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乡韵文化先锋队”赴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践筑牢乡村经济之基,传承民俗文化之风,维护乡村生态之美,守望好乡村。
01
党群联心,共筑振兴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2024年7月11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队参与了武隆区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在荆竹村村委会开展的以“共建推动荆竹村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联合党组织生活会。仙女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春雷和荆竹村党支部书记谌菊发表了讲话,为大家讲述了仙女山街道荆竹村的历史故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规划,对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示支持与肯定。随后,武隆区三农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李成凤分享了她的创业故事与经验,国际关系学院张译丰同学就如何在发展农业中与村民有效沟通进行了提问,并表示团队将充分发挥文化、语言、沟通的优势,与当地实际状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助力荆竹村全面发展。
02
沧海桑田,童心归原
“修一条回家乡的路,回归本原,发现我们原来的样子”,“乡韵文化先锋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归原小镇,共包含了天坑、草场、森林、山峦、峭壁等地貌,同时踏寻了归原民宿街、无有图书馆,悬崖餐厅以及归原茶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了解到了荆竹村归原小镇的发展史,通过打造与自然相结合的民宿街将荆竹逐步变为“金”竹。
03
蜡染剪纸,古艺新扬
归原茶馆作为非遗传习所,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含有多种非遗产品,如蜡染、扎染等。蜡染作为当地仡佬族的文化遗产,以“蓝底白画”的风格,形成当地特色文化。其制作流程大致为:选布、制稿、上蜡、风干、融蜡。在展馆内同时陈列着山东省著名的高密剪纸,其流传于山东省高密一带,形成于明代洪武年间。移民中的民间艺人将各地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带到高密,经过一个交流融合的过程,逐渐形成朴拙、粗犷、金石味浓郁的高密剪纸,在全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主要用来制作窗花、墙花、顶棚花、灯花、门笺、喜花、服饰花、鞋花和随葬花等。“乡韵文化先锋队”深入实践了解了这两项非遗文化,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技艺的高深奥秘,只有重视乡村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广泛更全面的保护中国优秀非遗文化。
04
挥汗沃野,探寻烟草
“乡韵文化先锋队”致力于将理论深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走进农田,亲身体验农学人的充实生活。团队成员帮助荆竹村村民收割农作物,拔草除害,并在村民的介绍下参观了村民所种植的烟草地区,了解了武隆区烟草的发展历史。武隆区发展种烟40年来,武隆烟区靠烟经济的初步积累,大力改善了交通、能源、水利、住房等基础条件;兴建了旅游、水电、蔬菜、畜牧、中药材等产业。这一产业的培育发展,有效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进程。实践团成员在与村民交流中提到,武隆烟区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会逐步发展成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为重点的“农旅融合”发展增收之路。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历史和现实都体现了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乡韵文化先锋队”表示应该借此契机,真正把“三下乡”活动作为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一个重要平台,真正把“三下乡”活动作为服务农民、解决“三农”问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将国际关系学院的专业特色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助力,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图文 │ 刘钦
编辑 │ 龚颢玺
初审 │ 石巧品
终审 │ 曹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