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分享一个字——“噬”字,看到这个字,你怎么读呢,是什么意思呢?噬脐又是指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噬”字吧,本篇笔记写的是关于“噬”字的知识。
一、读音
"噬"字读作 shì,与"誓"字同音。在《唐韵》《集韵》《韵会》中的注音是“時制切”。那么一起来熟悉这个字的读音,不妨现在就在你的输入法里试一试,输入" shì ",搜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字。通过实践来加深记忆,印象会更深刻哦!🔍📚🐾📝
二、字源
"噬"字部首为口,笔画16,左右结构,篆文字形为:
“噬”字由“口”和“筮”组成。“口”字很好理解,表示嘴巴,而“筮”字则有占卜的意思。在古代,占卜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式,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未来。所以,二者结合,“噬”字可以理解为用嘴巴去“占卜”或者“预测”食物,这实际上是一种比喻,表示用嘴巴去咬、去尝试。
“噬”字本义,就是咬或者吞。
在《说文解字》中,“噬”被解释为“啗也,喙也”,描绘了一种用嘴或牙齿进行咬合、咀嚼的行为,意思就是“噬”的含义是吃,用嘴巴咬。
“噬”字从篆文到楷书,形态上都有所变化,但基本的构成元素“口”和“筮”一直保留着。在篆文中,是由“口”和“筮”组成的,“噬”字的形态更加接近现代汉字,隶化后楷书时期,字形进一步规范,形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噬”字。
“噬”字除了本义的咬、吞之外,还引申出了侵吞、侵占的意思。比如在一些古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噬”字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婪地侵吞别人的财产。这种引申,实际上是对“噬”字本义的一种扩展,从物理上的咬、吞,扩展到了抽象的占有和控制。
三、含义和用法
①"噬"字的本义就是咬和吞。
古籍《易·杂卦》中提到“噬嗑食也”,这里的“噬”直接关联到了吃东西的动作。
而《左传·哀公十二年》中的“国狗之瘈,无不噬也”,描述的是狗疯狂地咬人,这里的“噬”字用来形容狗的凶猛。
在《明史·海瑞传》中说“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这里的“噬”用来形容人像野兽一样凶狠地攻击别人。
②“噬”字还有侵吞、侵占的含义。
唐代狄仁杰在《檄告西楚霸王文》中写道:“自祖龙御宇,横噬诸侯。”这里的“噬”字,描述的是像野兽一样贪婪地侵占别人的领地。
③“噬”字还可以作为助词使用。
比如在《诗·唐风·有杕之杜》中,“彼君子兮,噬肯适我?”这里的“噬”字,表示的是“肯”的意思,用来询问对方是否愿意。
噬脐,读作 shì qí,比喻后悔不及。
“噬脐”字面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嘴巴去咬自己的肚脐,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嘛!😄 但“噬脐”比喻的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就像你不可能咬到自己的肚脐一样。
在《左传·成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脐。”意思是说,如果不早点计划,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结语
"噬"字你学会了吗?今天的学习笔记就写到这啦,不妥之处,请指正!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