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母校 | 文学与传媒学院寒假实践活动第四期

文摘   2025-01-26 17:22   浙江  

文学与传媒学院

寒假实践活动第四期


回访母校,

传递温情,

助力申硕    



团队信息

回访学校: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回访时间:2025.1.21

实践队长:姚科兴  

实践队员:郭灵薇



前期准备
1.首先了解活动的目的,明晰活动的组织形式,认真了解活动流程和要求,领取活动海报和物资,提前联系好班主任。
2.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准备好温理工美景照片,提前了解好宣讲班级选课情况及班级情况,回顾高中生活,为学弟学妹们提供经验。
3.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准备伴手礼,提前了解任课老师现在任教情况。



回访故事

一.忆往昔——校园漫步




伴着冬日的暖阳,我和高中好友一起又回到了母校。只是这一次我不再是那个背着沉重书包的高中生,而是以毕业生的身份。我们首先来到了这块刻着“自强不息”的字的石碑旁。在之前,每一位“优秀凤高学子”都会拿着证书和它合影留恋。这一次,也圆了我们之前没有实现的梦想。我们也将带着这四个字,奔赴大学生活,向着人生理想不断迈进。



接着我们去了图书科技大楼,里面摆放了许多科学仪器供我们休闲时玩耍。图中的孔子像是我们每次大型考试时必须供奉拜访的地方。每次有一些重要的考试,他的身上脚边手上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贡品。大多是水果零食和KFC,有时候还有同学会挂上自己的校牌。仿佛每次和他交流过后,自己也会有什么魔力一般。孔子的边上就是刻有凤凰图案的图腾,这也与我们学校的名称由来和桐乡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凤高标志性建筑——掷铁饼者。从前我们只是远观后便匆匆赶回教室学习,这一次终于可以慢慢欣赏他并留下最后的合影,给我的高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也会将学校对我们身体健康和拼搏精神的追求一直带到更远的人生旅途中。



最后我们又走回了学校的标志性道路——梧桐大道。梧桐不仅是学校的象征,更是桐乡的标志。梧桐树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树,与凤凰的传说紧密相关。凤凰是吉祥的象征,而梧桐是凤凰栖息的地方,因此梧桐树也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这条路是我们每次跑操和上完体育课回来的必经之路,承载了我们许多快乐的回忆。


二.进讲堂——宣传温理






我们来到了班主任现在任教的高三(10)班,一进门我们就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温暖开放的大家庭。了解到他们的选课组合是政生技,在讲解温州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时,我特意截取了不限物化组合的分数线让学弟学妹们找准方向学习。在宣传时,我将转专业政策,宿舍条件,创新创业情况及校园风景作为重点讲述对象,并结合了我自身和身边同学转专业经历及自身大学生活情况,学弟学妹们听后深有感触。之后我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高考时数学的学习经验,从年级倒数到最后数学上三位数,同学们都大为震惊并表示我给他们增长了信心,一定会认真对待数学。最后我叮嘱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和身边的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一定要及时求助,不要让自己无限内耗下去。


三.谈资助——展温理风采


这次宣讲我们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下温理工的资助政策。从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到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助学金,我们细心讲解了每种资助政策的标准与资助力度,深刻分析了这些资助政策能够带来的帮助与好处。我们深知温理工的资助政策不仅是为家庭贫困的同学提供生活上的保障,更是以暖心工程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贴心慰问。


四.寻恩师——交流提供经验



进了学校,我们十分不凑巧的撞上了老师们监考的时间。所幸班主任之后得了空,领我们吃了食堂的饭菜并和我们在原来的高三(6)班门口合了影。虽是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味道,但故地重尝仍多了几分新意。之后我们坐在办公室里,与老师分享了大学的日常生活和学生工作上的一些小进步……上了大学之后,我渐渐被不同于高中的自由与新奇迷了眼,可回到了母校,回到了曾经为之奋斗的高三,回到了熟悉的老师身旁,再次听到了熟悉的鼓励与期盼。这些话语似锚,钉住了我的心,让我回想起对大学的初衷与憧憬……重返母校之旅,亦是重新寻心之旅!
思绪万千
再次踏入凤高的大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高三的教学楼,高考励志的标语依旧醒目;干饭的林荫小路,斑驳的雕像依旧矗立;学习的图书馆,八尺高的孔子像依旧接受着学生的祈福。在与高中老师的谈话中,变的是我们慢慢褪去稚气,而不变的是老师对我们的殷殷教诲和期盼。在给学弟学妹宣讲之前,心中难免忐忑,但幸运的是学弟学妹们在宣讲的时候都非常的捧场。这次宣讲活动不仅是我重返母校的一个契机,也是能让学弟学妹多多了解温理工的一次机会。最后就祝福学弟学妹们能在高考这个战场上过千军、斩万将,考上心仪的大学。 
                        ——队员:郭灵薇

再次踏上母校的道路,学校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美好的青春回忆。2025年1月15日我和同班的十三名同学第一次回访母校,我们看着学校里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和人,听着上下课铃声,从前的一切又回荡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往事总在回忆里被赋予意义”,这是新高考一卷语文教给我们的,这一次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金量。半年前的我们可能对这个学校充满了恨与无奈,觉得它禁锢了我的自由,但现在的我们回头看,它却像一位母亲,呵护着我们的成长。坐在竹园的长椅上,看着来回奔波问老师的同学,看着争分夺秒授课的老师,仿佛看到了从前的我们。我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一代代都在延续,一代代也在奔赴属于自己的人生。
2025年1月21日,我和温理的同学一同再次来到这里,这一次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讲述温理的故事,讲述我们的故事。在前期准备时,我们都很紧张,觉得自己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有用的经验。但当踏上讲台时,学弟学妹们的热情与欢呼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他们感叹于温理的转专业政策,宿舍条件,以及美丽的校园风景。当我分享完数学学习经验后,也有许多同学向我保证一定好好学习数学。看着他们坚毅的眼神,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
最后感谢温州理工学院提供这次宝贵的回访母校宣讲机会,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高考必胜!
                      ——队长:姚科兴


往期回顾




END

文字编辑:网推部 杨昱婷

文字排版:网推部 杨昱婷

图文来源:实践志愿部

审稿:李漪宁 杨雨欣 张傅涵

初审:黄挺亮

二审:郭大鹏

三审:钱成敏





长按二维码识别并关注我们

温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
温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为大家提供分院相关资讯,温理学子最贴心的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