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祥:40年与草编“结缘”

旅行   2024-11-05 16:36   甘肃  
“把草编当做艺术,它感染了我,是我的兴趣,同样我也挣了一些养家糊口的钱。”孙军祥把爱好当做职业,从一事,至终身,一年又年,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作为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渭草编技艺的省级传承人,孙军祥从事草编加工已有40个年头了。今天,让我们走进孙老师的工作坊,一起了解他与草编“结缘”的故事。
地处黄土高原西南的通渭县,有着悠久的小麦、玉米种植历史。在劳动中,通渭人形成了以麦秆、玉米叶为材料制作的草编工艺并传承至今。2008年,通渭草编入选为第二批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秋时节,走进孙军祥家院子里的小作坊,几位邻家老人一边唠嗑一边掐着草辫,一旁缝纫机“哒哒哒”响个不停,孙军祥的媳妇和徒弟正在扎制草帽。
今年58岁的孙军祥,是通渭县襄南镇文家堡村昌子沟社人,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县城的草编厂当工人,工作期间,他认真工作,熟悉了草编制作的流程和技艺,草编厂倒闭后,孙军祥回到家乡,因看好草编发展的前景,他便继续从事起这个行业,由草编工人转为草编手艺人。
“草辫可以编制出各式各样的草编工艺品,市场上需求量大,我感觉能养家糊口,能赚钱,就坚持做到了现在。”孙军祥说。
孙军祥的“草编之路”刚开始并未得到妻子的支持,妻子认为庄稼人要以种地为主,解决温饱问题,草编不能当饭吃,没有啥用。但在孙军祥的不断坚持下,草编制作的产品受到大家喜欢,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后,妻子也开始和他一起制作草编工艺品。
手提包、隔热垫、沙发垫、草帽……在孙军祥的草编产品展览室,各种草编产品琳琅满目。“这些工艺品大概分为三种类型,蚂蚱笼、八卦灯、绣球属于麦秆编织的工艺品;草帽、提篮是草辫加工编织的工艺品;这个包和花瓶是用玉米皮编织而成的。”孙军祥介绍,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制作草编的材料,麦秆、玉米皮原料丰富,就地取材,真的是变废为宝。
“草编工艺品在市场上销售得比较好的是草编旅游帽、麦秆提篮、玉米皮坐垫、麦秆手工编织的扇子。”孙军祥的这些草编工艺品主要销往临洮、靖远、酒泉、兰州、秦安等地,因为做工精细,深受客户喜爱。
而在编织成的四五十种工艺品中,孙军祥最擅长的是制作草帽,他说,草帽是最为传统的草编产品,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一直延续到现在,最多的一年,他售出了6万顶草帽。
起初,草编是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但大半辈子过来,孙军祥已经离不开草编。“老伴说,孩子们都大了,要到抱孙子的时候了,草编干不下去了。”孙军祥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打开草编产品的销路不容易,他放不下,还想着继续干下去。
“草编制作涉及的环节多,单从收购草辫来说,涉及到襄南周边四五个乡镇的农户,根据一年收购的10万盘草辫数量来说,涉及到2000多户农户。”孙军祥说,他从农户手中收购草辫,再把这种半成品的草编产品加工成可在市场流通的产品。
“其实做这个不容易,我喜欢创新样式。”在孙军祥看来,草编有了市场,就有了经济效益,制作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也才能更好得传承下去,而适应市场需求,就需要不断创新草编工艺品。
工作坊里,孙军祥的徒弟马红在缝纫机前认真地扎制草帽,长长的草辫在她手中,很快变成了有形状的帽子,一下午,她就可以做好一百顶帽子。
“我做了二十年,平常都在这里忙,是孙老师的徒弟,学了编织草帽等各种工艺品的手艺,咱们庄稼人没地方挣钱,有个地方挣钱也好着了,平常就是编织提篮、扇子、绣球,孙老师的手艺多得我学不完。”孙红热情地介绍道。
在从事草编制作的过程中,像马红一样跟着孙军祥学习,编织技术掌握的比较好的手艺人有四五十人。这些年,孙军祥通过收购、加工制作草编产品,带动周边群众从事草编制作,让村民们增收有了门路,形成了可学习可复制的“非遗工坊+庭院经济”模式。
“把草编当作艺术,它感染了我,是我的兴趣,同样我也挣了一些养家糊口的钱。”孙军祥把爱好当做职业,从一事,至终身,一年又一年,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我要把这一行好好干下去,做好下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也将积极参与草编工艺的宣传活动,将我的草编手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热爱草编手艺的年轻人。”谈及接下来的规划,孙军祥说。

来源 | 通渭融媒

编辑 | 邱亚玲

责编 | 刘宇鸿
审核 | 张红彦

说明 | 当归定西旨在宣传定西市文体旅游。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当归定西
这里是渭河源头,这里是李氏故里,这里是长城起首,马家窑文化从这里发源,洮岷花儿从这里漫起,中国革命从这里转折......您好,请关注当归定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