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OpenAI正准备推出一款代号为“Operator”的全新AI助理产品,可以自动执行各种复杂操作,包括编写代码、预订旅行、自动电商购物等。
根据内部员工爆料,OpenAI领导层预计将在2025年1月发布该产品,首先作为研究预览版和开发工具推出,届时将为开发人员开放API接口。
AI助理(AI Agent)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具备通过独立思考、调用工具去逐步完成给定目标的能力,既能为C端提供个性化应用,也能为B端提供降本增效方案。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AI助理最核心的功能是AI自主操作手机,辅助完成复杂推理任务。
OpenAI的这次行动并非孤例。科技巨头们都在这个赛道上摩拳擦掌:
Anthropic:已推出能实时处理用户电脑操作的AI代理。
微软:发布了专门用于发送邮件和管理记录的代理工具套件。
谷歌:据The Information报道,也在秘密开发自己的AI代理。
对于AI的炒作,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科技创新也原本就是在分歧和怀疑中前行。
比如AI助理产品包括很多AI应用方向,很多科技都没啥业绩支撑,不仅仅是国内,国外很多到现在也是出于烧钱的阶段。
那么对于AI科技,如何去判断其未来具备可行性呢?
采用倒推的原理,如果应用爆发,那么前端的算力需求就会大增,这样AI芯片的需求就会大增,所以看美股英伟达的业绩情况。
英伟达3季报也快了,11月21日发布,如果超预期,可能会加速AI整个产业链的炒作,如果低于预期,那么后端的应用也可能会有所影响。
AI产业链整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技术层、应用层。
算力基础设施层为算力层,为AI提供动力。
技术层为各类大模型,AI的执行机构。
应用层则为AI的落地层,最终需要终端来承载。
应用层AI将重塑生产效率和交互体验,其中软件和硬件将交替推动创新。
而算力层将从训练逐步向推理过渡。
从市场炒作逻辑来看,国内AI炒作,一般是两大逻辑。
一个是海外AI科技产业链相关的映射,比如英伟达产业链,假如英伟达股价不断新高,会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补涨,同时行业的风险偏好会上升。
另一个是走国产自主可控逻辑,随着国际AI巨头的相互竞争,以及科技方面的卡脖子,自主可控方向的AI产业链个股可能会走国内崛起预期炒作。
相关产业链企业网上有很多,这里找了一个,如下图。
最后,动动小手点“在看”和“点赞”,分享给更多人!
聚焦最有价值的财经信息请关注“财学堂”
↓↓↓
重要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仅出于传播财学资讯的目的,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