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开票算虚开?税务局刚明确!今天起,必须这样做账报税!

职场   2025-01-26 10:45   上海  


产品还没开始生产,货款还没收,客户却要求提前开票,这算不算是虚开发票呢?财务上需要确认收入么?申报表与报表有差异会不会被税务局稽查呢?


提前开票算虚开?

税务局明确!


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第39号公告明确:



纳税人对外开具的销售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应当拥有货物的所有权,包括以直接购买方式取得货物的所有权,也包括“先卖后买”方式取得货物的所有权。所谓“先卖后买”,是指纳税人将货物销售给下家在前,从上家购买货物在后


“提前开票”从本质来看也是一种“先卖后买”行为,而对这种行为,税务行政机关已经明确排除了其行政违法性,自然是不能冠以“虚开”之名了


其次,从虚开发票行为的定义来看,提前开票也不构成《发票管理办法》中对虚开发票的规定。


国务院发布的《发票管理办法》:



《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综合以上规定,“业务的真实性”是定性“虚开发票”的最重要依据。

而“提前开票”仅是发票提前开具,经济业务是真实存在的,如此来看,提前开票不符合虚开发票行为的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提前开票不构成虚开发票。


虚开发票影响重大,税政君特地汇总梳理了虚开发票政策,整理成这份【虚开发票政策梳理】,财会朋友都赶紧领一下,遇到无理要求也能据理力争,别让自己背锅!

▼扫码回复【35】,即可免费领取▼


提前开票,

如何做账报税?


看到这里,广大财务小伙伴们是不是松了一口气呢?


可问题又来了,税法上允许了,财务上该怎么处理?需要确认收入么?成本还没发生该怎么配比呢?


首先,虽然发票已经开具,但产品没有交付,也没有经济利益流入,“风险报酬转移”和“控制权转移”统统不符合,所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这种行为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需要确认收入。


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0号)规定,先开具发票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所以,增值税还是要申报缴纳的。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一般规定:


缴纳增值税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客户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增值税申报表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会计口径收入会出现不一致,属于正常情况,只需要准备购销合同复印件、文字说明等资料,供税务机关核查即可。


虽然提前开票的行为并不构成虚开发票,但我们依然要重视发票的开具,按照税法的规定开具发票,防止因疏忽大意导致的错开甚至虚开发票。


两税收入不一致的预警指标怎么算?

稽查的数据对比来源在哪?


一、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增值税收入的预警值


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增值税销售额的部分占比超过10%

 即(增值税销售额-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值税销售额>10%


二、稽查数据对比来源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行营业收入金额,(包括会计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纳税调增收入-纳税调减收入



2、增值税收入

(1)  一般纳税人:    

12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销售额累计数,包括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免抵退办法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等四项收入:


(2)小规模纳税人

12月份销售额的累计数,下图所列合计:


税政君为大家整理了【税务稽查重点-30个常见异常指标】,方便对照自查,需要的朋友可以扫码免费领取自查~

▼扫码回复【97】,即可免费领取▼


发票这24个风险点,建议收藏~



©本文由税政第一线整理发布,编辑税政君。素材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每日言税、梅松讲税、财税最前沿。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以上信息,侵权必究。


会计说
全面解读最新财经会计政策,每天精选财经会计内容,涵盖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CPA、税务师等,包括财经会计干货、会计考试政策信息、会计实操经验、会计证书等。关注我们,与百万财经会计人一起成长进步!
 最新文章