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 罗奕龙:共创充满活力的“健康澳门”

时事   2024-12-18 09:35   北京  
 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专题报道
作者 | 《中华儿女》记者 张惠清
编辑 | 赵汉琪

1949-1999-2024,时间坐标系上连接出闪亮的轨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澳门与祖国共同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定步伐。

罗奕龙

“澳门回归后的25年是澳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澳门卫生局局长罗奕龙说。

罗奕龙与改革开放同龄,于澳门回归祖国之后参与医疗事业及青年工作,他的个人成长与时代同频共振,见证了澳门回归祖国后的发展历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

在他看来,这25年的巨变不仅体现在法律制度、社会治安、经济活动、民生福祉、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发展成就上,更体现在澳门人身份认同、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显著提升上。

罗奕龙认为,历经25年发展的澳门,如今具备更好的条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将澳门建设成更美好的健康城市

“我们期待了很久,家门口的卫生站终于开了!”75岁的澳门居民刘女士高兴地说。

今年5月,刘女士把家搬进了横琴“澳门新街坊”。“横琴环境宜人,生活不错。刚开始搬来的时候难免‘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在横琴应该去哪里看病,只能回到澳门问诊。”刘女士居住在澳门下环街,回去的路程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这并不方便。“现在安心了很多,即使有突发情况都不怕了。”她欣慰地说。

刘女士口中“家门口的卫生站”,是11月9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揭牌的澳门新街坊卫生站。

“卫生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首个在内地设立,并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直接营运和管理的医疗机构。”罗奕龙告诉记者。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也是深合区成立3周年,卫生站的正式落成启用,是“一国两制”在医疗卫生方面实践的新示范,也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具体表现,开启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内地营运管理医疗机构的新尝试,具有深远历史性意义。

“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合作区,澳门居民可以在合作区享受到趋同澳门的医疗服务。”罗奕龙说,自11月11日运行以来,卫生站首阶段提供成人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及非预约门诊等西医服务,可使用大约300种澳门药物,进一步增强澳门居民的“同城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罗奕龙看来,卫生站的设立,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一份答卷,也是“澳门健康城市”建设的延伸。

早在2004年,澳门特区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推行“健康城市”项目。20年来,通过政府跨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成功实施多项全方位的健康措施,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疾病防控、健康促进、医疗设施与服务提升、环境卫生治理,以及健康城市规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对促进居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在“健康城市”项目20周年之际,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秉持“一国两制”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号召,于今年7月发布《健康澳门蓝图》(简称《蓝图》),全面推进健康澳门建设,力求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为澳门居民的健康福祉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蓝图》提出了三大政策方向。第一,推进关口前移。实施“医防融合”策略,将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等公共卫生服务融入日常医疗服务中,巩固和优化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着重将干预的关口前移到疾病的病因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第二,实施资源下沉。投放更多的资源到社区,一方面,在已建立且覆盖全澳各个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基础上,通过公私营医疗机构的协作,令社区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更趋完善,提升居民就医的便利性,并强化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另一方面,通过与社团、机构、企业和学校等合作,创设有利居民健康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社区的健康促进功能。

第三,促进观念转变。通过增长居民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健康行为实践,鼓励居民从过去被动等到出现疾病症状才接受医疗服务,转变成主动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提高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推动居民承担自己健康的责任,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翁。

“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希望通过特区政府各个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全体居民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支持健康的环境,如在社区营造规律运动的环境和氛围、工作场所增设血压测量设备、提供更多健康餐饮选择等,促进居民改变既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实践健康生活方式。”罗奕龙说,“长远而言,希望到2030年能达致涵盖健康风险因素、重要慢性病、精神健康和重要传染病四大范畴的20项具体目标和52个评估指标,以及达致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慢性病得以控制、居民生活质量总体提升目标,将澳门建设成一个更美好、更和谐的健康城市”。

厚植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

“我愿意继续当好‘中国澳门’和‘中山医’的联系人,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为国家和大湾区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贡献中山医智慧和力量!”11月10日上午,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24年校友大会暨第16届学术节闭幕仪式上,罗奕龙作为校友代表之一发表致辞。言毕,台下掌声雷鸣。

“虽然我生长在澳门,但基本上我的整个高等教育,都是在内地完成的。”罗奕龙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国家给予澳门的良好教育机会,与此同时,我也有幸见证了国家的快速发展与繁荣”。

1978年,罗奕龙在澳门半岛出生。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他,自幼成长于开放、包容、自立的家庭氛围中,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只要对社会有益,父母都会鼓励我去探索和历练”。

1995年,罗奕龙中学毕业后,心怀对内地城市的向往,奔赴堪称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东省广州市求学。彼时,只有少数澳门学生选择去内地上大学,他顺利被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录取。2000年,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罗奕龙赴北京大学攻读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后又攻读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在内地求学期间,罗奕龙迎来了一件举国欢庆的历史大事件。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当时,罗奕龙在中山医科大学读大五。作为宿舍里唯一的澳门人,他在宿舍和内地同学们一起观看电视,见证了这个重要历史时刻。

“我非常激动,身边的同学们也都欢呼雀跃,发自内心地高兴。那一刻,我深深感觉到,澳门与内地始终保持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罗奕龙感慨,“如今,在回归祖国25年的发展历程中,澳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绩,也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2003年,罗奕龙从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工作。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说,从仁伯爵综合医院呼吸科临床医生做起到澳门卫生局局长,自己在澳门公营医疗系统服务二十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成长——

第一阶段,担任胸肺科顾问医生,从个人层面不断提升自己,保障医疗服务的效果、质量和安全。针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重的问题,他创立老人科,实践“全人照顾”的理念。在他看来,“做个好医生的关键,需要扎实的知识技能、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沟通,以及无私奉献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第二阶段,担任仁伯爵综合医院医务主任。在负责医院管理工作期间,他促成多项跨部门合作项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缩短服务轮候时间。“新冠疫情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区政府的带领下,我们与特区政府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守护澳门市民的健康,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经历,也大幅提升了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医院管理的能力。”

第三阶段,2021年4月,罗奕龙担任澳门卫生局局长,更加着重医疗卫生政策的效益。“目前,我们致力建设健康澳门,明确了澳门卫生健康工作的三大方向:从医疗到健康、从医院到社区、从被动到主动(从远离烟酒、饮食运动、睡眠减压、疾病筛查和慢病管理等方面,鼓励居民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践行主动健康管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制度文化建设目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罗奕龙看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贯穿在医疗程序的全过程。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罗奕龙说:“特区政府同样将‘居民健康’作为施政重点。卫生局将秉持‘预防优先,妥善医疗’的宗旨、‘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医疗、医院专科能力建设,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落实医防融合、分级诊疗、智慧医疗发展,在建设健康澳门、优化医疗服务、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征程上作出贡献。”

架起澳门与内地医疗卫生事业的桥梁

6月12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仁伯爵综合医院一百五十周年庆典暨第一届澳门医学论坛”开幕式在澳门举行。开幕式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姜辉代表医院与罗奕龙共同签署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合作备忘录》。

罗奕龙(后排左三)参加2024长沙马拉松

“医疗合作备忘录的签署,进一步深化了北大医院与澳门特区卫生局在学术交流、远程医疗、人才培训及病例转介等各方面的合作,对于推动京澳两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罗奕龙说。

他透露,此前,北大医院与仁伯爵综合医院已在学术领域进行过深入交流和互动。今年2月23日,北大医院与仁伯爵综合医院举行了首次大内科联合巡诊活动,活动以北京、澳门双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通过远程技术促进双方在医疗技术、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罗奕龙期待,内地更多医疗机构与澳门把握好时代发展机遇,共同促进两地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保障居民健康。

“每年,我们都会与内地不同医疗机构互相沟通交流。”罗奕龙说,澳门在基层医疗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将这些有益经验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多内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内地医疗卫生领域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电子化医疗方面作出了很多成绩,我们希望在区域合作方面,卫生局加强与内地不同省市的医疗机构联系,包括与深合区及内地顶尖医疗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本地医疗人才的水平。”

提到对医疗人才的培养,罗奕龙说,在宏观政策方面,国家近年来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吸引青年医疗人员融入大湾区发展,包括可以独资形式、与内地医疗机构以合资或合作形式设置医疗机构,以及合资格的医疗人员可在深合区执业等。“我们鼓励青年医疗人员善用国家提供的机遇,前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大湾区就业或进修培训,扩阔眼界,储备相关经验后再回归服务澳门。”

同时,澳门特区政府也设立了人才引进制度,积极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技术的医疗专业人才,让他们在澳门发挥所长,并为澳门医疗人员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借‘走出去,引进来’方式,澳门必定能打造成‘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健康澳门,朝气蓬勃。罗奕龙介绍,随着澳门协和医院今年投入使用,将充分发挥澳门独特的区域优势,推动医疗旅游的发展。同时,也能联动澳门综合度假休闲企业,推出以健康为导向的服务,进一步擦亮澳门国际大都市的“金名片”。而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将充分利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的政策优势,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疗健康产业园。

“我们将不断丰富‘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也为澳门和整个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罗奕龙说。

凝聚更多青年书写新时代“濠江故事”

身为澳门青年的“大朋友”,罗奕龙已从事青年工作20年了。2003年,他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到澳门,加入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起因是同事想找健康促进课程的义务导师。担任导师后,我觉得利用专业知识,在闲余时间服务社会有很大的满足感,因此逐步参与更多青年工作,担任项目负责人、协会负责人,直至澳门青年联合会会长,参与青年服务的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内涵更深化。” 

2015年,罗奕龙加入全国青联,2018年获增补为全国青联常委,2020年至今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在全国青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与澳区委员团队共同努力,为澳门与内地青年发展工作贡献力量。我们通过考察交流及调查研究的方式,不断深化澳门与内地青年的学习交流。”

如同自己的职业生涯,罗奕龙将20年来的青年工作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通过短期交流参访的形式,带领澳门青年走进祖国,领略不同城市历史文化,深入了解祖国发展,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第二个阶段,帮助澳门青年建立持续的交流机制,建立长期联系,比如我们在共青团中央的支持下,现在有很多澳门青年朋友担任全国青联委员以及内地各省市青联委员,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宝贵平台去发挥自身优势,为澳门和国家发展贡献青年力量;第三个阶段,我们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现在乐见于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朋友真正扎根内地发展。比如,我观察到一些医疗系统的青年人才,在内地医院晋升到副教授的级别,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祖国建设紧密结合,这就是澳门青年目前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鲜活例子。”

澳门青年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岑浩辉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中央对澳门广大市民的亲切关怀,对澳门建设发展的全力支持,对澳门不断推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殷切期望。

“相信岑浩辉行政长官将带领特区新一届政府不负中央厚望,积极作为,为青年打造更广阔的发展舞台。”罗奕龙表示,“作为全国青联副主席,我将广泛团结澳门青年,全力支持特区新一届政府依法施政,传承弘扬爱国爱澳精神,助力青年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成长成才,书写新时代更加精彩的‘濠江故事’”。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4年第12期 ]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