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越野赛,能在“关门”之前安全完赛,获得完赛奖牌和证书,赛前做好技术功课,完赛效率可以超出预期;赛中做好能量补给,完赛成绩就会……
——题记
2024年11月10日上午8时,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参加40公里(大师)组和30公里(精英)组的越野健儿们从设立在碧口镇茶韵广场的起点大门蜂拥而出,拉开了“秋韵文州•白马遗风”2024文县石龙沟跑山赛的序幕。
这次我参加的30公里组。如果把两周前刚参加的宝鸡马拉松当成热身赛,只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参赛节奏,尽力跑出好成绩就知足了。
起跑后,沿着白龙江边宽敞的休闲步道和212国道,一江碧水,顺流奔跑,烟雨缥缈,诗意盎然。前两公里,我以6分钟慢加配速热身跑,3公里后把乌泱泱的队伍甩到了身后。3.5公里处穿过碧口古镇牌坊后右转,跑上拔高六十多米的小山梁,撵上了一起参赛的宝鸡跑野研学社长天渡行涯,下到公路以后又一起跑到5.8公里的CP1(杨家湾里),本段用时35分钟,进站补充了饮料和水就马上出发。
出CP1点后,40公里组分流向东过桥后上山,30公里组沿着公路继续向南前行。起初路上还有不少竞速对手,分流后就只剩天渡行涯和我,还有来自兰州的牧心和康县的尚左两名赛友。7公里后离开公路从右侧上山,从海拔690米爬到800至900米之间的半山上向南横切3公里,下山后继续路跑。公路的坡度逐渐加大,如果没有跑坡训练基础,就避免不了降速或掉队。天渡行涯和牧心跑得快,我和尚左从“吃土”升级为“看不见尾灯”,互相鼓励着跑至半坡上的CP2(剪子沟)补给站,打卡时间10点21分。此时,海拔上升至1090米,已经跑了15公里,累计爬升928米,下降456米。到这里,算是跑完了赛程的一半距离和爬升高度,总体感觉还不错,喝了两碗我最爱的皮蛋粥,吃了半个花卷,询问志愿者得知我们是30公里组的前二十来名,心中有点小得意。
CP2出站后,开始在坡度较大的山间土路与山沟里的石头路上交替爬升。徒步上坡两公里后感觉饿了,前行的脚步开始放慢,额头上的汗水流个不停,赶紧服用了1支能量胶,转眼间那位自述只有两年多跑龄的九零后女神尚左不见了身影。没过多久40公里组的前两名大神也跑到前面去了,我独自在11点22分爬上了山梁(海拔1570米),已经跑了17.3公里。CP2到此2公里的距离,爬升了440米。每公里用时26分钟,爬山能力有点失常了。
山梁上白茫茫云雾中的水汽凝结好似下起了小雨。由于前几天下雨,土路有些湿滑,下山坡度也较大,组委会安排的救援队员在几个陡坡路段拉起了保险绳,消除了“屁降”之忧。
在丛林小路中下跑了4公里,途中服用了第2支能量胶,约20.5公里连续转弯的路段看见40公里组的第一名女神飞下山来,还没来及打招呼,小巧玲珑的黑衣身影就一闪而过,那跳跃式下山跑的速度让跑渣老汉望尘莫及。跑到荒废的山村老宅子,看见了CP3补给站。
CP3设在半山腰的洞洞河村(海拔870米),比山梁下降了700米,跑完了赛程21公里距离,本站打卡时间为12点06分(关门时间14:30)。站上有鸡汤和其他热食,还有点心、水果。我喝了4小碗鸡汤,吃了1段香蕉。在这里追上了天渡行涯和兰州赛友牧心,一起顺着陡峭湿滑的村村通水泥路急速下山。
下降140米后是平坦的村村通,此刻两腿沉重得提不起速度,到CP4(白果,海拔710米)站点的2公里路程跑了13分钟,又被两位大神无情遗弃“落单”了。
如果从CP4继续顺着公路北行,到茶韵广场的终点只有4公里距离。这次的赛道线路要在这里左转上山,从茶山的步道上去约1.7公里、爬升410米到半山上绕一圈再下山,就完成了赛程的累计爬升高度。作为大众参赛者而言,这段上坡无疑是“伤心坡”或者“绝望坡”了!虽然沿途只有40公里组的前三名站台大神超过以外,30公里组的还没人追上来,为了争取提前完赛,握紧双杖助力费劲地向上不停地攀爬。
爬至约1.5公里处,已经气喘吁吁,不停地擦抹头上的汗水,感觉已精疲力竭,才想起服用能量胶和盐丸!停下小憩缓过神来后,用手机录了一段沿途风景视频,自语道:“什么叫挑战极限?就是在走一步停两步的时候还在坚持就是挑战极限!”此时40公里组的第二名女神超越了我,仰视那矫健的背影和杵着单杖轻松爬山的脚步录了一段视频,还念叨着“这才是真正的大神,比我们多跑10公里了”,而我在这段1公里的山坡上竟然用了37分钟!
继续攀爬二百多米,看见了山上的志愿者,告知全程的坡路已经爬完,向右平路跑一段就下山了。听完此言心情为之一振,双腿的力量被唤醒,立马神奇地飞跑起来了。
山顶的拐点海拔1120米,向北横切一段山路,然后顺着坑坑洼洼和杂草丛生的机耕道下降430米,约2.5公里后就上了公路,再跑两公里距离就到终点。这时心里很纳闷:为了预防荒山野岭赛道可能有野兽出没,组委会专门配备了铜铃铛,这一路过来哪有野兽出没的地方啊?但是清脆悦耳的铃声一路伴随到终点很享受。
由于下山速度较快,踏上公路后饥饿感明显,双腿发沉,望着40公里组的3名大神飞奔而去的背影,我也凭着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奋力穿过福星阁长廊,在终点计时器定格于05:48:45时完成了冲刺,第一次感受到冲线那一刻的仪式感和超前(时间)完赛后的那份自豪感!
赛后我的完赛净成绩5小时48分30秒,男子排名第17名,总排名第25名,对于年过70的我能在总完赛的84名参赛者中取得如此成绩很知足了。
作为一名严肃对待参赛而不是“玩儿赛”的资深跑者,这两天认真复盘了几场越野和马拉松两个运动项目的APP数据,才明白其中的热量消耗差别太大了,虽然这些数据仅是参考,但却是总结经验教训的理论依据。去年的青泥岭越野赛距离51公里,爬升2419米,8小时55分完赛,消耗3172大卡;今年7月两当云屏山地赛距离42公里,爬升2511米,10小时01分完赛,消耗4334大卡;10月21日蜀道剑门关越野赛距离31.81公里,爬升1030米,4小时01分完赛,消耗2232大卡;这次赛事距离30.58公里,爬升1762米,5小时48分完赛,消耗3311大卡。
从上述4场越野赛数据分析看出,线路距离与完赛时间及线路强度与线路难度的变量关系差距很明显,特别是今年两当云屏和石龙沟两场赛事补给不足的教训太深刻了!马拉松以参加的宝鸡两场334和336成绩为例,热能消耗基本在2200大卡左右,相当于跑30公里入门级越野赛的热能消耗。参加马拉松比赛,自己一般都要准备4个能量胶和8粒盐丸,而参加越野赛,最多携带5个能量胶和8个盐丸还不一定用完,总想以打卡点热食和其他补给为主,抱着喝几碗鸡汤胜过能量胶的心理,结果途中补给不到位,饿着肚子爬山赛跑,以至于在本次赛程两处爬山途中发生体能不支而延误了那么长时间。总结与反省,让我深切认识到只有赛前把轨迹和地形参数研究透彻,根据自身年龄特点,赛中采取合理及时的补给措施,才会少出状况,才能达到令自己满意的完赛成绩!
[番外篇]
本场赛事开始报名40公里组,之后担心跑得慢会延误赛后还有自驾几百公里的返程时间,又改成了30公里组别。赛前一周得到组委会发布的赛道轨迹,用卫星地图和宣传图片对照研究之后,才发现本次赛事的精华风景路段都在40公里组的CP2-CP3路上(CP4以后的线路与30公里组的CP2重合),顿感错失了一个亿的赛道体验和视觉享受。
碧口(古镇)地处白龙江下游,是甘肃省的四大古镇(通渭县马营镇、永登县红城镇、华亭安口镇)之首。新中国以前是甘、川两省的水旱码头,现在的212国道从镇中穿过。现今以茶叶种植、加工和输出为支柱的绿色产业经济为主。查询网络上官方数据全镇约有16000人口,城市人口不足8000人。平日镇上人流不多,这次把方圆几十公里范围的周边群众吸引前来观看和参与,让这场赛事变得热闹非凡。
比赛前一天晚上的无人机表演或许创造了西北地区热点活动的历史“第一”,现场黑压压的人群与舞台上演员的互动,犹如身在城市中心广场一样群情激昂。赛事当天陇南市及文县的五大班子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站台,估计是古镇开埠以来众多“州官”云集和热闹程度绝对的“南波万(Number 1)”!地方政府集全市、全民之力,为宣传推介本地绿色产业经济和旅游资源优势煞费苦心,在赛事运营商斐昕体育公司的精心策划运营下,把一场偏远山区的小众越野赛事办得如此红火成功,真心为他们大唱赞歌。以至于来年陇南地区再举办的各场越野赛事,想找一个不报名参加的理由都很难。
闲 游
2024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