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专题报道 | 颜奕萍:为传递爱国爱澳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时事   2024-12-21 09:31   北京  
 作者 | 《中华儿女》记者 黄伶伶
 编辑 | 华南

10月25日,“澳门青年看祖国”澳门各界青年“欢聚北京”交流团200余名成员汇聚北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全国青联常委、澳门恒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颜奕萍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首次观看升旗仪式的激动心情,并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澳门明天更加美好。“仪仗队出来的瞬间,全场突然肃静。升旗时广场上的群众自发唱国歌,很震撼——哪还有一个国家可以有这么多人很早起来看升旗、一起唱国歌?是不一样的感受,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颜奕萍

采访时谈到这一幕,颜奕萍说,这不禁让她回想起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的历史性时刻,以及回归25年来的发展巨变。

有幸见证澳门回归的历史性时刻

颜奕萍祖籍福建晋江。20世纪80年代,她的父亲颜延龄从福建到澳门从事贸易和建筑行业,参与了澳门很多社会工作,特别是在澳门回归前,他参与了中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区特派员公署大楼、解放军驻澳部队临时军营的工程建设,从设计、组织到施工,无不亲力亲为,并将此视为毕生的荣光。

生于这样的爱国家庭,颜奕萍孕育出厚重的爱国情怀。五岁前,她一直生活在福建的外公外婆家,直至上学才回到澳门。“童年都是快乐的回忆,包括体验干农活、捉萤火虫,无忧无虑的。小学的时候,我放假会陪着父亲去内地出差,走遍了大江南北,亦见证了内地这些年的高速发展。” 

上初中时,颜奕萍选择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哥哥和姐姐在那边留学,而且回归前澳门治安也不好,把三个小孩送到国外上学,父母会比较安心一点。”由于年纪尚小,最初的留学生活她并不适应,“离乡别井,想念家人的时候,经常偷偷哭泣”。好在还有姐姐的陪伴和照顾,让她逐渐适应、迅速成长。也正是在国外十年的生活经历,让她能够独立地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结交朋友、融入环境,“从温室中的花朵,到能为自己撑起一片天”。

大学时,受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颜奕萍顺理成章选择了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财经专业。毕业前夕,1999年12月20日,她专程回澳参加澳门回归的大型庆祝活动。令她记忆犹新的时刻是与其他澳门民众一起,走上街头夹道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看军车从珠海经拱北口岸进驻澳门。“第一次在澳门见到解放军,很震撼很兴奋。近距离看到他们进入澳门,觉得很安心,满满的安全感。”

颜奕萍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归后的澳门,出任集团下属酒店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负责酒店的翻新改造和经营管理。

初出茅庐,尽管经验不足,但她异常勤奋,希望以自己的能力,去管理好一个企业。“自己的第一个项目不想做砸,所以凡事亲力亲为。向前辈请教、向同行学习、与团队讨论,尽快去了解其中的门道。”与柔弱的外表和温纯的性格恰恰相反,颜奕萍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因为酒店是在维持正常经营的同时进行扩建改造,既要兼顾运营、又要保证工程推进,在近四年时间里,她经常就住在酒店,为的就是一有突发事情可以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作为空降的总经理,她既要照顾老人、还要激励新人;既要打破守旧的经营思路、还要冲在一线部署市场、调整策略。

对她来说,不仅酒店的经营管理是边学边做,酒店的工程事宜更是千头万绪,需要在设计的效果和成本中找到最优解,更要在预算、工期与品质各方面与施工团队随时沟通,平衡各方关系,将工程尽快推进。

尽管过程辛苦,大事小情都要自己统筹决策,并要独自承担带来的后果,承受着鲜为人知的巨大压力,但在颜奕萍看来,这是她工作二十几年成长最多最快的一个项目。“团队的磨合、经营业绩的要求、工期的压力,让我的领导力、抗压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谈判力都迅速提升。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她笑称,“我自己设立的目标,不管最后是否能够成功,正确的事情就值得拼一拼”。凭借强大的内心、坚韧的性格,颜奕萍最终带领团队以亮眼的经营业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认可。

颜奕萍坦陈,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若想获得别人的认同,就只能依靠自己努力。“一开始大家可能会觉得你不够成熟、没有经验,甚至对你的决策产生怀疑,要打破这些偏见,就只有做出成绩、成为专家,才能不被牵着鼻子走”。所以她会在实际工作中储备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做足万全的计划预案。当时澳门酒店业相对传统,没有酒店愿意进行翻新,几乎都是维持着一直以来的风格。为了说服董事会同意将酒店翻新改建为主题酒店,颜奕萍颇费了一番周折。“要准备很多资料,为什么要走主题酒店策略,为什么定这个主题,为什么这样做会更好。”事实印证了她的慧眼独具。在她的主导下,该酒店项目成为当时澳门第一家主题酒店,一度成为当地酒店改造成功的案例。 

勇于拼搏 肩挑重任

自初出茅庐将老旧的酒店“改头换面”而一战成名后,颜奕萍先后参与收购和管理多个澳门以外的大型旅游休闲产业项目。

彼时,出境游逐渐成为中国游客出行的选择,新加坡政府为接待逐年增多的中国游客,准备将当地一个历史悠久的保护区内的一处组屋改造为酒店。因有澳门酒店改造的成功案例在先,2004年,颜奕萍带领团队中标此改造项目。

此次改造从筹建到开业历时三年,难度远胜此前经手的项目。这处组屋废弃多年,因为曾是数位名人的故居,故而保留至今。项目最大的难点在于,为保护历史遗迹,组屋的外形不能拆,需要在保持当地特有娘惹文化风情的同时,内部装饰和设施改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这个项目很难很复杂,我学了很多。组屋下面有地铁线路经过,需要加固打桩,施工难度很大,且每一步都需要施工方与政府各部门进行协调,所以整个周期做了三年。”为此,颜奕萍每周都搭乘航班飞往新加坡,频繁往返。

通过颜奕萍和团队的不懈努力,酒店项目成为新加坡组屋改造的经典案例和经营最好的精品酒店之一,并获得“2010世界豪华精品酒店”称号。这些国外工作的经历,也为她日后在中国内地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2014年起,颜奕萍开始接手管理集团下属的港口物流板块,出任港务及物流公司董事长,全面负责集团在浙江安吉港码头的运营发展。

安吉县,地处长三角腹地,素来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著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浙江省内重要的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安吉港码头也因此应运而生。安吉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为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吨级内河支线港口,于2011年初投入运营。

再次转换赛道,一切需要重新学起,但是颜奕萍毫无畏惧,始终保持着空杯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她学习码头营运管理、航运市场及行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并将工作方向锚定培养及开拓市场、提升运营效率、打造口碑、加强码头安全操作等方面。此后,在颜奕萍与管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安吉港在低碳运输、打通内河运输、水水转运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开拓,也助推了安吉当地外贸的转型升级。

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安吉港港区内设有中国海关、中国检验检疫等办事机构,“水水中转”的安吉模式弥补了内河不具备开放口岸的短板,实现了安吉港与上海港的无缝对接。目前安吉港作为浙西北地区最大的内河集装箱码头,已通达全球2700多个港口和地区,成为安吉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闪亮名片之一。

当被问及成功经验,颜奕萍谦逊且清醒:“目前还谈不上成功,但是我认为必须有长远规划,我和管理层讨论最多的是企业三五年后、十年后怎么样,内河港行业的未来形势、业态如何部署才能一直延续。”

履职尽责,回报社会

自2008年起,颜奕萍先后担任上海市青联委员和上海市政协委员。她发挥双重积极作用,自觉修身立德,积极参与各类爱国爱澳学习、培训和活动,起到正面引领作用,从而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

作为青联委员,颜奕萍经常与青年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困难问题,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帮助;她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澳门故事、“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对内团结凝聚广泛的澳门青年,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内地的发展与政策,从而能更好融入大湾区的建设和祖国发展大局。

身为上海市政协委员,颜奕萍十年来积极参政议政,从政协工作的“初识懵懂”到履职的“渐入佳境”,并于2013年、2023获得上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

颜奕萍认为,厚植家国情怀是港澳青年工作的根本。要巩固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就要用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特别要增进与港澳台青年的血脉亲情。“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都体现出增强港澳青年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了解中国近代史、党史的重要性。 

颜奕萍(前排左六)参加“澳门青年看北京”澳门各界青年“欢聚北京”交流团青春汇报会

为此,2021年6月17日,颜奕萍策划组织了“港澳青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流团”。她带领港澳青年五十余人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一大会址等地,志愿者用质朴的语言描述辛亥革命开始到近代发展的艰辛历程,讲述着一批批青年为了信仰和理想前仆后继,革命事迹就是无数平凡的年轻人用生命做出的人生选择、汇聚成的时代壮举时,团员们百感交集,感慨今日中国的强盛来之不易,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风雨历程。“龙华陵园讲解员是位老人家,说得特别好。他把历史向我们娓娓道来,生动地讲了很多小故事,让我们觉得烈士不再是书本上的一段文字,而是鲜活的人,离我们不再遥远。大家参观时间比预期的长,但出来还都意犹未尽。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感受,这个很少见,因为港澳人比较内敛。年轻人也会思考,爱国不是一种口号,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爱国。”她动情地回忆。

为助力青年成长搭建平台

青年是社会宝贵的资产,是国家发展的栋梁。在事业取得亮眼成绩并积累了一定资源后,已担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等多个职务的颜奕萍希望发挥作用,搭建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舞台,互惠互助、同向同行;拓展青年对外交流的空间,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助力澳门青年成长、成才;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爱国爱澳精神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她于2014年、2018年先后创立了澳门菁英会和沪澳青年交流促进会,在“提升本澳青年的国情认识、为青年搭建平台、助青年开拓视野”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青联是陪着我成长的地方,可以认识各行各业很优秀的年轻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家都成长、有收获。我在青联受益了,所以很希望搭建一个平台,让本地年轻人更全面了解内地,给他们提供资源,拓展见识、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让大家都受益。”

颜奕萍带领澳门菁英会和沪澳青年交流促进会,在辅助青年事务、搭建商业平台、促进两地青年交流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每年她都组织成员参加各种青年交流合作活动,让澳门青年能切身感受到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她先后组织澳门菁英会成员参加浦东干部学院的“国情研习班”、“深港澳人才国情研修班”等,加深澳门青年对国情党史的认识;组织“向湾区出发—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考察团”等,为澳门青年走出去、创新创业赋能;与香港、上海、福建、广东、江苏、云南、重庆、台湾等各地青年社团机构联合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论坛、沙龙、考察等活动,如“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云港澳台青年圆桌会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年发展论坛”等,共商共议青年朋友们所关心的热点话题。

自澳门菁英会成立以来,颜奕萍还经常带领会员参加公益活动,如帮扶助学等。2018年澳门菁英会与巫溪团县委签订《关于共同开展扶贫助学帮扶协议》,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开展为期五年的扶贫助学帮扶活动。内容包括在红池坝镇开展优秀贫困中小学生代表访澳研学交流、专项资助优秀贫困高中生,以及捐赠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等。此后,重庆巫澳优秀学生第一期访澳交流团顺利成行,到访澳门特区政府机构、历史文化景区等处,不仅让山区的学生了解澳门回归以来的巨变,更让他们感受到很多的“人生第一次”。“带他们出来时压力很大,因为我们志愿者没有照顾过这么小的孩子,但我们就是凭着一股热血在做——不要辜负他们。说是帮扶,其实我们学习到很多,互相都有收获。我们只是可以提供让他们开眼界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外面有很大的天空和舞台可以追梦。”颜奕萍深有感触地说。

2018年8月,在沪澳两地合作签约仪式上,颜奕萍作为两地青年合作的澳门方代表签署了《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与沪澳青年交流促进会关于青年和地区性青年组织合作交流的备忘录》,并与沪港青年组织共同发布《“家国事业”沪港澳青年合作交流计划》,推进沪澳青年中学生民宿式城市寻访、青年国家发展研修分享、澳门青年来沪实习就业创业等计划,发掘上海优势资源、推动沪澳两地青年在会展旅游、科技创新、互联网发展、创新创业、特色金融等领域交流合作。

沪澳青年交流促进会围绕“家国事业”四个主题,参与主办了“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参与协办了上海“国旗下成长”沪港澳青少年升国旗主题活动、组织会员参与“在沪港澳台青年及大学生走访在线新经济企业”系列活动等,并在澳门组织带领会员参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型主题图片展”,积极组织澳门青年参与“澳门青年两会开讲”等活动,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通过这些活动,我欣喜地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关心国家大事、愿意走出澳门、走进内地工作、学习、投资和创业。澳门青年现在看祖国就觉得很厉害,内地发展走在前沿,现在回来是来学习的、开眼界的。”  

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同时也是澳门回归25年来巨变的见证者,颜奕萍以青年工作为己任,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身边的年轻人,将爱国爱澳的精神传递出去、讲好“一国两制”的澳门故事。“澳门地方虽然不大,但澳门有着‘一国两制’这个制度保障,可以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我希望可以把事业做好,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回馈社会,积极参与青年工作,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年轻人成长和成才。这样,‘一国两制’事业才能薪火相传。未来,我坚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她期待与更多年轻人携手,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奉献青春力量。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4年第12期 ]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