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幼小的心灵中,刻下了永嘉南渡大搬迁的印象,终生难忘。他们渡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羲之最喜欢的便是等待渡河的时刻。渡口异常喧闹,不见首尾的车队从路上一直排到河边。
王氏一族到了建邺,居住在乌衣巷。巷内房子虽多,王氏六房分居,却显得挤了一些。乌衣巷原是孙吴时乌衣营故址,以营内士卒服乌衣而得名,地方很大,房屋众多,不仅南迁的琅琊王氏居于此地,还有陈国谢氏、丹阳纪氏也在此居住。
司马睿把王旷召来,和王导一起,烛下议事。原因是豫、充、青三州之间,干戈不休,石勒攻下邺郡,杀戮了士民万余人。又南下去攻兖州。并州刘渊,除晋阳以外,全州都被他攻陷。北方陷入战火之中,并有南下之势。
司马睿决议让王旷留在淮南,紧急之际屏障长江。淮南一向兵精粮足,人马数万。一旦天下有变,向北可发勤王之师,声援京师,向南守住淮南坚城,屏障长江,为战略之要地。
王旷走时嘱咐妻子:王门自太保公以来就世代传经,孩儿读书之事不可荒废。
王旷夫人却说:我教给羲之在沙上画字,羲之写得且是端正,我虽然不甚懂得,也觉得很有笔力。我暗中察,孩儿确实喜欢写字,在路上每逢过河时,就在沙滩上用树枝画字,样子很认真。你不是有书法名篇《笔说》,何不传给羲之,将来说不定以书法名家。
王旷道:《笔说》之类,虽说是前代名家所撰,儿童却看不懂,无人传授,也未必有败。我请二弟王廙传授他用笔作字的方法。
不假时日,王旷奉诏去淮南,王羲之等待叔父的到来,学习书法。
来源:王羲之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