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看祁连】内外兼修 祁连擦亮文明底色——祁连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纪实

民生   2024-11-01 18:15   青海  

一处处绿地公园、健身中心引来市民休闲娱乐,一项项为民工程情牵百姓,一个个志愿者奔波于楼栋街巷间……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让每个身在“天境祁连”的人都感受到了发展的速度和温度、小城的浪漫和时尚。

今年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立足“铸魂于民、问需于民、聚力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宗旨,紧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要求,对标创建周期和既定任务,定节点、抓重点、攻难点,努力实现海北州创建零的突破周期目标,城市管理不断规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形象显著提升,一个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祁连正进入大众视野。

城市更新 让生活更美好

老旧小区改造是群众关注度高、期盼热切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祁连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大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原来这条路与旁边的小区没有围墙,用铁丝网或铁皮隔着,孩子们上下学路过很危险,现在都用白色围栏围起来,地面也重新硬化,建了小花园,看着就比以前安全舒服了。”家住祁连县石榴籽家园的居民东智布真切感受到了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楼道更整洁了,小区卫生环境好了,停车更规范了……

改造后的石榴籽家园。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增平 摄

祁连县石榴籽家园是祁连县公租房小区,小区住户基本是来自祁连县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等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小区自2019年建成以来,有400多户汉族、藏族、回族等群众居住在这里,2024年,小区重点围绕停车位、外立面、小区路面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从满足居民生活便利和改善生活需求出发,助力居民生活在“家门口”原地升级。

“在改造前期,我们充分征求居民意见,过程中不断对短板进行查漏补缺,争取做到为民而改。”拉洞新型社区居委会委员马永贵介绍,通过改造,大家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小区的颜值提升了,居民素质也有了很大提升。

目前,祁连县圆通小区改造工程也进入尾声,居民满怀期待。“老旧小区改造,大家期盼已久,原来停车位不够用,现在不仅够用了,还设置了新能源车、电动车充电车位,全面解决了原来小区存在的问题。”家住圆通小区的居民王成跃说。

创城,重在过程,贵在民心。

祁连县在城乡文明创建过程中致力于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创新推进永秀、园丁苑小区以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精神文明、红色物业为一体的示范小区打造,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新建禁牧搬迁安置房44幢528套。祁连县全面开展更换垃圾桶、修整道路、绿化修葺增补、清理城市牛皮癣、违停车辆整治等专项行动,城市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祁连县全面启动城市网格化管理,精准划定4个片区16个网格,推行“楼宇长+单元长”管理,加大城市街区乱象治理力度,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投资2600万元实施圆通、富康等16个老旧小区屋面、管网改造及绿化等工作,在35个“三无”小区探索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自治自管。集中实施滨河路森林休闲步道、沿街休闲微景观、公园绿化景观小品等绿地提升工程。增加停车场26个,划定街道停车泊位1620个,设置垃圾分类箱530个,完善建成区斑马线83处。投资70余万元安装人民路交通隔离带1800米,全面排查检修建成区12个主要路口交通信号灯,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构筑生活新场景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外在形象,更在于内涵与底蕴。

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多年来,祁连县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和睦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不断提升城市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健身场所,我们锻炼再也不用跑远路了。”日前,在祁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在和朋友打篮球的东智竖起大拇指称赞。

祁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祁连县打造的重点民生工程,里面设有篮球馆、羽毛球馆、健身房、棋牌室、排练厅、太空展览馆、理发室等功能区,虽不大,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科普展览一应俱全,成为祁连县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每周5天时间,每天早上9点,家住祁连县圆通小区的赵先生和朋友都会在祁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聚,开启一天的健身时光:“这里的健身设备齐全,比以前室外的健身器材更‘高大上’。”

祁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仅仅是一个活动场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祁连县把文明实践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立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聚焦养老、育幼、帮困等推出“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项目,主要围绕“讲、评、帮、乐、庆”志愿服务活动,分别打造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祁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项目,围绕理论宣讲、卫生健康、文化文艺、法律服务等内容,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发布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寻诊问医、扶弱济困、助残助学等志愿服务项目需求,为群众提供菜单式、精准化服务。目前,祁连县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0个,注册成立志愿服务队152个、志愿者4423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挂牌率达100%,覆盖率达100%。

爱心传递让城市更温暖

在祁连县八宝镇新城社区爱心驿站内,百余种生活用品有序陈列,一袋洗衣液5积分,一袋米9积分、一袋面8积分、一提卷纸3积分……物品价格标签上标注的不是金额,而是兑换该物品所需要的积分。

八宝镇新城社区爱心驿站。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增平 摄

这些积分又是从何而来呢?

“爱心驿站是一座传递爱心、温暖人心的桥梁。”八宝镇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马培军介绍,爱心驿站的运营采取“有劳有得、积分兑换”的运行模式,辖区居民和困难群众在原有积分制度的基础上,将居民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惠民便民服务、社会治安维护、文明新风劝导等内容纳入积分制度,使居民通过参与社区建设获得相应积分,换取自己所需的物资。爱心驿站的商品以政府采购,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辖区党员、居民和单位捐出富余或闲置的物资为主。

翻开八宝镇新城社区李桂花的爱心救助手册,她每一次参加志愿活动都记录在册:4月18日参加防电信诈骗宣传获得积分2分,5月9日参加法律宣传获得积分2分,7月14日至15日参与环湖赛执勤获得4积分……活动手册的另一面,则记录她用积分兑换的米面油以及日用品。

“我们本来就是社区的一分子,参加志愿活动,既能为社区和身边的群众做些事,也能用积分换得生活物品,两全其美,很有意义。”李桂花说。

现在,爱心驿站逐渐成为了祁连县广大居民和社区的连心桥,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志愿者,把社区这个大家庭当成自己的小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社容社貌、户容户貌整治,善行义举等,参与小区治理。

文明如风,可传温暖;文明如雨,可播善行;文明如光,可照人心。

“您好,请礼让行人。”“请您注意小区卫生,文明养犬。”“您好,骑机动车请戴好头盔。”不光在社区,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路口,总能看到文明志愿者和交警的身影。在这座高原小城中,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角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注入文明之风。

文明生沃野,新风润心田。如今的“天境祁连”,草原、雪山、林海、峡谷、冰川是独特的生态景观,整洁、热情、温暖、向上是不断生长的祁连底蕴。


来   源:西海都市报

编   辑:马吉寿

责   编:王振国

监   制:聂文虎

总监制:王成荣




走近祁连
介绍祁连历史、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让外界全面了解、认识祁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