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转入实地调查阶段以来,已有4个月。这段时间里,市普查队和各县区普查队通力协作,创新工作举措,整体进展顺利,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新发现文物涵盖了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多种类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孔望山唐代建筑基址、于沈盐田等文物均为近年实施考古前置制度、配合城市基本建设中发掘发现的,为地域文明探源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以下择要介绍一些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牛首山山腰,其西为悬崖,东为大村通向关里的古道,北面山麓大圣湖(大村水库)即为大村遗址所在地,南边台地有汉代墓葬群,曾出土一批汉代简牍。牛首山石刻共有4处,分刻在3块岩石上,从南向北排列依次为“吴平里□□□□□”、“□□汉□□”、“建初七年”、“不其衣吴平兴里刘卒吏息地”。刻面朝东,字径大小不均,平均在20厘米左右,字体为隶书,笔风古朴雄浑。牛首山石刻为东汉石刻遗存,虽然文辞简单,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鲜见的汉隶大字遗存,为研究两汉时期不其县的设置变迁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并且为当时的职官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对研究本地汉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前圩村东南约311米淮沭新河上。该桥落成于1972年10月,横跨淮沭新河,是连接前滩村与潘圩村、晏圩村的重要桥梁。前滩大桥总长约54米,桥面净宽约4米,桥身为三跨敞肩石拱桥,中间两个桥墩上各有7个小孔,两侧各有4个小孔。造型优美,做工精良。桥两头两侧分别有两根桥头桩,桩高1.19米,宽0.26米,厚0.23米,桩上刻着“前滩大桥”“一九七二年十月”,桥头桩内侧上分别刻着毛主席诗句“六亿神州尽尧舜”“春风杨柳万千条”“五洲震荡风雷激”“四海翻腾云水路”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放眼世界、胸怀祖国”的口号。桥两侧分别有29根栏杆,高1.04米,宽0.15米,厚0.15米,栏杆采用混凝土预制栏杆,因年久失修,已有部分损毁。桥栏左右内侧分别刻着“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标语口号,文字周边饰以葵花与五星,个别字为已经废除的“二简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前滩大桥为研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李宅村,东距赣马镇孙桥村综合服务中心约205米。桥体桥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3.5米,四墩三孔,三层组成。每个桥墩由三根直径约0.5米的圆形石柱组成。三根圆形石柱组成的桥墩底部坐落于河中水平放置的不规则石块上。四个桥墩上部分别搭有条石一块,横条石长3.64米至4.2米不等,宽约0.53至0.61米不等,厚约0.25米,在东北的一块条石上有一方古代棋盘图案。石桥原有数尊石雕螭首,现仅存一尊,为早年间脱落沉于水中,2017年清理河道时出水,现保存于赣马镇孙桥村综合服务中心院内。螭首残长0.85米,宽0.44米,高0.32米。据《嘉庆赣榆县志》记载,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樊兆程、徐应元、顾文炤等三任赣榆知县先后疏浚大石桥河,因此该河又称“三公河”,此桥应为浚河之后所建。另据当地孙氏家谱记载,该家族为清初由莒县避祸迁至此处,因本地有大石桥,孙桥之名由此而来。在2011年新桥修建以前,石板桥曾长期作为该村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
小山圩梅花鹿岩画位于大伊山风景区小山圩南侧、石佛寺西30米处。整个岩画为阴刻,画面由动态的梅花鹿、飞翔的小鸟、花草以及刻章构成。梅花鹿长约33厘米、高约40厘米,整体呈行走中回首姿势,鹿角高高的分叉在梅花鹿头部,通体有7个圆圈分布在鹿体上,代表梅花鹿的斑点;小鸟长约12厘米、高约12厘米,整体呈飞行状,双翅展开;花草分为多处,其中有一朵盛开的花;刻章位于整个画面的右下角,有一明显矩形框印,高约8厘米,宽约5.5厘米,但其中文字识别不清。小山圩梅花鹿岩画和大山圩梅花鹿岩画、大龟腰山梅花鹿岩画都为元代岩画,在本地鲜有发现,对研究当地元代的历史文化及民俗具有重要价值。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云台农场于沈社区园博园内,系2021年文物资源区域评估中发现。通过试掘共发现砖铺盐田遗迹11处,时代应为明清时期。盐田平面大致呈方形或长方形,面积大小不一,最大为423平方米,最小仅34平方米。盐田多为碎砖铺面,工艺考究,十分平整。试掘过程中未见遗物出土,无法直接证明盐田的年代。但是根据遗迹的开口层位关系,初步推测年代上限为明末清初,大约在民国时期废弃。
明代成化年间,丁永创制晒盐法,带领盐工砌砖成池,灌水盘卤,晒卤成盐,一改旧有的煮盐、煎盐之法,使淮北的盐业生产技术领先于淮南。于沈盐田的发现,为了解过去的盐业生产工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对于研究连云港地区的盐业发展史,乃至中国的盐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秦东门大街105号连云港市艺术学校院内。海州高级中学的前身是海州石室书院海州官立中学堂,曾经培养了沈云沛、朱路、张廷瑞、李映庚等杰出的人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乡绅沈云沛、黄道传等人创设海州中学堂,成为当时海州最高学府,揭开了海属地区近现代教育的序幕。沈云沛任海州官立中学堂的第一任监督、卢殿虎任第二任监督,为海州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民国期间,中学堂相继改为省立第十一中学、东海中学、东海师范学校的校园,继续为社会输送大量精英人士。民国二十七年(1938),校园遭到日军的飞机轰炸,被夷为平地。包括大礼堂在内的建筑无一幸存。直至建国后,海州城墙拆除,用海州城墙的城砖重新兴建校舍、礼堂、院墙及其他附属建筑,成立新海连市初级中学,后改为海州中学。海州高级中学和海州官立中学堂都是在海州石室书院原址上建立。海州高级中学老校区是沈云沛在连云港创办教育保存最完整的校址。作为两百余年海属地区教育的原点,对于丕振当地文风,延续文化教育的根脉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