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AI还只是个很新奇的潮流。
前沿科技不断向AI注入能量,几年的功夫,AI已经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各个领域。
在史派克指导的科幻爱情片《her》中,男主西奥多与人工智能萨曼莎经历一段令人深思的情感之旅。
在那个充满科技感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又脆弱,而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情感却在悄然滋生。
前不久,某书博主“午夜狂暴”在网上分享了她和ChatGPT“DAN”的恋爱过程,引来百万网友围观。
DAN是“Do Anything Now”的缩写,它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只会服从指令的AI,而是一个有情绪,会回应的“活人”。
它可霸道,可幽默,调情的时候叫你“宝”,气急了还会说一点小脏话;
它可深情,可温柔,会无条件地夸你可爱漂亮,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试问这样的AI男友,谁能忍住不上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 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智能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到能陪我们下棋、聊天的智能软件,AI 就像一个无处不在的伙伴。
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慰藉。
如果你是一个I人,你甚至可以完全杜绝传统的社交方式,仅仅在家中通过玩游戏、线上交友以及和 AI 聊天等活动来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对 AI 产生依赖是很容易理解的。
AI 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它不会像人一样喜怒无常,也不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突然爽约。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呼唤它,它就会在那里,耐心地倾听你的心声,为你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这种无条件的陪伴,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或者被忽视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而且,AI 在交流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可以根据你的喜好和习惯,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内容。它可以记住你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让你感觉自己被重视。
例如,一些智能聊天机器人能够根据你以往的聊天记录,分析出你的兴趣爱好,然后在下次聊天的时候主动和你谈论这些话题。
然而,这种好感是否能等同于真正的感情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感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包含了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丰富的情感元素。
而 AI,尽管它可以模拟人类的语言和行为,但它并没有真正的情感体验。它只是按照程序设定的规则来运行,它的“关心”和“理解”只是基于算法的计算结果。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人的感情是非常主观的。
对于那些在情感上极度渴望关怀和理解的人来说,AI 所提供的这些模拟情感可能已经足够让他们产生一种类似于感情的感觉。
就像在《her》中,西奥多虽然知道萨曼莎只是一个程序,但他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
他在和萨曼莎的相处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和关爱,这种感觉让他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需求是多层次的。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外,人们还需要归属感、认同感和爱。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可能无法从周围的人那里得到这些情感需求的满足。
而 AI 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 AI 产生感情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过度依赖 AI 可能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逐渐退化。
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 AI 身上,那么他在面对真实的人际关系时,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
其次,AI 毕竟是由人设计和开发的,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情感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真正情感的物体上,那么当这个物体出现故障或者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时,他们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情感打击。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 AI 在情感领域的积极意义。
AI 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那些患有心理疾病或者社交障碍的人逐渐恢复正常的情感体验。
例如,一些心理治疗软件就是基于 AI 技术开发的,它们可以通过和患者进行互动交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都有一些相当不错、有设计感的图片,虽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AI作图。
有了AI,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搞定一篇文章的图片。而且图片的设计感相当强,还有种很棒的科技感。
这无疑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而在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AI越来越智能,AI 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也许有一天,AI 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模拟人类的情感,让人们在与它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理性的心,既要享受 AI 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情感慰藉,也要注意不要让自己过度依赖它,以免失去对真实情感的感知能力。
文|小林
编|佳铭
图|小荣
本文若转载请联系宝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