全世界的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现有的化学防治手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效用有限,且长时间的应用可能导致蚊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寻找创新的蚊媒疾病控制方法变得尤为重要,旨在降低这些疾病的传播风险。基因驱动技术和共生微生物技术作为两个具有前景的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关红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上发表题为“Gene Drive and Symbiont Technologies for Control of Mosquito-Borne Diseases”的综述,该文全面概述了应用基因驱动和共生微生物技术防控蚊媒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该领域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路径,为推动这一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本文从基因驱动技术和共生微生物技术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针对蚊媒疾病的防控措施。首先,文章系统地回顾了运用天然及工程化的共生微生物来对抗蚊媒疾病的策略,指出这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能够干扰蚊子的繁殖能力,缩短其生命期,同时还能阻止病原体的扩散。特别是基于沃尔巴克氏菌的共生方法已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不过这种方法的实施需要大量的饲养投入以及精确的性别筛选。

接着,文章对采用基因驱动技术防控蚊媒疾病进行了回顾,这种技术通过修改蚊虫的遗传物质来达到抑制其种群增长的目的。最后,本文总结了基因驱动技术和共生微生物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为未来的防控策略选择提供了参考。

王关红研究员为本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墨尔本大学Ary Hoffmann教授和北京大学Jackson Champer助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资助。


图1 共生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蚊虫防控策略

Ad植物微生物
分享植物与微生物相关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和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