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半夜会“自然醒”?原来是警示……

文摘   2024-11-17 12:04   江西  


钱多事少离家近

睡觉睡到“自然醒”

是许多成年人的梦想

有些人没有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但却做到了睡觉睡到“自然醒”

不过他的“自然醒”是在半夜时分

一看时间

又是凌晨1点

想到清晨6点要起床赶地铁去上班

翻来覆去,覆去翻来

内心十分崩溃

好不容易睡着了

闹钟却响了!

天亮了,完了完了

昨晚又没睡好

又失眠了....

其实这种情况如果偶然出现

并不用过于担心

大多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表现

但若是长期存在的话

那就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引起的

需要我们重视起来


为什么半夜总是会“自然醒”?


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与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在每个对应的时辰里,相应的脏腑气血最为充沛,其功能表现也最为强大。若脏腑存在异常状况,个体可能会在该时辰出现莫名的清醒感,且难以顺利入眠。


夜里这三个时间最容易醒


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可能提示胆有问题。该时段气血流注至胆经,胆经气血旺盛,同时也是阴气最盛之时,阴主静,此时最需要安静休息。

症状:胆脏得不到充分休息,久而久之胆经就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口苦、呕吐、厌食、腹胀等。严重时,还可出现黄疸、皮肤干燥粗糙以及大腿至足踝外侧感觉发热等。

建议:调养胆经的办法有敲打大腿外侧的胆经,尽量不吃夜宵,也可经常按揉风池穴(后脑勺两侧下方)等。

丑时:凌晨1点至3点 

凌晨1至3点无故醒来,往往与肝火旺盛相关。这一时期,人们可能会伴有烦躁、易怒或气郁等症状,因为这正是气血流注至肝经的时间段,自然容易唤醒人体。

建议措施:此时,你可以尝试敲揉或点揉肝经上的阴包穴和太冲穴。初次尝试时,这些穴位可能会感到异常疼痛,难以触碰。针对痛点,持续敲、揉5至10分钟,通常3到5天后,痛感会逐渐消失,有助于你恢复整夜安眠。

  敲打手势:

敲肝经时,拳握紧、用小指掌指关节敲 。

 敲击方法:

1、轻敲3-5遍后,在大腿内侧的“阴穴”会有强烈痛点,可进行点揉。

2、“太冲穴”在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用食指向脚踝方向勾住此处然后点揉,如果有痛点需要疏理。

3、双脚着地,一手握空拳轻敲大腿内侧。

寅时:凌晨3点到5点

这个时辰是肺经当令,即肺功能最为活跃之时。因此,对于肺火偏旺、肺气虚弱或肺热等体质的人群,他们可能更容易在这个时间段醒来。

建议:对于肺部功能不佳的朋友,推荐多食用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等。睡前,您还可以尝试敲揉肺经上的孔最穴,并点揉鱼际穴,每个痛点操作5至10分钟。

    经过持续一段时间的按摩后,您可能会发现,这些穴位处的痛感逐渐减轻,同时夜间惊醒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敲打方法:

     掌心向上,前臂放松平举,另一手握空拳轻敲肺经巡行处。

      轻敲3-5遍后(前臂一定要放平),多数肺脏功能有异恙的人在“孔最穴”会有明显痛点。此时,可对痛点可采用按揉或点揉的方法进行疏理。

孔最穴位置示意▲

      点揉“鱼际穴”、“鱼际穴”在靠近大拇指的两骨中间位置,按揉时,拇指要靠向第一掌骨发力,肺有疾时此处也会痛感明显,可是有人开始时痛感不重,当把“孔最穴”疏通之后,感觉才会出现。

鱼际穴位置示意▲


这些行为会加重失眠


1、玩手机

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能够刺激大脑和眼睛,引发神经兴奋状态,从而妨碍人们重新进入深度睡眠。

2、喝凉水

冰凉的水不仅会让神经感觉更加清醒,还可能对肠胃造成强烈刺激。相比之下,饮用温开水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3、冻双脚

起夜时应注意脚部保暖,常说“寒从脚下起”。尤其在夏季,许多家庭开启空调,地板变得冰冷,这对于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容易引发感冒,而对于已经入睡困难的人来说,则可能使他们更加清醒。

4、开亮灯

半夜醒来时如果突然打开明亮的灯光,会使神经和身体接收到一个“激活”信号,从而更加难以入睡。建议在床头备一盏光线柔和、温馨的小夜灯,既能满足看清周围环境的需要,又不会干扰睡眠。

5、想事情

思绪纷扰会严重干扰睡眠。半夜醒来后如果开始胡思乱想,不仅无法将事情理清,还会耽误睡眠时间,反而加剧焦虑感。
希望这些建议

能帮助到你

愿你拥有一个安稳的睡眠



扫码关注我们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

编辑/排版  :古丽华

一读          :吴中铖

一审(校):杨晓芙

二审(校):钟兆林

三审(校):胡赣华

投稿邮箱:gxwsjkxck@163.com

区纪委监委驻卫健委纪检组监督电话:0797-4437347

赣县区卫生健康领域安全生产举报电话:4441346  邮箱:gxwjwzz@163.com


赣县卫生健康
宣传卫生健康动态、公共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