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位于关中平原西端的生态农业县,不仅是宝鸡市的饮用水源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更是先秦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近年来,千阳县以乡村振兴为总揽,集中力量发展百亿现代农业、百亿绿色新材、百亿新能源“三大百亿”产业,强化县域特色经济、集体经济、联农带农经济、民营经济,成功打造成为中国矮砧苹果之乡,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7亿元,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了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八连优”,并成功跻身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行列。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化农业、富裕农民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千阳县形成了三条工作共识:坚持党建引领、党政同抓;坚持统筹要素、集聚优势;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提升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探索并形成了“333”模式,开辟了一条产业发展有后劲、群众增收有保障、集体经济有活力的创新发展之路。
首先,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定位、整县推进。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千阳县制定了“双培强村、百万递增”六项措施,确定到2025年底,百万村达到26个、千万村2个,集体经济总量突破1亿元。坚持县级、镇级、村级三级统筹,打破行政区域分割,释放要素集成优势。同时,成立专班,党政同抓,实行清单管理和节点推进。
其次,突出模式支撑,分类施策、精准推进。以苹果产业为首位产业,千阳县通过集体建园、流转土地、搭载项目三种途径,整合资产资源资金。强力开展集体果园回收、老旧果园改造提升专项行动,今年收回改造集体园2800亩,亩均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先后引进15家果业龙头企业,靶向流转育苗建园集体土地近3万亩,带动1.2万名群众务工年增收1.2万元、41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580万元。整合3亿元涉农资金注入龙头企业,实实在在带动群众务工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千阳县还整合资源、人才、营销等关键要素,形成三种途径。资源优势抱团,整合资金建成红苹果产业园,服务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在南寨镇整合全镇13个村衔接资金2650万元,充分利用闲置小学资产,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承建万吨冷库项目,带动集体收入1420万元、330名群众年人均工资收入3.3万元;在大寨等4村,发挥传统建筑能人集聚优势,组建建筑公司,推行乡村项目集体建、镇域资源内循环,承建县内外项目27个,2023年成为唯一一个千万村;在闫家村6名村干部牵头成立果业公司,2023年销售苹果160万元,人才优势抱团成效显著。宝丰村招引公司实施信粮道供应链综合体项目,广泛承接千阳及周边县区农特产品精细化、高端化加工和延链,9月建成以来,承接销售1600万元,带动840多名群众增收150万元,村集体增收660万元。同时,开展SC认证专项工作,实现“土特产”向“商品”的转变。
社会化服务模式多措并举,通过土地托管服务、苹果集成服务、农资集采集配服务三种途径,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开展“全托、半托、订单服务、流转”四种托管服务,聚力“千阳果苗、世界共享”全国首个果苗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千阳矮砧苹果苗木、技术、品种、模式、劳务等,向15个省60个市县输出100万亩。并开展优质低价农资服务让利群众700多万元。
最后,强化机制保障,改革赋能、长效推进。千阳县建立村干部奖励激励机制,每年拿出最高不超过20%的纯收入激励村干部。建立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建立“4321”利益联结分配和村民积分差异分红机制,近两年累计分红1008万元。建立人才外引内培机制,推广引才模式,培树“六大技能品牌”。
今年11月6日,全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暨纵深推进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现场推进会在千阳县召开,副省长窦敬丽出席并讲话。会后,窦敬丽到千阳县南寨镇调研了“陕农经”平台使用推广和苹果产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千阳县的“333”模式得到了副省长窦敬丽的批示肯定。
千阳县委书记刘方斌讲到,千阳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实施“双培强村、百万递增”行动为主线,为农村发展打造“领头雁”队伍。不断创新增收渠道,探索三种模式推进小农户、好产业融入现代化大市场。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日益壮大,村民成为直接受益人。
未来,千阳县将进一步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原动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钱袋子”,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