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解读|万物生之龙凤崇拜

旅行   2024-06-26 09:48   江苏  


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从新石器时代的玉雕,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再到明清时期的瓷器,龙凤纹就这样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一路走来,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符号。

龙凤纹


与兽面不同,龙纹、凤鸟纹多以侧视形象出现,且形态相似,或是长条蜿蜒状,或呈昂首卷尾状,可以通过观察口部进行区分:龙纹有明显的上下唇,凤鸟嘴巴为勾喙状。

龙纹

凤鸟纹


龙 凤 纹 的 演 变


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元之前的龙基本都为三爪;龙纹发展到明代,其艺术形象就已经定型化,多为四爪;清代完全程式化,最常见的是五爪龙。画龙的艺人总结了一套口诀:牛头、鹿角、虾眼、鹰爪、鱼鳞、蛇尾。

商周时期凤的形象有很长的卷尾和粗长的腿爪。秦汉时凤与朱雀合二为一,凤尾较宽大。唐宋以后,凤的造型和风格向雍容、华贵转化,飘逸的卷尾重新取代了宽大的凤尾。元明清时期,形象固定下来,凤尾作孔雀尾翎,或作卷草形。

数千年来,龙凤形象在工艺美术的运用中不断发展变化,由简至繁,从古朴到华美,延续着人们对龙凤呈祥的浓浓情节。



百闻不如一见,“万物生——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了许多装饰有龙凤纹的精美器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嵌绿松石龙纹金环 春秋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藏


该饰为金质,双龙共作环形互咬状,长唇做上卷凸折分叉,口吐长牙,角作“C”形,龙体饰以阴线并镶嵌绿松石,部分已脱落,背面平素。同类的镂空龙纹金环曾出土于梁带村芮国墓地27号墓主人腰部,共6件,形制、大小相同。当是腰带的组成构件。

金环的制作工艺为浇铸成型,采用了浮雕加镂空透雕的技法,其互吞龙身及长鼻獠牙特征显著,为春秋早期青铜器和玉器独有的形象设计。


龙纹金饰 战国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藏


本器由两片镂空龙纹金箔包合而成,双龙相背,龙体屈曲对称,系模压剪裁而成,之后划以阴线纹饰。整器的造型来自战国组玉佩中的玉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龙纹与玉器中的“金村风格”高度一致,可为其标定较为准确的年代区间及应用情况。


苍龙教子玉带钩 清

武进博物馆藏


带钩为长条形,龙首后曲为钩部,双目圆睁,宽鼻廓嘴,头顶双角。钩腹下有圆形钮,腹上透雕一条小螭龙,身体修长,与龙首对视,寓意“苍龙教子”。

带钩为白玉质,造型饱满古拙,雄浑大气,将两龙相顾传达的殷切之情表现得栩栩如生。


错金银青铜凤 战国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藏


此凤立颈张口,宽大的喙含住一短管状銎。宽额,双目圆凹,原应有嵌物,头侧生双耳,胸侧附有弯曲之双足。尾羽紧贴凤后颈上举,分为三支,中央平齐,两侧尖状向下弯卷。双翼自颈尾夹缝处生出,较为窄小,通体错以金银的羽毛及勾边。腹下有一孔,体中空,应是某种器物上的凤形流孔。

它的设计玄妙,以压缩的方式将凤体藏起,但同时将凤足靠前贴及表现出凤翼,使人感觉到凤体的存在。这种独特的设计方式将一个很难表现出全身的凤鸟形流完整地展现了出来,可谓绝佳的设计创意,加之富丽的金银错,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鎏金凤纹银簪 唐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藏


银质,鎏金,簪体为双股,扁平状。簪首呈扇形,以镂空工艺做出鱼鳞纹状,中央有一凤,巨喙张口衔有一花,双翼舒展,体后拖花叶状长尾,通体錾以羽毛纹。

此簪大气简约,镂工一丝不苟,凤鸟形体优美,细节表现精妙。唐代金银细工的水准由此可见一斑。以鸟首及逶迤的花叶状大尾特征来看,其应为中唐时期的产品。


鎏金铜走龙 唐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藏


龙为铜质,通体鎏金,作行走状。昂首曲颈呈“S”形,瞪目张口露齿,顶生独角,尖耳,颈有鬃,其下有胜纹,体瘦,四肢修长,趾爪有力,肩生翼,锯齿状背脊,长尾后拖,末梢上卷,体饰鳞纹。此龙神态气宇轩昂,身形矫健俊美,透射出一种高贵的气质,绕于颈部胜纹则提示它更是一种吉祥的动物。




展览时间:2024.6.8-9.17

展览地点:武进博物馆临展厅2


武进博物馆
欢迎关注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春秋淹城博物馆)官方平台。您可在此查看馆内精选藏品资料,了解精品展览、教育活动等资讯。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