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团结之力 共绘斑斓画卷——2024年第三期民族地区基层团干部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

时事   2024-10-31 22:18   北京  


“此次培训通过精彩生动的课堂讲授和现场实地教学,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讲授,让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悟更加准确,对开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认识更加清晰”、“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族团结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黔东南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动的民族团结实践,对我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10月21日至25日,2024年第三期民族地区基层团干部专题培训班在贵州黔东南成功举办,来自24个省(区、市)、17个民族的100位省级团委统战部门工作人员、市级团委统战部门负责同志、民族自治地方县级团委负责同志参加。

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帮助民族地区基层团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开展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能力。

3场专题讲座,2次分组讨论,4场现场教学和实践考察……学员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思考,坚定了做好民族工作的信心决心,有效提升了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能力。

精心设计的“理论课堂”

“这次学习让我意识到民族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丰富性。要想做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就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民族工作理论和经验,就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就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推进这项工作。”学员在参加完理论学习后深有感触,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收获感悟。

“各位学员是开展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骨干、核心力量,希望大家此次培训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尽快成长为民族工作的行家里手。” 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若曼·塔吾汗在开班仪式讲话中表达了期待,希望学员们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工作意义;抓好培训契机,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延伸培训效果,持续扩展工作格局。

贵州省委党校校委委员、教育长敖以深教授,从四个方面为大家深刻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帮助学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理解“想为”、“敢为”、“善为”的丰富内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推进青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中心主任王冬丽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阐释了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常与变、表与里、古与今、大与小,让学员们对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五个共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更准确地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团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处负责同志以“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共青团实践”为题,用生动形象的工作实例,与学员们交流了共青团开展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帮助参训学员厘清了工作思路,丰富了工作方法,提供了工作借鉴。

生动鲜活的“主题宣讲”

“这次主题团、队课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基石。我们被各民族共同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所感动,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更明确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责任。”学员们在观摩凯里市青少年宫和凯里学院示范性主题队课、团课后,第一时间在学员群内分享自己的收获感悟。

在示范性主题队课现场,凯里市第八小学“青骑兵”宣讲员施怡茜从“村BA”的火爆出发,告诉大家一个团结一心的民族,一个携手共进的家园,必将无惧任何风雨,永远屹立不倒。

凯里市第二十五小学“青骑兵”宣讲员吴稼雯为大家介绍了易地扶贫搬迁给一个孩子带来的变化,叙述了“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物质的脱贫,更是精神的富足”的生动实践。

来自榕江县车民小学金蝉歌队的孩子们,用纯净的童声,为大家演绎侗族大歌,让大家感受了一场音乐的盛宴。

来自凯里市第四小学的“青骑兵”宣讲员周雨墨为学员们描绘了在云贵高原的深处,隐藏着一座充满魅力的秘境——施秉县黑冲,这里不仅有“一柱擎天”、“世界最美白云岩喀斯特”等美景,更有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军民和谐共处的事迹。

凯里市第七小学的师生带来的微队课《籽籽同心 民族团结》,向大家阐述了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精彩纷呈,是源于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也是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纽带。

凯里市第八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带来的情景剧《石榴花开》,通过幽默风趣的情景演绎,让我们看到了校园里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拼搏奋斗,开出美好生活之花。

来自台江县城关一小的少先队员们通过歌曲抒发情感,用歌词和旋律表达山区儿童的生存状态和追逐梦想的渴望,展示了用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和毅力。

在示范性主题团课现场,来自凯里市融媒体中心“青骑兵”宣讲员王飞用语言的力量带领大家走进革命先烈龙大道先生,去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黔东南开放大学学生们带来的情景剧《在红船上》,重现了先辈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为国家命运、民族未来奋力拼搏的情境。

榕江县古州镇“青骑兵”宣讲员曹黎玲,向大家展现了榕江县是如何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利用贵州“村超”平台,让足球赛场变成各民族“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大团结”的大舞台,变为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盛会。

凯里学院学生们带来的苗族舞蹈《红军来过我家乡》,回顾了红军与苗族人民的鱼水深情,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一心的伟大力量。

贵州民族大学“青骑兵”宣讲员陈叶芬讲述了在贵州这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段段关于勇气、智慧与团结的故事,展示了贵州在交通发展之中跨越山川的坚韧与温情和民族团结的辉煌与力量。

凯里学院的学生们演绎的芦笙芒筒木鼓合奏《欢庆的日子》,传递了侗族人民在欢庆时刻的激情与豪迈,展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在激昂的旋律中传颂了各族人民的团结与进步。

剑河县第三中学的李诗奇、吴佐群、杨滢三位老师带来的微团课《传承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用富有特色的方式讲述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我们应如何在新时代勇担使命,将红色血脉传承下去。

形式丰富的“现场教学”

在丹寨县卡拉非遗银匠村,学员们感受了作为首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的魅力,在传承保护非遗文化同时有效解决当地适龄青年就业创业问题,通过成立银饰、蜡染、刺绣、鸟笼等合作社或小微企业,将经济效益辐射到卡拉村及周边村寨,促使更多青年投身参与到从事民族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上来,在弘扬民族智慧、民族文化及民族工艺等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形成新格局。

在凯里市白午街道福和社区,学员们深入了解当地常态化开展民族文化互鉴交融活动,利用“三月三”、芦笙节、苗年、侗年等少数民族盛大节日,组织开展民族文化活动。重点围绕“红色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促进民族团结大融合。此外,社区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普法和禁毒安全宣讲,充分利用儿童之家,结合“希望工程·陪伴行动”、“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实施,对搬迁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家庭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防溺水宣传等。

总结升华的“座谈交流”

“我们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要从青少年抓起,我们把着力点放在少先队员,通过组建民族团结合唱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歌曲传唱等形式深入学生心中……”,学员们在座谈交流环节充分结合本地区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典型案例进行热烈的讨论,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总结交流中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方案。

“一次集中封闭式的培训,激发了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责任和使命。”“理论课程让我对‘五个共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共青团为党育人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在青少年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了更深层的认同。”、“通过观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加深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情感共鸣,让我深刻感受到贵州省在民族团结工作做出的生动实践。”学员代表说到。

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团十九大相关工作部署,不断提升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切实为本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

关注中华儿女报刊社微信公众号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