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说 | 来自五湖四海,跨越上千公里,只为川大求学,听听他们怎么说?

文摘   2024-09-20 14:49   四川  

睿知 坚毅

激情 责任


近年来,异地考生攻读川大MBA的占比在逐年增高,来自天南海北的行业精英汇聚于此,远至北京、上海、浙江、青海、广东、甘肃……川大MBAer的求学路线交织出一幅贯穿全国的网络。


较高的就读成本是否真的物超所值?牺牲的周末时光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手中握住的是往返机票,还是为梦想铺筑的未来?今天,我们采访了几位来自五湖四海的2024级川大MBA新生们,看看支持着他们坚持异地求学的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




Part 01.





▶ 王静

▶ 24级集中3班

▶ 长虹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电商总监

中山市

四川大学

求学距离:1700公里

我是一个在中山工作的成都人,每个月往返两地已成为常态。今年我入学了川大MBA,让我在工作、生活之余又要多一项学业的平衡,真是对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上不小的挑战。不过,每一次两地的切换,都是一场心理上的调适,一边是紧张繁忙的工作,另一边是学习充电的港湾。

九月开学了,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满座的同学们,有被“卷”到,希望能和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互相学习、交流。第一期课程,其中《管理经济学》带给我很多启发,尤其是如何通过建模解决业务问题方面,课程中的案例让我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更深刻的认识到,掌握专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这正是我选择深造的初衷。

未来的日子,我依旧会赶着深夜的航班奔赴远方,但每一次跨越都让我更加坚定内心所想。前路漫漫,万物皆可期待。



Part 02.





▶ 张续宝

▶ 24级集中2班

▶ 青海省海东市富森集团营销总监

西宁市

四川大学

求学距离:1000公里

选择四川大学MBA项目,首先是因为我对川大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卓越声誉充满敬仰。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川大不仅拥有卓越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还汇聚了广泛的校友网络,这些都是我所重视的宝贵资源。虽然我身处青海西宁,与成都相距近1000公里,但每个月在两地间通勤飞行的过程,对我来说并非只是奔波,更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身认知突破的渴望。我深知,这样的学习机会对我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职场中,平衡工作与学习并不容易,但每一次来到成都的学习,都让我受到新的知识和思想的冲击,进一步坚定了我选择川大的正确性。在川大MBA的学习中,我不仅能系统化地掌握管理理论,更通过与各行各业同学的交流,开阔了思维方式。我深切感受到我们的教师团队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还拥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比如《管理经济学》的朱老师,他将经济学模型与实际企业管理问题结合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课堂上的互动和课后的讨论,每次都给我带来深刻的启发。同时,跨越城市和时间的学习经历,也促使我更高效地利用时间,提升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将川大所学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个人的思维认知和管理水平,也为公司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这段MBA学习之旅,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历程。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川大的MBA将为我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Part 03.





▶ 胡园园

▶ 24级集中2班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民医院项目办主任

宜昌市

秭归县

四川大学

求学距离:800公里

2009年,我从华中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之后一直在秭归县投资公司工作,2014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秭归县人民医院总务科。当时,我们科长提及全国众多医院的培训经历,尤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培训时收获颇丰,这让我在心中埋下了到华西医院学习医院管理的种子。


2018年起,我担任我们医院的项目办主任,肩负起建设新院区的重任。2019年9月11日,新院区开工,这是医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8月,新院区建成,我们也完成了整体搬迁。2024年9 月11日,我来到了四川大学商学院,开启了我MBA生涯的第一堂课,五年,仿佛一个轮回,在一件大事完成之后又要开启新的征程。尽管从我们医院到四川大学有将近800公里的距离,我每次都要先坐车一个小时赶到机场,再经历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才能到达成都,但我始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深知路途的遥远和奔波的辛苦,但我更坚信在四川大学的学习将为我带来巨大的提升和改变。我期待通过在这里的学习,能将所学的管理知识与实际工作更好地融合,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医院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我相信五年后,我将以更高的成就来回馈医院和社会,也让这段跨越800公里的求学之旅变得更加有意义。



Part 04.





▶ 陈琪

▶ 24级集中2班

▶ 联想集团产品营销经理

北京市

四川大学

求学距离:1850公里

“迈出第一步可能会失败,但是原地驻足一定会失败!”在一个清晨,感到对未来的迷茫以及目标的丧失,在极短的时间内定下一个目标“系统学习,自我提升”。于是为了弥补多年前的遗憾,对成都的向往,从报考四川大学到准备复习资料,再到调整作息,短短花费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带着与生俱来的自律以及执行力,经过一年的备考与学习,今年9月踏上了MBA生涯的第一课。朱欣民老师、徐晓东老师、谢晋宇老师,三位老师极富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上课形式,让已经离开课堂十年的我,感到异常的充实。特别是朱老师对《管理经济学》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更系统的梳理过往经验,也能更顺畅的输出工作内容。


期望通过在川大的学习,重塑体系化的思维模式。也很感激川大,能有机会更新自己的职业规划,让自己的未来更加清晰与明朗,也能认识到众多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信通过在商学院的学习,能让我们每一位MBAer都能找到未来前进的方向。



Part 05.





▶ 王活跃

▶ 24级集中2班

▶云南欢乐大世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经理


上海市

四川大学

求学距离:2000公里

2017年,我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开启人生新程。毕业三载,2020年我报考川大MBA研究生,却在面试阶段折戟。如今身为职业经理人,在经济风云中,提升管理技能、磨砺专业能力成为我再次求学川大MBA的目标。

九月首次集中学习,老师教学内容干货满满,案例紧贴现实,令人醍醐灌顶。可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川大MBA,让我看到原本枯燥严谨的工作有了更多可能性。我们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去看待事物。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怎样新奇的世界,不过,我知道,我在一点点改变。我坚信在川大MBA强大师资与公司、家人的支持下,我定能补齐短板,如璞玉雕琢,日臻完善,并将所学融会贯通于工作,为公司提质增效,以沉稳之姿扎实前行、不负韶华。



Part 06.





▶ 朱继红

▶ 24级集中1班

▶ 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CSM大区技术经理

西安市

四川大学

求学距离:800公里

人到中年,越来越多的身份加持,后疫情的内卷时代,似乎已经忙碌得无法喘息,都说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800公里的求学距离,每季度9天的强制抽离,回归校园,成为一名学生,与同样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重新回归到课堂的学习,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亦是身体与心灵的洗礼。

儿时便有“川大梦”,向往着包容性极强、格局大气、创新引领的川大氛围,在拿到学生卡和学生证的那一刻,幸福且骄傲,走进班级教室的那一刻,紧张且激动。《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课程从白天到黑夜密集地接踵而至,干货满满,知识在各位老师生动地案例分析中融会贯通。

在川大的学习才刚刚开始,相信MBA的学习碰撞中能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有更清晰的职业规划,3年学习,终身成长,圆梦之旅在路上,不负韶华行且知。


总有人问起

川大MBA有没有

在除成都以外的地方开设班级?

答案是没有


但也有另一种答案——

待到毕业之时

你手中紧握的不只是往返成都的百十张车票

更是为梦想铺筑的未来......


愿所有川大MBAer

到达更远更广阔的地方


川大商学院校友联络办
整合校友资源、构建校友平台;服务于学校、学院、校友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